-
公开(公告)号:CN11652610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90996.0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应急通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线架设系统,包括:无人机,其底部设有电磁插销组件;底座,其包括与电磁插销组件连接的第一挂载部、用于与地形卡合的勾爪部、及连接部,第一挂载部与连接部均连接于勾爪部上,连接部上开设具有呈喇叭形的凹槽,凹槽的底部中心开设有通孔;天线,其包括基座、数据线及通讯组件,基座安装于连接部的凹槽内,通讯组件安装于基座上且与数据线的第一端连接;牵引组件,牵引组件穿过通孔与天线连接。本发明免去了抢险人员亲身靠近危险地点操作,实现远程组装卫星天线。本发明结构简洁,重量轻便,便于跋涉携带及操作展开,无人机参与操作组装,也便于观察地形,远程监控组装。
-
公开(公告)号:CN115133986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480110.7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9 , H04L43/02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光纤的传感器供能与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所述传感器供能与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能信共传基站、电力光纤和若干个传感器节点,每个传感器节点均通过电力光纤与能信共传基站连接,能信共传基站用于发送为传感器节点供能的激光,并与传感器节点进行数据通信。所述传感器供能与数据采集方法具体为能信共传基站设定激光参数,并发射出对应激光,通过电力光纤将激光传输至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将激光内能量转换为电能,传感器节点采集感知数据并通过相同的电力光纤回传至能信共传基站。本发明能够基于基础的电力光纤来为传感器供能,具有抗电磁干扰、供能稳定、实施便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7772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885092.6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缆防兽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架空光缆容易被小动物破坏的问题。包括铰接配合的第一主柄和第一副柄,所述第一主柄和第一副柄铰接处还设有扭簧,以提供第一主柄和第一副柄相互靠拢夹持光缆的夹紧力;第一主柄包括主夹持部和主支撑部,第一副柄包括副夹持部和副支撑部,主夹持部外表面和副夹持部外表面均设有若干尖刺,主支撑部与副支撑部之间设有支撑装置。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夹附在需要保护的光缆上,表面的尖刺可以防止小动物靠近损坏光缆,对光缆起到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8518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51906.1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激光传能装置,包括激光发射端和光能接收端,所述激光发射端包括激光发射器、水平调节平台、转动云台、第一定位器、信号接收器和控制器;光能接收端包括是光电池、光敏元件阵列、第二定位器和信息反馈器。扫描对准方法,由第一定位器和第二定位器确定激光发射器和光敏元件阵列的初始相对方位;激光发射器发射低功率对准激光信号,做水平和竖直扫描,寻找光敏元件阵列位置;光敏元件阵列接受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对准激光信号后,由控制器控制微调,直到激光发射器对准光敏元件阵列,然后开始进行远距离激光供电。本发明的优点是:大大提高了激光远距离传输对准的效率,同时使得激光远距离传输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92243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0947749.7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远程控制的应急电源供给装置,所述应急电源供给装置包括与外部供电电源耦接的用于输出稳定电压的开关电源、分别与开关电源输出端耦接的锂电池组并联模块以及负载,所述锂电池组并联模块包括锂电池组、组管理单元与远程充放电控制单元,所述组管理单元与远程充放电控制单元与锂电池组一一对应,锂电池组的正极相互连接。通过组管理单元的MOS管、控制开关以及控制芯片等重要部件,通过动态调整PWM并设置相应条件,保证每个电池组之间单独管理,并设置两个升压单元实现来单组锂电池充电以及放电的远程运维,不再需要人工去现场施工,节约了人力以及物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69769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27310.4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蓄电池远程充放电回馈式控制柜,包括有控制柜本体和设置于控制柜本体内的控制主板和串口服务器和电池参数测量仪和市电采集装置以及回馈式电源模块,串口服务器还与中心远程控制平台通信连接,以接收中心远程控制平台发出的维护指令,并将该维护指令转发给控制主板,电池参数测量仪和市电采集装置以及回馈式电源模块均与控制主板电连接,回馈式电源模块还与外部市电连接,回馈式电源模块包括有放电负载和双向逆变模块,以电池参数测量仪对蓄电池组的剩余电量进行检测并反馈至控制主板,并通过控制主板控制回馈式电源模块进行放电操作或逆变操作,该控制柜能够有效的实现蓄电池最佳的充放电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922436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110947749.7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远程控制的应急电源供给装置,所述应急电源供给装置包括与外部供电电源耦接的用于输出稳定电压的开关电源、分别与开关电源输出端耦接的锂电池组并联模块以及负载,所述锂电池组并联模块包括锂电池组、组管理单元与远程充放电控制单元,所述组管理单元与远程充放电控制单元与锂电池组一一对应,锂电池组的正极相互连接。通过组管理单元的MOS管、控制开关以及控制芯片等重要部件,通过动态调整PWM并设置相应条件,保证每个电池组之间单独管理,并设置两个升压单元实现来单组锂电池充电以及放电的远程运维,不再需要人工去现场施工,节约了人力以及物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233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1443195.2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4L41/0663 , H04L41/0823 , H04L41/14 , H04L41/16 , H04L45/28 , H04L45/24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PMU量测网络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获得目标电力CPS中电网与通信网的耦合关系网络,其中,耦合关系网络包括与电网对应的发电机节点和配电节点、与通信网对应的控制中心节点和通信节点以及各节点之间的耦合关系;在耦合关系网络中的每一PMU对应的通信节点设置PMU到PDC之间的功率不相交路由以减少在耦合关系网络中引发的级联故障次数;利用主备用路由功率相交度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优化模型,分别确定耦合关系网络中各通信节点至控制中心节点的多条路由;构建基于耦合关系网络中的PMU配置情况、各通信节点至控制中心节点的多条路由的PMU网络配置优化模型,通过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确定PMU网络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176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63438.0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室内外双定位技术切换的应急无人机抢修系统,通过相互配合的应急无人机、服务器、UWB基站、应急窗口和转换基座,采集室内外的定位信息并使用所述5G通信模块通过所述服务器,传至所述控制器显示所述定位信息,以获取所述应急无人机在室内外的定位信息,所述转换基座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应急窗口的底部,用于拆装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覆盖在所述无人机本体的顶部,用于保持无人机干燥,以避免所述无人机本体短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精准定位巡检变电站内外险情,保障应急人员以及设备安全,通过转换基座完成保护机构的快捷拆装,操作便捷,灵活适应变电站室内外的复杂环境,有效提高抢险救灾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3235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03301.9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4L45/28 , H04L45/247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网关键控制业务的风险最小化多路由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建立自然灾害情况下风险最小化不相交双路由优化模型,并设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步骤b:计算自然灾害情况下所有不相交双路由的风险值,选择风险值最小的双路由作为最优结果输出。本发明针对电网关键控制业务,建立自然灾害情况下风险最小化不相交双路由优化模型,研究多路由主动防御方法,提升其路由生存能力;解决了自然灾害给故障防御带来极大困难的问题,削弱电网与通信网的相依耦合关系,提高抵御初始故障的能力增强路由在级联过程中的生存性,抑制级联故障的进一步传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