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7113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110833111.0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浙江泰仑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配电工程分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晶界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金属的晶格参数;构建原子取向表面模型;通过弛豫表面构型,获取原子配位信息,并进而确定合适的表面模型层数;通过对称镜面操作构建初始晶界模型;通过设置应力、缺陷和滑移等操作,改变晶界构型,在此基础上优化晶界模型,获得最终晶界结构信息,并据此进行材料模拟获取晶界的物理性质。通过该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获取不同晶界的结构信息,适用于材料的研发和设计,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金属晶界建模程序的非暂态可读记录媒体及包含该媒体的装置,通过处理电路可以调用该程序,以执行上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46708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0919526.8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1B32/205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石墨化中空碳微球来制备,中空碳微球石墨化程度很高,能为电子的迁移提供快速通道,因此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并且结构复杂,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既能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子迁移,又能增大硫与电子接触面积,提高硫的利用率。本方法操作简单,用于锂硫电池可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57113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33111.0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浙江泰仑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配电工程分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晶界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金属的晶格参数;构建原子取向表面模型;通过弛豫表面构型,获取原子配位信息,并进而确定合适的表面模型层数;通过对称镜面操作构建初始晶界模型;通过设置应力、缺陷和滑移等操作,改变晶界构型,在此基础上优化晶界模型,获得最终晶界结构信息,并据此进行材料模拟获取晶界的物理性质。通过该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获取不同晶界的结构信息,适用于材料的研发和设计,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金属晶界建模程序的非暂态可读记录媒体及包含该媒体的装置,通过处理电路可以调用该程序,以执行上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467080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0919526.8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1B32/205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石墨化中空碳微球来制备,中空碳微球石墨化程度很高,能为电子的迁移提供快速通道,因此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并且结构复杂,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既能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子迁移,又能增大硫与电子接触面积,提高硫的利用率。本方法操作简单,用于锂硫电池可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602933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64840.3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
IPC: C22C47/08 , C22C49/06 , C22C101/10 , C22C1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碳纳米管改性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将经过化学表面改性或者包覆处理的碳纳米管与纯铝粉末真空球磨,再与熔化的纯铝锭混合搅拌,然后浇铸成型,得到高导碳纳米管改性铝材料。本发明通过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处理后,增加碳纳米管和铝液之间的润湿性,实现碳纳米管在熔融铝液中的均匀分布,消除由于碳纳米管和铝液的密度差异,减少碳纳米管在铝液中上浮现象,增加碳纳米管和铝液的润湿性,并最终得到一种高于纯铝导电率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实现其整体导电性能的提升,制备方法简单,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602933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664840.3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
IPC: C22C47/08 , C22C49/06 , C22C101/10 , C22C1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碳纳米管改性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将经过化学表面改性或者包覆处理的碳纳米管与纯铝粉末真空球磨,再与熔化的纯铝锭混合搅拌,然后浇铸成型,得到高导碳纳米管改性铝材料。本发明通过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处理后,增加碳纳米管和铝液之间的润湿性,实现碳纳米管在熔融铝液中的均匀分布,消除由于碳纳米管和铝液的密度差异,减少碳纳米管在铝液中上浮现象,增加碳纳米管和铝液的润湿性,并最终得到一种高于纯铝导电率的复合材料。本发明实现其整体导电性能的提升,制备方法简单,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52324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010349417.4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8 , G06F40/284 , G06F30/18 , G06F16/35 , G06N3/044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用电负荷逻辑信息CIM模型的构建方法,首先获得新型用电负荷设备的数据字典,根据数据字典的选择重点字段形成数据子字典,并然后对数据子字典中的每个元素进行向量化处理,然后将传统配电网的CIM文件进行向量化处理得到向量化格式的文件;在传统配电网模型向量化文件中搜索与负荷设备子字典元素相匹配的类并搜索匹配结果的处理;最后确定原有类与新建类之间的关系,将所有类进行全部组合,从而形成新型负荷模型的CIM模型。本发明确定了新型用电负荷建立逻辑信息模型的自动建模实现方法;并确定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时,利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对已有数据信息进行特征提取,提高了判断的自动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24773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14374.2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储柔台并离网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并离网切换模拟装置分别与若干个柔性台区和若干个台区断路器连接;S2,分别采集柔性台区以及台区断路器上端的电压、相角和频率;S3,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判断是否具备并离网切换条件;S4,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执行并离网切换操作。解决了电力柔性直流互联系统中并离网切换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光储柔台并离网切换方法及切换模拟装置,实现柔性台区系统中并离网切换前后的监测,满足并离网切换条件后进行台区断路器的控制,实现台区失电支援转供。
-
公开(公告)号:CN11569295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805614.1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2/08 , H01M8/1018 , H01M4/13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空气电池领域,针对锂空气电池中固体电解质润湿性差的问题,提供基于复合固态电解质的一体化锂空气电池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复合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2)一体化膜的制备;3)改性锂片的制备;4)电池组装。本发明采用搅拌、超声工艺将无机固态电解质纳米颗粒掺杂到聚合物基质中,再采用刮膜工艺得到复合固态电解质;将复合固态电解质和正极辊压成一体,再结合金属锂负极组成一体化锂空气电池,有效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库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186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51311.9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考虑多分布式电源配置的有源配电网规划方法,将所有多DG配置的每个配置作为一个子问题求解,以获得其最大DG容量。每种配置的分析还包括多期场景。在分别求解每个配置后,所提出的方法确定适用于所有可能的多DG配置的每个DG单元的最佳容量。本发明采用几何光伏逆变器控制方案规划有源配电网方法,以提高逆变器无功功率的利用率,并根据光伏阵列的有功发电量、逆变器尺寸和所需的无功功率设置,提出了PVIC方案,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典型配电系统的总风力分布式发电渗透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