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936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89864.2
申请日:2023-10-25
IPC分类号: G06F16/904 , G06F16/906 , G06F16/903 , G06Q50/06 , G06Q50/2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碳排放量化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根据主体信息对区域地图进行更新,得到包括与各目标主体对应的数据范围槽的基础图;提取各目标主体对应的流入设备和流出设备,根据流入设备和流出设备生成虚拟流向图,基于虚拟流向图对基础图的数据范围槽进行更新,得到协同图发送至管理端以及各目标主体;获取与各目标主体对应的主体空间,调取简化策略对主体空间进行简化,得到目标主体对应的缩减空间,将缩减空间与数据范围槽关联;接收相应目标主体的互补信息,根据互补信息生成相应目标主体的虚拟互补图,基于虚拟互补图对协同图进行更新,响应管理端对协同图的操作信息,调取缩减空间发送至管理端。
-
公开(公告)号:CN11670703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44056.1
申请日:2023-07-31
摘要: 本发明属于能源调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碳变电站光储直柔系统的自适应调控方法。方法包括步骤:S1、设置各分布式电源的约束条件;S2、基于变电站当前运行环境预测与光伏连接的分布式电源在未来多个时刻的最大输出功率预测值;S3、计算得到可使变电站功率平衡且在未来多个时刻运营总成本最低的分布式电源运行调控方案;S4、计算得到各分布式电源的可使变电站功率、电流平衡且与最优输出功率差值最小的实际输出功率,以得到调整后分布式电源运行调控方案。本发明通过工作在不同的时间尺度来优化分布式发电单元的调度和存储问题,能够实现变电站光储直柔系统内各分布式发电单元的优化调度以及网络拓扑的良好切换,并获得了良好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070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44056.1
申请日:2023-07-31
摘要: 本发明属于能源调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碳变电站光储直柔系统的自适应调控方法。方法包括步骤:S1、设置各分布式电源的约束条件;S2、基于变电站当前运行环境预测与光伏连接的分布式电源在未来多个时刻的最大输出功率预测值;S3、计算得到可使变电站功率平衡且在未来多个时刻运营总成本最低的分布式电源运行调控方案;S4、计算得到各分布式电源的可使变电站功率、电流平衡且与最优输出功率差值最小的实际输出功率,以得到调整后分布式电源运行调控方案。本发明通过工作在不同的时间尺度来优化分布式发电单元的调度和存储问题,能够实现变电站光储直柔系统内各分布式发电单元的优化调度以及网络拓扑的良好切换,并获得了良好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45277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722014.3
申请日:2023-06-19
IPC分类号: G06T17/20 , G06T7/55 , G06V20/20 , G06V10/26 , G06V10/46 , G06V10/74 , G06V10/82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视觉同步定位与建图系统的低碳变电站场景重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场景的场景信息,确定摄像机群组的布局方案;接收初始图像,提取背景图案并删除,提取关键帧图像组;基于摄像机群组的坐标与关键帧图像组,构建多摄像机系统空间感知模型,通过摄像机群组中的双目摄像机,确定空间特征点坐标,对关键帧图像组进行深度空间数据估算确定深度图组;对深度图组进行特征点提取并迭代匹配,直至特征点抵达最临近点,形成特征点对应的特征轨迹;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曲面重建,生成目标场景对应的三维场景。采用本方法能够利用全景视觉和立体感知的特点实现电变站建设过程场景重构的同步还原,提高了还原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5277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22014.3
申请日:2023-06-19
IPC分类号: G06T17/20 , G06T7/55 , G06V20/20 , G06V10/26 , G06V10/46 , G06V10/74 , G06V10/82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视觉同步定位与建图系统的低碳变电站场景重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场景的场景信息,确定摄像机群组的布局方案;接收初始图像,提取背景图案并删除,提取关键帧图像组;基于摄像机群组的坐标与关键帧图像组,构建多摄像机系统空间感知模型,通过摄像机群组中的双目摄像机,确定空间特征点坐标,对关键帧图像组进行深度空间数据估算确定深度图组;对深度图组进行特征点提取并迭代匹配,直至特征点抵达最临近点,形成特征点对应的特征轨迹;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曲面重建,生成目标场景对应的三维场景。采用本方法能够利用全景视觉和立体感知的特点实现电变站建设过程场景重构的同步还原,提高了还原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140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93831.5
申请日:2023-10-25
IPC分类号: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V10/22 , G06V10/4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区规划模型的变电站降碳处理方法及系统,包括:服务器根据目标区域内的变电站数据确定具有规划任务的变电站,以及相应变电站所对应的规划端,分别建立所述变电站、规划端至服务器的路径;服务器根据配置端的配置数据生成与变电站所对应的预设展示元素;获取规划端所对应变电站的结构特征,基于所述结构特征构建相对应的空白示意图;基于所述在线定制交互栏目与规划端进行预设展示元素的选中交互,以及在空白示意图中的定位交互,得到分区定制示意图;服务器基于计量访问路径获取所有预设展示元素相对应的计量设备,基于所述计量设备进行降碳计算,得到相对应的降碳处理数据与每个分区定制示意图绑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186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51311.9
申请日:2022-09-21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 一种考虑多分布式电源配置的有源配电网规划方法,将所有多DG配置的每个配置作为一个子问题求解,以获得其最大DG容量。每种配置的分析还包括多期场景。在分别求解每个配置后,所提出的方法确定适用于所有可能的多DG配置的每个DG单元的最佳容量。本发明采用几何光伏逆变器控制方案规划有源配电网方法,以提高逆变器无功功率的利用率,并根据光伏阵列的有功发电量、逆变器尺寸和所需的无功功率设置,提出了PVIC方案,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典型配电系统的总风力分布式发电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83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19277.6
申请日:2023-07-05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N3/0442 , G06N3/0985 , G06Q50/06 , G06Q50/08 , H02J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OA‑LSTM的住宅建筑用电预测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乏对住宅建筑用电的准确预测方法的问题,包括:采集住宅建筑用电能耗作为原始数据构建原始数据集,基于LSTM神经网络构建住宅建筑用电能耗预测模型;通过BOA算法进行超参数寻优获取最优超参数组合,利用最优超参数组合对住宅建筑用电能耗预测模型进行迭代训练;构建模型评价指标,基于模型评价指标对住宅建筑用电能耗预测模型进行评价。LSTM神经网络可以识别不规则时间序列的趋势且可存储较长的依赖信息,BOA算法即贝叶斯优化算法,通过贝叶斯优化算法寻求最优的超参数组合,对神经网络进行调参,使神经网络超参数调优获得较好的训练结果,提升数据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8218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45320.9
申请日:2023-06-25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N27/00 , H01M10/48 , C01B32/921 , C01B32/198 , B82Y40/00 , B82Y30/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气体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O传感器气敏层及其在锂电储能系统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静电吸附作用使改性Ti3C2纳米片和氧化石墨烯交替堆叠自组装为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能够减少氧化石墨烯的自堆叠,防止其团聚。在此基础上巧妙利用尿素在Ti3C2/rGO多层材料层间的原位热分解来增加层间距,从而构建出理想的纳米级传输通道。具有上述特殊纳米级传输通道的Ti3C2/rGO多层材料在作为气体传感器气敏层时对CO不仅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并且同时具有优异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尤其适合用于监测锂电储能装置热失控时产生的特征气体CO,从而实现对锂电储能系统火灾的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648218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745320.9
申请日:2023-06-25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N27/00 , H01M10/48 , C01B32/921 , C01B32/198 , B82Y40/00 , B82Y30/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气体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O传感器气敏层及其在锂电储能系统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静电吸附作用使改性Ti3C2纳米片和氧化石墨烯交替堆叠自组装为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能够减少氧化石墨烯的自堆叠,防止其团聚。在此基础上巧妙利用尿素在Ti3C2/rGO多层材料层间的原位热分解来增加层间距,从而构建出理想的纳米级传输通道。具有上述特殊纳米级传输通道的Ti3C2/rGO多层材料在作为气体传感器气敏层时对CO不仅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并且同时具有优异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尤其适合用于监测锂电储能装置热失控时产生的特征气体CO,从而实现对锂电储能系统火灾的预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