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94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48424.8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传感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薄膜氢气传感器气敏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S1:制备改性Ti3C2纳米片分散液制备;S2:制备g‑C3N4纳米片分散液;S3:复合薄膜氢气传感器气敏层的制备。本发明利用静电作用使改性Ti3C2纳米片和g‑C3N4纳米片自组装形成多层交替堆叠结构,可减少Ti3C2的自堆叠。g‑C3N4纳米片中吡啶类型的N原子还提供了能与H2发生高度可逆化学反应的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对氢气的灵敏度。本发明利用尿素的层间原位热解来扩大层间距,构建出纳米级传输通道,对氢气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同时还具有出色循环稳定性,可用于对锂电储能系统热失控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9197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86220.5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00 , H01M8/0202 , H01M8/0239 , H01M8/023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流电池用MO改性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S1:将MO进行干燥;S2:制备高分子聚合物溶液;S3:将S1得到的MO加入S2所得溶液中,配制含有MO的混合溶液;S4:将S3所得混合溶液升温干燥后得到MO改性隔膜;S5:将S4得到的MO改性隔膜浸泡在离子化溶剂中,得到经离子化处理的MO改性隔膜。以解决传统离子交换膜的成本高、综合性能差、多体系适应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8218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45320.9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7/00 , H01M10/48 , C01B32/921 , C01B32/198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O传感器气敏层及其在锂电储能系统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静电吸附作用使改性Ti3C2纳米片和氧化石墨烯交替堆叠自组装为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能够减少氧化石墨烯的自堆叠,防止其团聚。在此基础上巧妙利用尿素在Ti3C2/rGO多层材料层间的原位热分解来增加层间距,从而构建出理想的纳米级传输通道。具有上述特殊纳米级传输通道的Ti3C2/rGO多层材料在作为气体传感器气敏层时对CO不仅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并且同时具有优异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尤其适合用于监测锂电储能装置热失控时产生的特征气体CO,从而实现对锂电储能系统火灾的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648218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745320.9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7/00 , H01M10/48 , C01B32/921 , C01B32/198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O传感器气敏层及其在锂电储能系统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静电吸附作用使改性Ti3C2纳米片和氧化石墨烯交替堆叠自组装为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能够减少氧化石墨烯的自堆叠,防止其团聚。在此基础上巧妙利用尿素在Ti3C2/rGO多层材料层间的原位热分解来增加层间距,从而构建出理想的纳米级传输通道。具有上述特殊纳米级传输通道的Ti3C2/rGO多层材料在作为气体传感器气敏层时对CO不仅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并且同时具有优异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尤其适合用于监测锂电储能装置热失控时产生的特征气体CO,从而实现对锂电储能系统火灾的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62453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363335.0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长兴县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安全风险计算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过设置的传感器采集室外氢气含量及影响空气质量的环境参数,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信号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通信模块传递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信息,并根据氢气含量的浓度大小调节数据传递的速率;本发明通过设置数据采集模块,对空气的氢气含量和环境参数信息进行采集,根据氢气浓度信息进行数据传输速率调节,使得采集的数据信息能快速传递到数据处理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后进行空气质量评估,使得空气质量评估更加快速、准确,实用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93216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334020.3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长兴县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气监控与预警系统及方法,一种氢气监控与预警系统,包括设置在室内场景的氢气浓度监测模块,氢气浓度监测模块远程通信连接有云端服务器,氢气浓度监测模块包括氢气监测传感器,氢气监测传感器连接有主控芯片,主控芯片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后端服务器能够接收和处理氢气浓度监测模块发出的氢气浓度数据信息,并将氢气浓度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后发送至用户终端。还提出一种氢气监控与预警方法;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室内空气中的氢气浓度,并传输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处理后的结果能够发送至用户终端进行查看,本发明具有监测数据准确、反应快以及实用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10181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0752885.5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25 , H01M10/42 , B82Y30/00 , B82Y40/00 , C09K21/14 , C09K2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消防锂电池的纳米微胶囊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将酪蛋白酸钠与D‑乳糖水合物作为壁材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将碳氟有机溶剂作为芯材加入,反应后得到纳米微胶囊抑制剂乳液;将纳米微胶囊抑制剂乳液静置分层,将下层沉淀物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纳米微胶囊抑制剂。本发明的纳米微胶囊抑制剂添加到电解液中,得到具有主动消防响应的锂电池。该方法简单易实施、制备的微胶囊抑制剂为纳米级,分散性好,易于与电解液均匀掺杂;且纳米级的微胶囊抑制剂使其在电解液中的添加量增加,起到更好消防作用的同时,不会影响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纳米微胶囊抑制剂可提高电解液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提高锂电池对热失控的处理效果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555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30147.9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Inventor: 周开运 , 高泓 , 唐明 , 杨小东 , 丁昊 , 张磊 , 朱开成 , 范斯宸 , 刘莹 , 陈英夫 , 钱卓蕾 , 王玥 , 王国明 , 吴宏刚 , 陈培琦 , 卢毅 , 吴亦乐 , 朱思宇 , 严慜
IPC: H04B10/07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纵差通道故障定位分析方法,包括:建立光纤接口回环,确定光纤接口回环的标准光强衰减强度;获取待检测器件的光强衰减强度,根据大范围判断结果确定故障判断标准;结合光强衰减强度和标准光强衰减强度对故障位置进行小范围判断,根据小范围判断的结果使用故障判断标准中的对应阈值进行故障定位;通过光纤回环进行多次检测,快速确定故障位置,快速完成消缺,不需要多次在两侧收发信进行检查就能确定故障位置,避免光信号收发次数多造成通道故障排查时间长,不受到对侧响应速度的影响,避免受到光功率输出中断次数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88980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30375.X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薄膜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碳氟化合物灭火剂脱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脱水复合膜以PVA为基材,基材中掺杂有NH2‑MOF‑Cr@PDA。本发明先合成得到NH2‑MOF‑Cr,再利用PD的自聚合在NH2‑MOF‑Cr的孔道以及表面包覆一层超薄的PDA层,最后将其掺入至PVA中制得复合膜。本发明利用PDA与PVA中的氢键作用以及化学交联剂的交联作用,能够显著提升NH2‑MOF‑Cr的掺杂量,从而提高复合膜对碳氟化合物的脱水效率且不过度影响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258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800359.6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IPC: H01M4/58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氮掺杂再生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废旧的磷酸铁锂电池经预处理,得到正极活性物质粉料;S2、将正极活性物质粉料与水、磷酸或磷酸氢盐、锂的化合物、有机还原剂经水热反应后,得到混合物;S3、将混合物与异丙醇、5‑氨基‑2‑巯基苯并咪唑、异硫氰酸胍、氯仿经加热反应后,得到氮源包覆的磷酸铁锂粉末;S4、将其加入超导电炭黑、聚乙二醇和水进行初次煅烧,得到一次包覆的煅烧产物;S5、将其与有机碳源进行再次煅烧,得到再生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靶向修复晶格以及二次包覆的方法,大幅度提高再生材料的整体性能,回收利用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