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49818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05567.7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路器机构防跳回路动作可靠性检测装置,包括:开入、开出控制回路,包括2组开出节点,分别是合闸开出节点和分闸开出节点,4组开入节点,分别是断路器开入1节点、断路器开入2节点、防跳继电器开入1节点和防跳继电器开入2节点;按钮1和按钮2,通过按下按钮1,使合闸开出节点闭合,通过按下按钮2,使跳闸开出节点闭合;直流电压输出模块,提供直流110V或者直流220V的电压,通过按下按钮1,输出直流电压;计时系统,计算开入节点的位置变化的时间;液晶显示系统,用于显示计时系统计算的时间。本发明可以计算出断路器辅助触点以及防跳继电器辅助触点的动作时间,并在液晶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分析断路器机构防跳不合格的原因。
-
公开(公告)号:CN1197573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69164.8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子污秽物光谱检测方法,首先基于紫外光线生成第一紫外视频,基于第一紫外视频的第一紫外图像生成光辐射强度序列,根据光辐射强度序列的特征参量判断放电类型,根据放电类型调整紫外增益以优化光强波动比。进一步地,再次通过紫外增益获取第二紫外视频,融合多幅第二紫外图像的放电光斑生成光斑轮廓和光斑像素方差,根据第二紫外图像的放电光斑与光斑轮廓的相似度获取理想采样时刻,根据理想采样时刻提取可见光图像,并基于可见光图像和光斑轮廓计算相对放电位置和实际放电面积,最终根据多个采样周期的光斑像素方差、相对放电位置和实际放电面积预测绝缘子的污秽程度。本发明提高了绝缘子表面污秽检测的可靠性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3363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04643.3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机器人协同探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当前环境中多个机器人的探索信息;基于行为网络,根据机器人的探索信息预测各机器人对应的行为;对多个机器人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各机器人对应的目标点集合;基于各机器人对应的行为,根据评估网络从目标点集合中选取移动目标点;根据移动目标点进行路径规划,得到机器人对应的移动路径;根据移动路径控制机器人移动到移动目标点。本申请将各个机器人的探测环境进行精准分割从而降低重复探索可能性,并能最大化机器人的探索范围,本申请使每个机器人具备自身的网络,从而以分布式执行的方式进行决策,能以较短的时间探索尽可能多的未知环境,提高了探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2438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05262.6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IPC: G01R3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4PT接线极性判别方法,首先,取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电气量变化特征,采用序分量法分解得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4PT接线方式下故障点处的正序、负序及零序电压分量,进而分别计算出一、二、三次侧各点电压值,最终得到4PT正确接线及错误接线时的整套电压理论分析值;其次,采用模拟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试验方法,加载故障电压,测量二次绕组和三次绕组各点电压,对比理论计算值验证4PT接线方式的正确性。本发明实验设计部分测试过程简单,符合现场测量条件,有利于本发明的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11698083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21775406.1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断路器机构防跳回路测试仪,包括:开入、开出控制回路,包括2组开出节点,4组开入节点;按钮1和按钮2,通过按下按钮1,使合闸开出节点闭合,通过按下按钮2,使跳闸开出节点闭合;直流电压输出模块,提供直流110V或者直流220V的电压,通过按下按钮1,输出直流电压;计时系统,计算开入节点的位置变化的时间;液晶显示系统,用于显示计时系统计算的时间。本实用新型可以计算出断路器辅助触点以及防跳继电器辅助触点的动作时间,并在液晶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分析断路器机构防跳不合格的原因。(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