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45100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1320124.2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交直流配电网负荷组成时变性的负荷动态建模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步骤1、将直流配电网近似解耦为直流逆变型电源;步骤2、对直流配电网各负荷组成分别进行简化等效,并进一步建立PCC点的广义综合负荷等效模型;步骤3、历史数据聚类和分类器训练;步骤4、基于故障录波仪记录的故障数据进行总体测辨法辨识,将辨识的结果建立模型参数库;步骤5、指定所需仿真场景,并根据分类结果选择先验性模型参数。本发明考虑不同时变性场景下的交直流配电网各负荷组成在暂态仿真中的参数选择问题,进一步为输电网层面的暂态仿真提高较为可靠的动态负荷模型,使得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下的广义负荷模型的通用性迈出一大步。
-
公开(公告)号:CN10928616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261420.X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曦冉 , 来聪 , 何英静 , 李帆 , 沈舒仪 , 朱克平 , 王婷婷 , 章敏捷 , 郁丹 , 蔡优悠 , 陈旭阳 , 徐旸 , 谷纪亭 , 邹波 , 胡哲晟 , 但扬清 , 牛威 , 周海波 , 施进平 , 何东 , 冯伟 , 常安 , 李青 , 翁华 , 吴君 , 唐人 , 周林 , 刘林萍 , 吕韵 , 张代红 , 李春 , 王思远 , 赵勇 , 赵聪 , 张会旭 , 孙擎宇 , 杨卓然
IPC: H02G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出线间隔双层构架双出线布置方式。目前的双层构架出线结构中,构架上层的三相绝缘子悬挂位置在下层三相绝缘子悬挂位置的正上方,整体形成空间矩形,这在汇总进线时存在导线间电气距离较小或不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采用双层布置的出线间隔构架,所述的出线间隔构架共接入双回线路6根导线,在出线间隔构架上的导线绝缘子悬挂点从左到右呈“L”及倒“L”或“7”形分布,整体形成垂直于地面的矩形,出线后直接接入同塔双回第一级出线铁塔。本发明在有效缩减出线间隔出口构架整体宽度、减少第一级塔数量及占地的同时,能有效确保线路空间分布的科学性及线路不发生交触。
-
公开(公告)号:CN10928616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811261420.X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曦冉 , 来聪 , 何英静 , 李帆 , 沈舒仪 , 朱克平 , 王婷婷 , 章敏捷 , 郁丹 , 蔡优悠 , 陈旭阳 , 徐旸 , 谷纪亭 , 邹波 , 胡哲晟 , 但扬清 , 牛威 , 周海波 , 施进平 , 何东 , 冯伟 , 常安 , 李青 , 翁华 , 吴君 , 唐人 , 周林 , 刘林萍 , 吕韵 , 张代红 , 李春 , 王思远 , 赵勇 , 赵聪 , 张会旭 , 孙擎宇 , 杨卓然
IPC: H02G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出线间隔双层构架双出线布置方式。目前的双层构架出线结构中,构架上层的三相绝缘子悬挂位置在下层三相绝缘子悬挂位置的正上方,整体形成空间矩形,这在汇总进线时存在导线间电气距离较小或不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采用双层布置的出线间隔构架,所述的出线间隔构架共接入双回线路6根导线,在出线间隔构架上的导线绝缘子悬挂点从左到右呈“L”及倒“L”或“7”形分布,整体形成垂直于地面的矩形,出线后直接接入同塔双回第一级出线铁塔。本发明在有效缩减出线间隔出口构架整体宽度、减少第一级塔数量及占地的同时,能有效确保线路空间分布的科学性及线路不发生交触。
-
公开(公告)号:CN10924510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20124.2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交直流配电网负荷组成时变性的负荷动态建模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步骤1、将直流配电网近似解耦为直流逆变型电源;步骤2、对直流配电网各负荷组成分别进行简化等效,并进一步建立PCC点的广义综合负荷等效模型;步骤3、历史数据聚类和分类器训练;步骤4、基于故障录波仪记录的故障数据进行总体测辨法辨识,将辨识的结果建立模型参数库;步骤5、指定所需仿真场景,并根据分类结果选择先验性模型参数。本发明考虑不同时变性场景下的交直流配电网各负荷组成在暂态仿真中的参数选择问题,进一步为输电网层面的暂态仿真提高较为可靠的动态负荷模型,使得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下的广义负荷模型的通用性迈出一大步。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74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811260000.X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曦冉 , 来聪 , 何英静 , 李帆 , 沈舒仪 , 朱克平 , 王婷婷 , 章敏捷 , 郁丹 , 蔡优悠 , 陈旭阳 , 徐旸 , 谷纪亭 , 邹波 , 胡哲晟 , 但扬清 , 牛威 , 周海波 , 施进平 , 何东 , 冯伟 , 常安 , 李青 , 翁华 , 吴君 , 唐人 , 周林 , 刘林萍 , 吕韵 , 张代红 , 李春 , 王思远 , 赵勇 , 赵聪 , 张会旭 , 孙擎宇 , 杨卓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出线间隔双层构架双出线结构。目前的双层构架出线结构中,构架上层的三相绝缘子悬挂位置在下层三相绝缘子悬挂位置的正上方,整体形成空间矩形,这在汇总进线时存在导线间电气距离较小或不足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双层布置的出线间隔构架,所述的出线间隔构架共接入双回线路6根导线,在出线间隔构架上的导线绝缘子悬挂点从左到右呈“△”及“▽”形分布,整体形成垂直于地面的平行四边形,出线后直接接入同塔双回第一级出线铁塔。本发明在有效缩减出线间隔出口构架整体宽度、减少第一级塔数量及占地的同时,能有效确保线路空间分布的科学性及线路不发生交触。
-
公开(公告)号:CN11003457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17566.2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的分布式储能选址定容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根据以往可再生能源出力数据、常规发电机出力数据和负荷数据预测第二天的出力和负荷数据;分析历史数据,根据实际需求,给出储能电站的初始数据;建立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的分布式储能选址定容的最优模型,以储能电站的位置、容量和每个时刻的SOC为优化变量,以降低储能运行成本为目标,考虑设备模型约束和系统运行约束;根据所建模型,建立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matlab环境的仿真平台,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储能最优选址定容问题,并降低了储能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740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60000.X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曦冉 , 来聪 , 何英静 , 李帆 , 沈舒仪 , 朱克平 , 王婷婷 , 章敏捷 , 郁丹 , 蔡优悠 , 陈旭阳 , 徐旸 , 谷纪亭 , 邹波 , 胡哲晟 , 但扬清 , 牛威 , 周海波 , 施进平 , 何东 , 冯伟 , 常安 , 李青 , 翁华 , 吴君 , 唐人 , 周林 , 刘林萍 , 吕韵 , 张代红 , 李春 , 王思远 , 赵勇 , 赵聪 , 张会旭 , 孙擎宇 , 杨卓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出线间隔双层构架双出线结构。目前的双层构架出线结构中,构架上层的三相绝缘子悬挂位置在下层三相绝缘子悬挂位置的正上方,整体形成空间矩形,这在汇总进线时存在导线间电气距离较小或不足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双层布置的出线间隔构架,所述的出线间隔构架共接入双回线路6根导线,在出线间隔构架上的导线绝缘子悬挂点从左到右呈“△”及“▽”形分布,整体形成垂直于地面的平行四边形,出线后直接接入同塔双回第一级出线铁塔。本发明在有效缩减出线间隔出口构架整体宽度、减少第一级塔数量及占地的同时,能有效确保线路空间分布的科学性及线路不发生交触。
-
公开(公告)号:CN11474195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319858.9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8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碳排放流追踪方法。所述追踪方法根据目标输配电网络的拓扑信息、输配电线路及设备参数、电网内用户位置、各发电设施位置及该设施的碳电效率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随机仿真,生成满足实际情况的碳流追踪结果样本,对母线‑线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该神经网络可在不同规模的网络样本间进行迁移,因此本发明方法具有较强的泛用性和可拓展性;就可以根据电网内用户用电数据和发电厂实时发电量,实时计算电网内各用户所间接产生的碳排放以及输配电线路及设备能量损失所产生的碳排放。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碳流追踪所需的计算速度和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数据,可为碳电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更高效节能的运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86905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1193129.5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40/295 , G06F40/30 , G06F16/35 , G06F40/151 , G06F18/2415 , G06N3/0455 , G06N3/0442 , G06N3/047 , G06N3/09 , G06N3/084 , G06Q50/06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领域项目特征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电力项目文档提炼电力领域的项目特征,基于项目特征建立项目业务标签体系;对电力项目文档进行文本预处理;借助文本标注工具对预处理后的电力项目文档进行实体标注,生成电力项目文档所对应的BIO格式数据集;利用ERNIE模型、Bi‑GRU神经网络和CRF模型建立网络学习模型,将BIO格式数据集输入网络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实体识别模型;利用实体识别模型对新的电力项目文档进行特征识别。本发明可以电力项目文档进行精简,有效节省项目文档管理成本,帮助公司合理安排项目计划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44150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1191881.0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序导纳重塑的并网逆变器低频谐振抑制方法,属于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稳定控制技术领域。根据谐波线性化建模过程,建立并网逆变器的序导纳模型,基于所建立的序导纳模型,通过引入交轴电压前馈控制来抵消锁相环控制参数对并网逆变器低频谐振的影响,以及通过引入采样电压前馈控制来补偿相位,进而通过交轴和采样电压前馈联合控制达到序导纳重塑的目的,抑制并网逆变器输出阻抗和电网线路阻抗交互引起的谐振问题;且本发明所设计的前馈控制系数不依赖于电网阻抗、锁相环控制器、电流控制器等系统参数,便于实际应用,进而保障新能源并网的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