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964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62909.X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采集能力的评价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获取所述采集能力的评价指标中各指标的相关数据和历史数据;根据所述评价指标中各指标的历史数据,建立G1‑CRITIC法组合赋权算法评价模型;根据所述G1‑CRITIC组合赋权算法评价模型采用G1法和CRITIC法分别对所述各指标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求出所述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将所述主观权重和所述客观权重进行结合得到综合权重,根据所述综合权重和所述各指标的相关数据计算出所述采集能力的综合得分,得到所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采集能力的综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2912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92977.5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IPC: G01R27/02 , G01R27/08 , G06F18/27 , G06F17/10 , G06F18/213 , G06N3/04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特高压标准装置绝缘电阻的非线性变化计算方法和系统:搭建1100kV直流特高压标准装置的泄漏电流检测的试验平台,通过所述试验平台测量得到所述1100kV直流特高压标准装置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和电压下的泄漏电流;根据泄漏电流和电压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泄漏电流对应的绝缘电阻阻值;根据所述绝缘电阻阻值与所述温度、湿度和电压的非线性关系,构建直流特高压标准装置绝缘电阻的非线性变化回归检测模型;将包括温度、湿度和电压的待预测数据集,输入到所述非线性变化回归检测模型,得到预测的1100kV直流特高压标准装置的绝缘电阻阻值。提升了1100kV直流特高压标准装置测量准确度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01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66382.0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源场景的数据采集策略优化方法,本发明涉及数据采集优化技术领域,解决了对数据没有进行很好的分类处理,同时采集会造成网络堵塞进一步降低整体数据采集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常用数据和不常用数据,且针对常用数据通过对采集周期进行分析,判断采集周期对应的采集情况能否满足对应数据的采集,针对不能满足的情况则对其进行调整,其次针对不常用数据则通过与常用数据进行错开采集的方式来降低网络拥堵,从而提高对数据的采集效率,且将常用数据与不常用数据分开采集,能够对数据进行区分,同时对采集周期进行适当的调节,能够合理地规避数据采集过程中的网络拥堵。
-
公开(公告)号:CN1187472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809757.9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F18/213 , G06F18/22 , G06F18/25 , G06N3/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省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质量核查方法及系统,属于智能电力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生成所述目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图神经网络数据样本集;根据所述图神经网络数据样本集,生成图神经网络模型,并在所述目标用电采集系统的仿真环境中,生成所述图神经网络模型的镜像模型,根据所述图神经网络模型及镜像模型,构建孪生网络核查评估模型;根据所述孪生网络核查评估模型,确定所述目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各项质量评估指标值,对各项质量评估指标值进行加权融合,得到加权质量评估指标值,并根据所述加权质量评估指标值,确定所述目标用电采集系统的质量。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业务执行质量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58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69163.5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电极法的圆筒型绝缘材料高场电阻率测量系统,包括:高压直流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测试电极、恒温恒湿箱、保护电阻、过流保护器、分压器、计算机和接地终端;测试电极包括高压电极、测量电极与保护电极;待测试样安装于高压电极与测量电极之间,所述保护电极安装于测量电极外围;测试电极和待测试样均放置于恒温恒湿箱内;高压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保护电阻与分压器的高压臂相连;所述测量电极通过过流保护器与电流表的输入端相连,电流表的输出端与接地终端相连;所述计算机分别与电流表和高压直流电源相连,分别用于采集电流表的数据与控制高压直流电源的输出。能够准确测量圆筒型绝缘材料在高场强下的电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0837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69123.7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NA遗传算法优化的多元负荷控制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将支撑一体化运营的多元负荷控制元素形式化表示为有多条路径的图,并初始化图的多条随机路径;保留多条随机路径中从起始节点到结束节点的多条有效随机路径,采用酶操作对多条有效随机路径进行扩充,生成DNA链;将DNA链按照DNA编码分子长度进行分离,生成多个DNA序列,将DNA序列按照各自的长短排列在不同的区域;计算DNA序列在各自的区域的适应度,并判断是否得到DNA序列的最优解;在得到最优解的情况下,利用最优解优化多元负荷控制安全防护的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5204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75408.4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H04L47/25 , H04L47/10 , H04L41/14 , H04L41/147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大体积故障数据远程智能传输方法及系统,其中的传输方法包括:基于当前发送速率进行数据传输,并获取传输信道的数据接收状态信息;进一步获取调整发送速率和预测发送速率,并选择当前轮次对应的目标发送速率;基于当前轮次对应的目标发送速率进行数据传输,以获取传输信道在当前轮次的目标发送速率下进行数据传输时对应的数据接收状态信息,得到当前轮次目标发送速率的奖励值,以此对当前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将目标发送速率作为当前发送速率、将训练后的预测模型作为当前预测模型,重新获取下一轮次的调整发送速率和预测发送速率。充分挖掘并利用带宽资源,进而实现大体积故障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8931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91505.X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蔺菲 , 丁建顺 , 孙伟 , 刘景姝 , 陈良坤 , 刘单华 , 黄丹 , 嵇爱琼 , 张悦 , 冯欣 , 马昆 , 李双双 , 张文琪 , 李欣然 , 郭慧珠 , 王凯 , 李红艳 , 李奇越 , 李帷韬 , 张志强
IPC: G06F18/2415 , G06F17/15 , G06N3/04
Abstract: 一种基于轻量级神经网络的电能表失准在线诊断方法,属于智能装置检测技术领域,解决如何提高电能表失准诊断的准确率并降低算法运行给电能表带来的负担的问题;本发明根据最大小波系数能量的原则实现自适应小波基函数选取,增强小波分解的适应性,同时利用小波分解对数据进行噪声的有效去除,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降低了数据对神经网络运行结果的影响,利用轻量级神经网络实现电能表失准的自动化诊断,加快了算法的运行速度、训练速度以及收敛速度,降低了算法运行对CPU运行的负载;同时,能提高电表失准诊断准确率、减小电能表运行资源占用,能够满足现代智能电网对实时监控、高效运维和智能化管理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266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79296.5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F18/10 , G06F18/2131 , G06V10/77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F17/16 , G06Q50/26 , G06F18/2135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数据增强的火灾智能检测方法,包括采集用于表征火灾的多模态时间序列信号,分别对每个模态时间序列信号进行基于巴氏距离的变分模态分解重构,得到每个模态时间序列信号对应的第一重构信号;对第一重构信号进行小波包阈值去噪,得到每个模态时间序列信号对应的第二重构信号;对第二重构信号进行短时经验模态分解,得到每个模态时间序列信号对应的时频数据矩阵;将各模态时间序列信号对应的时频数据矩阵分别采用信号到图像的编码形式得到具有图像性质的像素矩阵;将各像素矩阵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得到对应的降维后的矩阵,并将降维后的矩阵输入至火灾智能检测模型,得到火灾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51987.X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半导电涂层用MXene/铜纳米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半导电涂层技术领域。复合材料主要由铜纳米线稳定溶液、MXene胶体溶液以及界面粘接相溶液制备而成,其中,MXene纳米片以相同的取向逐层排列,铜纳米线穿插分布在MXene纳米片片层之间,MXene纳米片与铜纳米线相互交错排列;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1.配置铜纳米线稳定溶液;S2.配置MXene胶体溶液;S3.配置界面粘接相溶液;S4.将铜纳米线溶液、界面粘接相溶液和MXene胶体溶液进行混合,得到分散均匀的MXene/铜纳米线混合溶液;S5.将MXene/铜纳米线混合溶液通过真空辅助抽滤收集,并进行真空干燥,得到MXene/铜纳米线复合材料。将MXene/铜纳米线复合材料应用于电子器件中,可有效改善绝缘介质非线性导致的电场不均匀分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