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9098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79853.9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系统、攻击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网络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至少一个交换机;攻击处理机,所述攻击处理机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攻击处理机的第二端口与所述交换机连接;其中,所述攻击处理机用于对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报文进行攻击检测。通过在控制器和交换机之间增加攻击处理机,并利用攻击处理机进行报文数据检测以及报文数据转发,从而能够在应对网络攻击时通过分布式部署的攻击处理机的前置处理减轻控制器的集中处理压力,在节约网络带宽的同时保证控制器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91772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19953.1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和WiFi的电力物联网安全智能图传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视频业务终端用于提供原始的视频数据流;边缘计算模块用于视频业务终端的WiFi接入认证、视频图像处理,以及与安全隔离装置建立数据双向加密隧道;5G基站和核心网负责边缘计算模块的5G无线通道的建立、保持及数据承载功能;安全隔离平台用于数据隔离、过滤及与加密隧道建立;图传数据中心用于所有视频业务终端的监控;物联管理平台用于完成网络拓扑生成、边缘计算模块及视频终端远程配置。本发明通过对视频终端接入安全认证及对5G通道的数据加密,保障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通过物联管理平台统一了各类终端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38454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167727.4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电力系统的认知无线通信系统及MAC协议实现方法,系统包括主基站、认知基站、频谱协商终端、授权用户和认知用户;所述主基站和认知基站分别对所述授权用户和认知用户进行管理,所述主基站与认知基站进行信息交互,认知基站与频谱协商终端进行信息交互。MAC协议实现方法提出了更科学的基于迫切性和公平性的频谱资源分配方法和基于加权的多参量频率切换方法。本发明提出的认知无线通信系统缩短了频谱感知时间、提高了感知效率,进而提高了无线频率的利用效率,提升了电力无线终端的通信抗干扰能力,实现了更科学的频率资源分配,保证资源合理共享使用,同时实现了更全面、综合的频率切换,保证切换平滑过渡,减少切换性能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1630995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0910032538.X
申请日:2009-07-01
IPC: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MII(Reduced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简化的媒体独立接口)接口以太网链路速率的检测方法。以太网RMII接口标准规定,10Mb/s模式下RMII接口的数据宽度为100Mb/s的10倍,用50MHz时钟对RMII接口接收支路数据RXD[1:0]采样,进行序列检测,若检测到百兆特征码,speed_flag(速度标示信号)输出高电平,表示以太网链路速率为100Mb/s;若检测十兆特征码,speed_flag输出低电平,表示以太网链路速率为10Mb/s。:直接从RMII接口数据流中通过对百兆/十兆特征码的检测就能检测出链路速率,不需要通过MDC/MDIO接口读取PHY寄存器来判断以太网链路速率,这省去了额外的系统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01982920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1010543617.X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配用电开放式通信平台实现方法,通信平台中集成了各种通信方式接入的处理方法,为每个终端的通信接入请求分配相应的逻辑链路,并通过数据分析模块,建立终端与逻辑通道的一一对应关系,在业务系统与终端之间自动建立可用于双向传输的数据通道。利用多种通信方式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配用电通信网络,可以同时为多个业务系统提供通信服务,避免网络的重复建设。为提高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处理大规模数量终端能力,通信平台同时可实现负责均衡和主备通道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154171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0416999.3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Inventor: 卜宪德 , 刘世栋 , 刘川 , 姚继明 , 张浩 , 陶静 , 喻强 , 郭少勇 , 李洋 , 罗威 , 于佳 , 王永刚 , 汪强 , 郦竞伟 , 李温静 , 刘柱 , 赵新建 , 郑元兵 , 石琳珊 , 陆忞 , 王刘旺
IPC: H04L9/40 , H04L65/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终端的内外网交互方法、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该交互方法应用于请求终端侧的交互装置,包括:接收请求终端发送的请求报文;判断所述请求报文是否符合预设安全验证条件;当所述请求报文符合预设安全验证条件时,从所述请求报文中提取请求参数信息,并将所述请求参数信息写入安全隔离装置数据库;从所述安全隔离装置数据库中读取应答参数信息,并根据所述应答参数信息生成应答报文;将所述应答报文发送至所述请求终端,以建立所述请求终端与所述应答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避免了将整个报文传递可能导致的将畸形报文及携带的病毒数据在内外网之间传递,实现了内外网之间的安全隔离,保障了请求终端与应答终端之间的安全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155613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39896.1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喻强 , 刘世栋 , 张刚 , 虞跃 , 卜宪德 , 黄在朝 , 张浩 , 王玮 , 刘川 , 姚继明 , 陶静 , 李维 , 陆忞 , 王永刚 , 汪强 , 郑元兵 , 石琳姗 , 李洋 , 于佳
IPC: H04L29/08 , H04L29/06 , H04L12/931 , H04L12/741 , G06F9/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边缘物联代理内部容器间的数据交互方法,在边缘物联代理上运行操作系统的用户态设置虚拟交换机管理模块,对虚拟交换机进行功能预定义;在操作系统的内核态加载预定义的虚拟交换机,构成容器之间的数据交换网络;虚拟交换机为每个容器创建至少一个虚拟网卡,将至少一个物理通信端口作为虚拟交换机的通信端口使用;多个虚拟端口根据预设信息组进行端口学习,根据预设转发规则生成转发查找表用于后续报文转发,可以对网络数据包进行精确识别管理,采用自定义的安全协议进行二次封装,增强了网络交互数据安全性,提升了容器间的隔离强度,使得原有的APP可以不修改TCP/IP协议通信代码而直接运行,保证了APP的兼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85650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152453.2
申请日:2011-06-09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基于路径分离的ASON网络多故障保护方法,是通过对传统的用于动态网络的在线计算的启发式算法TSA(Three Step Algorithm)进行合理改进,不对网络拓扑中业务路径上的链路进行删除,为每个连接请求建立链路分离的工作路径和两条保护路径,同时进行预留资源共享,解决多故障情况下TSA算法的陷阱问题,提高了链路资源利用率。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对链路提供二次故障保护,降低了通信中断的概率,减小阻塞率,增强了系统的稳定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56136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0339896.1
申请日:2020-04-26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喻强 , 刘世栋 , 张刚 , 虞跃 , 卜宪德 , 黄在朝 , 张浩 , 王玮 , 刘川 , 姚继明 , 陶静 , 李维 , 陆忞 , 王永刚 , 汪强 , 郑元兵 , 石琳姗 , 李洋 , 于佳
IPC: H04L67/10 , H04L67/12 , H04L49/00 , H04L45/745 , H04L49/354 , H04L69/16 , G06F9/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边缘物联代理内部容器间的数据交互方法,在边缘物联代理上运行操作系统的用户态设置虚拟交换机管理模块,对虚拟交换机进行功能预定义;在操作系统的内核态加载预定义的虚拟交换机,构成容器之间的数据交换网络;虚拟交换机为每个容器创建至少一个虚拟网卡,将至少一个物理通信端口作为虚拟交换机的通信端口使用;多个虚拟端口根据预设信息组进行端口学习,根据预设转发规则生成转发查找表用于后续报文转发,可以对网络数据包进行精确识别管理,采用自定义的安全协议进行二次封装,增强了网络交互数据安全性,提升了容器间的隔离强度,使得原有的APP可以不修改TCP/IP协议通信代码而直接运行,保证了APP的兼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3237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19942.3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微网,包括:前端应用模块,由业务节点和设备节点构成,用于进行设备管理,能量管理和交易管理;运营管理平台,用于对前端应用模块中的业务节点和设备节点进行审核,验证业务节点和设备节点身份,以及用于相关业务节点之间的现金结算支付;区块链基础平台,用于建立共识账本,进行业务节点,设备节点和运营方节点组网,以及创建智能合约。本发明中基于业务节点,设备节点和运营方节点进行组网,建立设备通讯层与业务层间的安全数据访问通道,为调度、交易、设备运维等领域的业务决策提供真实及时的数据支撑,本发明中基于区块链创建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明确业务各方权利义务,实现交易自动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