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836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61276.4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直线杆改耐张杆的拉线棒双耐张桥接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杆塔上带电导线、柱式绝缘子、横担进行绝缘遮蔽;利用绝缘斗臂车吊臂固定导线,拆卸柱式绝缘子底部螺母,直接将导线及柱式绝缘子吊起;将瓷横担与原柱式绝缘子一起固定在横担通孔后,恢复横担、柱式绝缘子、瓷横担绝缘遮蔽;解除导线绑扎线,使其由柱式绝缘子顶槽绑扎改为边槽绑扎;将两串合成耐张绝缘子及耐张线夹通过两个拉线楔形线夹上把头,中间采用80cm长钢绞拉线对接连成一体,本申请相较于传统的作业方法,更加安全、高效。特别是针对多回线路同杆架设的杆塔,在降低作业人员工作强度的同时,也更加高效、安全、可靠,适合在带电作业中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836555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1810268471.9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跳线并沟线夹半自动更换方法,使用一种架空输电线路跳线并沟线夹半自动更换工具,包括有并沟线夹弹力固定装置、并沟线夹盖板弹簧夹具、远程电动操作扳手及磁吸式套筒;本发明利用并沟线夹弹力固定装置及并沟线夹盖板弹簧夹具将并沟线夹安放到导线上,而后利用磁吸套筒及电动扳手进行拧紧。本发明的更换方法操作步骤高度集成,并在简单人工操作基础上实现半自动化,操作简单便捷,改变传统的需要人员等电位或者停电后,直接接触跳线的作业方法,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促进了带电作业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85621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45259.5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增强信道的盲源分离气体CO、H2检测系统。包括增强采集单元、盲源分离单元;其中,增强采集单元,包括CO传感器、H2传感器,CO传感器、H2传感器与信号输入端并行连接,CO传感器的CO响应值输出端、H2传感器的H2响应值输出端分别与系统噪声连接作为信号输出端;盲源分离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构建混合矩阵模块、矩阵中心化模块、自然梯度迭代求解模块、检测信号重构模块,构建混合矩阵模块的输入与增强采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检测信号重构模块的输出作为盲源分离单元的输出端即CO、H2的检测值输出端。本发明解决盲源分离信号顺序不确定性问题,提高了该技术在源信号强度相近时的可用性,且气体检测精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68539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83289.3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10kV带电作业平台的液压控制系统,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包括:指令及放大器件:控制信号的产生、输入及放大,电—机械转换器:将控制信号转换或位移为等机械量控制信号。该应用于10kV带电作业平台的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液压动力源的使用,可以使设备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的动力输出方式,进一步改善系统的静、动态特性,使设备的移动满足适应农田、崎岖山路、狭小通道等复杂地形环境,保证了设备的复杂环境工作能力,有效支撑配网野外作业需求,通过内环检测反馈器件与外环检测反馈器件的结合使用,使整个系统的性能和控制精度都相对提高,保证工作人员在强电场环境下的高空作业绝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461888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58704.4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和碳交易市场融合运行机制研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与碳市场的主次链交易结构,主链为电交易链,存储有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交易数据,次链为碳交易链,存储有碳交易数据;B、建立所述交易结构的底层技术架构,包括数据跨链读取、电价与碳价的相关性分析、规定碳电交易的共识层和网络层以及电价和碳价的双向锚定技术;C、确定基于所述交易结构和底层技术架构的交易流程。本发明建立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和碳市场的交易结构,并确定了基于该交易结构的交易流程,实现了分布式发电市场和碳市场的融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180832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510701328.0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 泉州亿兴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B11/24
Abstract: 一种电缆弯道弯曲度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电缆弯道上任意距离相近的三点到观测点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三个距离信息,利用三点法计算出电缆弯道的初始弯曲度ρ′;S2:采集电缆弯道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得到电缆弯道的补偿弯曲度ρ″;S3:根据初始弯曲度ρ′及补偿弯曲度ρ″,得到精确的弯曲度ρ;本发明从电缆弯道图像中提取电缆弯道信息,根据该信息对通过激光测距方法求得的电缆弯曲度进行补偿,所有计算均在数字处理器内进行,具有精确度高、即时性强、处理速度快、能够在复杂的地形下实现较远距离的测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74793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91905.1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操作扳手,的电池固定架为一段空心管,在固定架的空心管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电池开关的开口槽,电机设置在空心管的前端,电池设置在电池盒内,电池盒的底部套在空心管上,电池盒的底部设置有与固定架空心管上的开口槽相通的开口,拉动开关的拉绳设置于绝缘操作杆的内腔,拉绳的前端套设在开关的四周,电池固定架套在连接在一起的绝缘杆的前端,绝缘杆的前端封闭,在绝缘杆前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的孔,拉伸由绝缘杆前端面的一个孔穿入到电池固定架内腔绕着开关转一圈以上后由绝缘杆前端面的另一个孔穿出,并在绝缘杆内打结。通过内置绝缘绳牵引电机开关,绝缘绳末端固定在操作把手上,可实现远距离控制电动扳手的开启。
-
公开(公告)号:CN105515166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032836.9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变电站双母线接线方式110千伏系统母线合并单元可倒闸检修的电压配置方案,通过增加所有110kV间隔合并单元和间隔层二次设备至110kVII段母线合并单元的光缆回路,并将所有110kV间隔合并单元和间隔层二次设备通过新增的光缆回路接入110kV II段母线合并单元输出光口,当在任一母线PT合并单元故障情况下,变电站运维人员通过母线倒闸操作将所有间隔倒到另一段母线运行,保证所有间隔仍正常运行,再通知检修维护人员现场检查处理。任一母线PT合并单元检修同样可以通过倒母方式安排,避免造成运行设备的陪停。
-
公开(公告)号:CN105515166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32836.9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变电站双母线接线方式110千伏系统母线合并单元可倒闸检修的电压配置方案,通过增加所有110kV间隔合并单元和间隔层二次设备至110kVII段母线合并单元的光缆回路,并将所有110kV间隔合并单元和间隔层二次设备通过新增的光缆回路接入110kV II段母线合并单元输出光口,当在任一母线PT合并单元故障情况下,变电站运维人员通过母线倒闸操作将所有间隔倒到另一段母线运行,保证所有间隔仍正常运行,再通知检修维护人员现场检查处理。任一母线PT合并单元检修同样可以通过倒母方式安排,避免造成运行设备的陪停。
-
公开(公告)号:CN1197386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15769.1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Inventor: 沈谢林 , 林燕强 , 彭炜文 , 袁博 , 马会军 , 叶华 , 吴玉婷 , 李萌锋 , 杨冬明 , 陈雅云 , 林彬圻 , 钱渊泉 , 黄仲乔 , 张俊康 , 陈伟凡 , 王祥林 , 庄奕挺 , 王紫塔 , 许志坤 , 徐沙能 , 王君 , 潘晓梅
IPC: G01R31/327 , G01L5/00 ,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模拟触片工况的测试设备,径向结构包括径向力臂、U型固定件以及第一激光传感器;径向力臂上设有用于测量触片径向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且径向力臂的下端为T型杆;径向力臂通过T型杆与U型固定件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一激光传感器设于T型杆和U型固定件的底部之间,且U型固定件底部设有对应第一激光传感器的第一观测孔;动触头和静触头间隔设于径向结构下方;本发明通过径向结构向触片施加向下的压力,通过径向结构上的压力传感器测量径向结构所施加的压力大小,同时通过激光传感器实现触片在径向施压下的微变形量;可通过动触头以及静触头,对触片进行电流导通,模拟测试触片的通流与发热情况,实现其流通能力变化的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