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65229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110382.8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00 , H02J3/48 ,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转动惯量在线实用化估计核心方法。所述电力系统的转动惯量包括发电机和电动机及其拖动的转动机械的惯量,电源侧常规同步发电机、新能源机组和负荷侧带负载电动机均可为系统提供惯量支撑。本发明以调度快速掌握系统实时转动惯量为出发点,在调度实时掌握当前运行方式机组类型、投入与否、出力、负荷等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法统计源、荷侧在线机组惯量。以此为线索,从物理构成要素出发,提出了系统整体转动惯量为发电侧发电机与负荷侧电动机惯量之和的物理概念,在理论计算源、荷侧惯量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用统计法累加源、荷侧惯量的系统整体转动惯量在线实用化估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565229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10382.8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转动惯量在线实用化估计核心方法。所述电力系统的转动惯量包括发电机和电动机及其拖动的转动机械的惯量,电源侧常规同步发电机、新能源机组和负荷侧带负载电动机均可为系统提供惯量支撑。本发明以调度快速掌握系统实时转动惯量为出发点,在调度实时掌握当前运行方式机组类型、投入与否、出力、负荷等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法统计源、荷侧在线机组惯量。以此为线索,从物理构成要素出发,提出了系统整体转动惯量为发电侧发电机与负荷侧电动机惯量之和的物理概念,在理论计算源、荷侧惯量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用统计法累加源、荷侧惯量的系统整体转动惯量在线实用化估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4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42868.2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超 , 曾辉 , 于瀚林 , 王祥旭 , 李卫东 , 张强 , 李欣蔚 , 张庭齐 , 刘宛菘 , 李平 , 王明凯 , 张晓珩 , 贾祺 , 程基峰 , 张潇桐 , 胡姝博 , 孙广宇 , 谢冰 , 牛明 , 刘凯 , 张家源
Abstract: 计及电力系统扰动的频率最低点的概率估计方法及系统,获取并根据功率扰动量以及系统总惯量,基于系统内机组频率响应出力模型,建立频率最低点的偏差量模型;提取功率扰动量的概率特征;利用功率扰动量的概率特征,基于频率最低点的偏差量模型,获得频率最低点的偏差量的概率特征;根据频率最低点的偏差量的概率特征,对计及电力系统扰动的频率最低点进行概率估计。根据功率扰动量的概率特征计算系统频率最低点的概率分布,为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分析与控制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54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72483.2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曾辉 , 张强 , 兰国荣 , 王祥旭 , 李卫东 , 李正文 , 王超 , 李欣蔚 , 张庭齐 , 刘宛菘 , 王明凯 , 贾祺 , 程基峰 , 张潇桐 , 胡姝博 , 孙广宇 , 谢冰 , 牛明 , 刘凯 , 张家源
Abstract: 两区域电力系统的频率安全量化指标预测方法,利用反馈功率近似值得到低阶两区域系统频率响应近似模型;近似模型求解得到频率偏移量的变化率,从中提取快变分量、慢变分量;利用慢变分量计算两区域系统频率最低点时刻,利用快变分量计算各区域频率的低点时刻;获取最接近两区域系统频率最低点时刻的各区域频率低点时刻,作为各区域的频率最低点时刻,获取各区域的频率偏移量最低点;根据区域的扰动情况,确定各区域的频率变化率最大值对应时刻;分别计算各区域的频率变化率最大值对应时刻下的各区域的频率变化率,以其中的最小值作为两区域电力系统的频率安全量化指标预测结果。本发明能预测频率最低点、频率最大变化率等区域频率安全量化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78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38972.0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卫东 , 李梓锋 , 张娜 , 张明理 , 徐熙林 , 潘霄 , 李铁 , 高靖 , 杨博 , 赵琳 , 李芳 , 满林坤 , 王义贺 , 王忠辉 , 李金起 , 刘禹彤 , 杨朔 , 刘凯 , 王宗元
Abstract: 一种面向随机生产模拟需求的系统频率最低点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应用于在快速频率响应备用规划问题中。首先以火电多机聚合方法为基础,通过水电与燃气机组的拓展,实现多类型机组参数聚合,建立了一种频率响应多资源的系统频率动态过程分析模型;以机组调速器特性表征机组频率动态变化过程,实现模型由高阶到低阶的实用性化简解析;以系统工况为零状态输入,完成由默认系统稳态到计及元件初始状态的频率动态追踪,以避免对稳定形势的误判进而更好地保障系统运行安全。本发明通过解析化简以及考虑元件初始运行状态,所建模型可兼顾计算精度与计算速度,适用于快速频率响应备用规划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78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1238972.0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卫东 , 李梓锋 , 张娜 , 张明理 , 徐熙林 , 潘霄 , 李铁 , 高靖 , 杨博 , 赵琳 , 李芳 , 满林坤 , 王义贺 , 王忠辉 , 李金起 , 刘禹彤 , 杨朔 , 刘凯 , 王宗元
Abstract: 一种面向随机生产模拟需求的系统频率最低点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应用于在快速频率响应备用规划问题中。首先以火电多机聚合方法为基础,通过水电与燃气机组的拓展,实现多类型机组参数聚合,建立了一种频率响应多资源的系统频率动态过程分析模型;以机组调速器特性表征机组频率动态变化过程,实现模型由高阶到低阶的实用性化简解析;以系统工况为零状态输入,完成由默认系统稳态到计及元件初始状态的频率动态追踪,以避免对稳定形势的误判进而更好地保障系统运行安全。本发明通过解析化简以及考虑元件初始运行状态,所建模型可兼顾计算精度与计算速度,适用于快速频率响应备用规划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0025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503454.1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流技术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换流站交流电压控制功能误动的方法及系统。在控制系统实现交流电压控制功能时,由于涉及环节众多,容易出现误动的情况。本发明设计一种防止换流站交流电压控制功能误动的方法,首先判断所采集的交流电压测量是否正常,避免采用测量异常的交流电压进行控制,同时在执行过压快切命令时再次判断交流系统是否过压,并通过判断滤波器开关位置是否正常、切除滤波器命令能否正确执行确保控制回路运行正常,从而防止换流站交流电压控制功能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9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210029.3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流技术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涛 , 车凯 , 李林 , 徐玲铃 , 王树刚 , 王永平 , 张俊 , 许建刚 , 李凤祁 , 张国华 , 李军 , 何茂慧 , 刘凯 , 黄志岭 , 吕彦北 , 许瑁 , 张亚飞 , 李然 , 冯辉
IPC: H04B10/25 , H04B10/079 , H04B1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电压采集光纤通信丢帧的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常规直流输电工程的换流器采用晶闸管作为换流器件,控制主机采集12脉动阀组换流母线电压作为触发脉冲的同步电压,同步电压采集板卡通过光纤通信方式将同步电压送至换流器控制主机。同步电压作为换流器触发的基准,对于直流输电系统的正常工作十分重要。当光纤通信由于发光器件老化等原因出现丢帧时,换流器的触发可能出现异常。本发明设计一种同步电压采集光纤通信丢帧的处理方法,当同步电压采集光纤通信出现丢帧时,根据不同的丢帧特征,设置不同的处理方法,避免引起控制主机异常及直流功率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62066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51826.6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耦合信息驱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智能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动力学模型。然后,构建基于采样分析的耦合数据库,通过模拟不同飞行包线数据,利用采样统计算法计算耦合度矩阵,形成耦合数据库,以量化变量间相互影响。进一步,进行耦合数据驱动的深度神经网络训练,采用长短时记忆网络,利用耦合数据库作为数据样本进行离线训练,以提升飞行器在强耦合环境下的自主精细控制能力。最后,设计在线控制器实现耦合信息智能补偿方案,将飞行器机动控制分为速度回路和姿态回路,设计相应的控制指令和神经网络更新律,以实现实时、智能的飞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82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41473.5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飞行器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分层架构的高超声速变构型飞行器智能控制设计方法。本发明首先建立高超声速变构型飞行器动力学模型,用于智能控制的准备工作。之后,设计基于LSTM的智能决策算法,构建智能控制的基本框架,能够考虑到高超声速变构型飞行器模型的不确定性以及非线性,通过设计一种智能决策层,根据总体飞行任务、当前飞行状态、约束条件、优化指标来实时决策制导控制回路的指令。进一步,设计HMV智能控制算法,降低变构型引起的模型不确定性以及非线性对于高超飞行控制的影响,同时解决变构型引起的姿态动力学及质心动力学的耦合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