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8880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40780.8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南工业大学
IPC: H01M10/615 , H01M10/627 , H01M10/63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53 , H01M10/655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569 , H01M10/6571 , H01M10/659 , H01M10/66 , H01M50/244 , H01M50/251 , H01M50/258 , H01M50/289 , H01M10/6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多环境电池温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多个电池模组、热泵和燃油发电机,热泵和燃油发电机分别通过485总线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电池模组之间设置多个导热的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为中空结构,固定框架的中空结构中有储热介质,并分别与热泵和燃油发电机连接;电池管理系统监控电池模组的温度,并控制热泵或燃油发电机发热,根据热泵的热量控制模型和燃油发电机的热量控制模型,控制热泵的功率和燃油发电机的功率,将电池模组的温度控制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本发明综合利用热泵和燃油发电机,可将电池模组的温度控制在最佳温度范围,使得电池模组可以适应温差大的各种环境中。
-
公开(公告)号:CN218334114U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22320113.2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南工业大学
IPC: H01M50/244 , H01M50/289 , H01M50/267 , H01M5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配网储能电池组高效装配连接件,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安装板,所述下安装板的上方甚至有上安装板,所述下安装板与上安装板之间设置也有连接板,所述上安装板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下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下部安装槽,所述上安装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上部安装槽,所述连接板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连接板分别位于安装底座上表面的两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装置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蓄电池的固定工作,增加装置的灵活性使装置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蓄电池的固定工作,增加装置的灵活性,且可以使蓄电池的安装更加便利,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658873U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20504855.2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南工业大学
IPC: H01M50/244 , H01M50/264 , H01M50/298 , H01M10/613 , H01M10/6556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储能电池装配支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左右两端内壁均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在架体上从上往下等间距分布有多组,多组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均卡合有载板,所述载板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网格板,所述载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载板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得该多功能的储能电池装配支架,其储能电池在便于从装配之间上取放的同时也确保了放置的稳定性,更加的安全,并且可以辅助储能电池进行散热,方便区分电线。
-
公开(公告)号:CN1198062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56597.7
申请日:2024-12-29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NN_LSTM的储能设备温度控制方法和系统,温度传感器采集储能设备的负载温度输入到训练好的CNN_LSTM模型进行温度预测,根据预测温度与储能设备目标温度的误差作为PID控制单元的前馈输入数据,PID控制单元根据误差反馈控制输入数据到储能设备的温控系统对负载温度进行调整。本发明采用的CNN_LSTM模型将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相结合处理预测储能设备的负载温度,具有强大的处理时序数据、特征提取和捕捉长期依赖关系的能力,在储能设备负载温度预测、设备状态监测等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0711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94671.8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H04L25/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毫米波mMIMO信道估计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MIMO‑OFDM系统架构,用户设备接收基站的多个发射天线的发送信号的时域信号;将各所述发射天线的发送信号的所述时域信号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得到通过所述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信道估计结果。该方法能够在不进行OFDM解调的情况下直接从接收到的时域信号中推断出CSI。这种方法减少了需要处理的信号数量,从而降低了计算复杂度,特别适用于大带宽和大量子载波的系统,且能有效应对复杂信道环境下的估计挑战。
-
公开(公告)号:CN11530943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0278353.2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G06F8/656 , G06F9/4401 , G06F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户外电源嵌入式软件双系统远程升级方法及设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服务器下发通信数据至户外电源的嵌入式控制芯片;判断引导启动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对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则停止更新,若一个系统被校验通过则该系统执行屏蔽中断,跳转至另一个系统运行;检测另一个系统是否运行正常;若运行正常,则修改启动标志位;若运行异常,复位重启MCU,重新引导恢复进原系统运行。本发明能够实现户外电源的嵌入式控制芯片更新至新系统后,发生错误导致系统复位重启,或者设备断电导致更新中断,Bootloader能引导运行更新前正常的系统,避免了更新失败或是更新了未经验证的固件导致系统无法恢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957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87177.3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H02M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三有源桥直流变换器的优化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三有源桥直流变换器电路的电路参数;采用获取的电路参数、目标三有源桥直流变换器电路的应用场景,确定目标三有源桥直流变换器电路的控制参数;采用获取的电路参数和确定的控制参数,选择电感电流有效值最小为控制目标,构建三有源桥直流变换器电路的控制模型;采用遗传算法针对构建的控制模型进行求解,并将求解结果存储到三有源桥直流变换器电路的控制器中;在目标三有源桥直流变换器电路实际工作时,根据存储在控制器中的求解结果,完成对三有源桥直流变换器电路的实时控制;本发明发方法的模型复杂度降低、计算难度减小、系统效率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30943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278353.2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G06F8/656 , G06F9/4401 , G06F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户外电源嵌入式软件双系统远程升级方法及设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服务器下发通信数据至户外电源的嵌入式控制芯片;判断引导启动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对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进行校验;若校验失败则停止更新,若一个系统被校验通过则该系统执行屏蔽中断,跳转至另一个系统运行;检测另一个系统是否运行正常;若运行正常,则修改启动标志位;若运行异常,复位重启MCU,重新引导恢复进原系统运行。本发明能够实现户外电源的嵌入式控制芯片更新至新系统后,发生错误导致系统复位重启,或者设备断电导致更新中断,Bootloader能引导运行更新前正常的系统,避免了更新失败或是更新了未经验证的固件导致系统无法恢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4969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16020.9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H04L67/025 , H04L67/12 , H04L67/52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控制模块,用于解决现有便携式移动电源不能实时显示其工作过程中的直流电压及直流功率、交流电压及交流功率的变化情况的问题;解决现有便携式移动电源不能对交流电压放电量进行统计以及实时显示的问题;解决现有便携式移动电源不能基于WEB网页进行远程控制的问题。本发明的便携式移动电源控制模块,包括:MCU控制单元、电源单元、显示屏通信单元、电能采集单元、定位单元、防拆机单元、接触器控制单元、温度采集单元、远程通信单元,其功能高度集成,功能全面,能实时统计和实时显示相关数据,能基于WEB网页进行远程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19957697U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20956034.2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 株洲信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配件领域,尤其为一种电表线夹,包括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上夹持件两端均设置有两根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一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下夹持件顶部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通过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之间的夹持力,使定位片在线缆外侧防护层上留下印记,标记剥皮长度,使线缆上剥皮的长度正好与夹具夹持线芯的长度相匹配,从而能够在对夹具进行紧固后,使得线缆上去皮段正好位于夹具内部,避免剥皮长度过长,导致线芯外漏,产生漏电安全问题,或者剥皮长度过端,使夹具夹持在线缆的绝缘外皮上,使上夹持件、下夹持件的内壁无法与线芯接触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