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919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901881.8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安全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的灭火定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池在预设热失控条件下的热释放速率;根据热释放速率确定目标电池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并基于热释放速率峰值确定目标电池的校正因子;利用校正因子和目标电池的热释放总量确定目标电池的所需灭火液用量。本申请可以有效提高灭火液用量的精确度,通过精确的灭火液剂量对电池进行灭火,降低灭火成本和浪费的同时提高灭火效率,可满足多种场景下的电池灭火需求,有效保护了人员安全和财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5179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069681.2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5 , C09J187/00 , C08G83/0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碳基导电粘结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在电化学器件中的应用,所述碳基导电粘结材料包括碳基材料基体和接枝在所述基体表面的具有粘结官能团的聚合物支链,所述粘结官能团选自氟基、羟基、羧基、醚基、苯基、氰基或酰亚胺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本公开提供的碳基导电粘结材料提高了电极体系的分散性,在赋予其粘结作用的同时,在电极内部构建了更加稳定的电子导电网络,实现了粘结剂与导电剂的功能耦合,进一步提升电芯的能量密度以及应用其的电化学装置的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2541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0346791.8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钴基的氧还原电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非贵金属ORR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低、催化活性位点密度小、活性位点利用率低、制备繁琐成本高,等问题。以ZIF‑67为前驱体,通过碳化和硫化过程工艺参数精准调控碳支撑的钴基催化剂的配位环境,获得Co‑S‑C为主、与Co‑N‑C和Co‑C共存、物相组成为Co1‑xS的电催化材料,显著增强了单个活性位点的电催化活性。而且,该材料钴原子在碳骨架中高密度均匀分布,提高了活性位点的密度;同时该材料在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基础上,具有更大的平均孔径,提高了活性位点的利用率。本发明的钴基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合成材料一致性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0129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219656.1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10/0525 , C01B32/0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改性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在电化学器件中的应用。所述改性碳材料包括碳基材料和接枝在所述碳基材料表面的离子导电聚合物。本公开将离子导电聚合物以共价键合的方式接枝在碳基材料表面,在提高碳材料的分散性的同时赋予其传导离子的能力,还能有效抑制碳材料对电极中粘结剂、活性物质和电解质的催化降解作用,降低由此产生的界面电阻增大的现象,并且提高了碳材料对电极内部其他组分的界面相容性,提高了电极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32295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711395689.2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10/0566 , H01M4/86 , H01M4/90 , H01M4/96 , H01M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空气电池用离子液体基电解液以及由其组成的锂空气电池体系,其中离子液体基电解液包括吡咯类离子液体、锂盐、有机共溶剂和一定量的硝酸锂,由此电解液组成的锂空气电池的空气正极为碳纳米管原位复合水钠锰矿型二氧化锰。该种离子液体基电解液对O2还原态物质具有优异的电化学与化学稳定性,在含有金属锂的负极表面可形成稳定的SEI膜。与碳纳米管原位复合水钠锰矿型二氧化锰空气正极形成的锂空气电池体系,发挥放电产物嵌入式生长的优势,可逆反应活性提高,并具有稳定的气‑液‑固反应界面和更多的产物储存场所,锂空气电池体系的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026566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11962.6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锂负极表面的有机无机复合包覆薄膜,所述薄膜包含LiSixOy无机颗粒和硅烷缩合而成的硅氧烷有机相,该薄膜均匀包覆在金属锂表面,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高杨氏模量、界面电阻小,提高了金属锂的长期工作稳定性等特点。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属锂负极表面的有机无机复合包覆薄膜的制备方法,分布在金属锂表面的硅烷伴随锂首次沉积过程,自适应分相形成有机无机复合的双相结构,引导金属锂在充电过程中均匀地沉积剥落,抑制了锂枝晶的生长。显著提升了锂金属负极及其电池体系的循环寿命,保障了金属锂负极及其电池体系使用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506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04244.4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形锂空气电池及其组装方法,采用特殊的刚性和柔性相间的键盘式可变形结构,实现锂空气电池在挤压、弯折等不同条件下稳定工作的同时,保障电池的刚性组成部分不被破坏。本发明中具有一定组成和结构特点的柔性聚合物电解质的配合,一方面为可变形锂空气电池的构筑提供了材料基础,另一方面柔性聚合物在金属锂的表面形成紧密结合的致密膜,保护金属锂负极在空气中不受杂质气体的腐蚀,保障在空气中稳定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92102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185272.6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62 ,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固态锂离子导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能量存储与转换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的柔性锂离子导体至少包含两种含有锂离子的组分,其中:一个组分是无机的或有机的锂盐,另一组分是聚合物,主链上具有醚氧键、碳氮单键、碳氧双键或硅氧键的至少一种,并含有以离子键配位的锂离子。本发明的固态锂离子导体是具有塑性的柔性体,室温离子电导率>10-4S/cm,锂离子迁移数>0.4。本发明的柔性固态锂离子导体应用于包括锂离子电池、金属锂电池、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在内的固态电池中,由于具有高锂离子电导率、高的抗拉强度和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可作为粘结剂引入电极,或同时作为固态电解质,呈现优异的界面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651709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710978652.6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低品位菱锰矿的硫酸浸取液直接制备高纯一水硫酸锰粉末的方法,运用了化学耦合反应、生产流程短而高效,副产物可回收制成产品,且避免了传统工艺中常采用的氟化物和硫化物等除杂剂、产品无氟无硫残余、纯度高,符合低品位矿物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本发明的方法,首先向低品位菱锰矿的硫酸浸取液添加氢氧化钡粉末,过滤得到滤液,并用硫酸溶液洗涤沉淀物得到副产品硫酸钡;再向滤液中添加碳酸氢铵溶液,搅拌反应后过滤得到碳酸锰固体,多次洗涤固体并收集所有滤液,对滤液进行浓缩结晶得到副产品硫酸铵;接着,用硫酸溶液溶解碳酸锰固体,过滤得到高纯硫酸锰溶液;最后对高纯硫酸锰溶液浓缩结晶,干燥得到高纯一水硫酸锰粉末。
-
公开(公告)号:CN105226270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510695062.3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镍锰浓度梯度的锂镍锰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锂镍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平均化学组成可由分子式LiNi0.5‑xMn1.5+xO4表示,其中,0.1≤x≤0.35;Ni的浓度从所述锂镍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的颗粒中心向颗粒表面呈逐渐升高的梯度分布,而Mn的浓度从所述锂镍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的颗粒中心向颗粒表面呈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所述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共沉淀工艺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类球形颗粒,再利用高温焙烧过程中元素的扩散制备具有镍锰浓度变化的锂镍锰氧化物正极材料。本发明所述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以及更高的可逆容量、化学稳定性和循环寿命,优异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