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6859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98007.2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南疆地区采用梨园生草的绿色种植方法,包括:步骤一,在早春的梨园行间布设生草区;其中,生草区的草种配置为采用黑麦草和白三叶,生草区的草带行数分别为黑麦草种植四行或六行,白三叶种植六行和四行,且每行的行距均为20cm,每条草带均距树干0.6m,播种深度为1~2cm;步骤二,将生草区施入钾肥、磷肥和尿素,灌溉方式为畦灌,此后田间各处灌水、施肥管理与原梨园的管理措施一致,但每隔2个月将距梨树树盘0.5米内的杂草按时拔除。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南疆地区采用梨园生草的绿色种植方法,利用梨树与生草间作模式中两种行数草带对土壤水肥不同的涵养效果,可解决果园传统清耕管理方式导致的土壤水肥流失、有机质含量下降和土壤板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6859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598007.2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南疆地区采用梨园生草的绿色种植方法,包括:步骤一,在早春的梨园行间布设生草区;其中,生草区的草种配置为采用黑麦草和白三叶,生草区的草带行数分别为黑麦草种植四行或六行,白三叶种植六行和四行,且每行的行距均为20cm,每条草带均距树干0.6m,播种深度为1~2cm;步骤二,将生草区施入钾肥、磷肥和尿素,灌溉方式为畦灌,此后田间各处灌水、施肥管理与原梨园的管理措施一致,但每隔2个月将距梨树树盘0.5米内的杂草按时拔除。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南疆地区采用梨园生草的绿色种植方法,利用梨树与生草间作模式中两种行数草带对土壤水肥不同的涵养效果,可解决果园传统清耕管理方式导致的土壤水肥流失、有机质含量下降和土壤板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3191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514947.9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油莎豆微垄沟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盐碱地进行土壤翻耕,翻耕后加入土壤疏松剂,再次进行翻耕,翻耕后进行土壤平整;埋设排盐暗管,灌水进行初次排盐;在盐碱地上翻耕堆垒出多个截面为梯型的排盐垄,在相邻两个排盐垄之间的间隔渠中铺设排盐管道,在每个排盐垄的上表面喷洒清水进行二次排盐;向排盐后的盐碱地中施加土壤改良剂,进行二次翻耕,施加生物有机肥;油莎豆浸种催芽;进行微垄沟起垄,种植油莎豆,覆盖地膜,进行田间管理。本发明提供的盐碱地油莎豆微垄沟种植方法通过先后施用土壤疏松剂和土壤改良剂,并进行两次排盐处理,实现了对盐碱地土壤的有效改良,种植的油莎豆具有极高的出苗率和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319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514947.9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油莎豆微垄沟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盐碱地进行土壤翻耕,翻耕后加入土壤疏松剂,再次进行翻耕,翻耕后进行土壤平整;埋设排盐暗管,灌水进行初次排盐;在盐碱地上翻耕堆垒出多个截面为梯型的排盐垄,在相邻两个排盐垄之间的间隔渠中铺设排盐管道,在每个排盐垄的上表面喷洒清水进行二次排盐;向排盐后的盐碱地中施加土壤改良剂,进行二次翻耕,施加生物有机肥;油莎豆浸种催芽;进行微垄沟起垄,种植油莎豆,覆盖地膜,进行田间管理。本发明提供的盐碱地油莎豆微垄沟种植方法通过先后施用土壤疏松剂和土壤改良剂,并进行两次排盐处理,实现了对盐碱地土壤的有效改良,种植的油莎豆具有极高的出苗率和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217038277U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20997017.9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旱区棉田灌溉水增温设备,包括:U形卡座,其可拆卸卡接在主水道外侧上端;所述U形卡座下端设置有伸入到主水道内腔的引流管;螺旋水道,其固定设置于所述U形卡座上端;所述螺旋水道进水端设置有水泵,且与引流管连通;所述螺旋水道出水端向上螺旋延伸一段距离后从外侧拉伸至下端,然后与外部的滴灌带连通;所述螺旋水道中部固定贴合穿设有电热棒。本实用新型装配容易,适用性强,通过在主水道的末端上可拆卸安装一个用于给水流增温的螺旋水道,保证水流在进入滴灌带前的温度能够稳定达标,避免水流在主水道的长距离的传输导致水温降幅过大,从而影响增温灌溉的效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