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量与地膜类型对棉花生长、生理及产量影响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718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99358.4

    申请日:2023-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溉量与地膜类型对棉花生长、生理及产量影响的评价方法,包括:在棉花的种植期选择不同的地膜进行覆膜,得到多块采用不同地膜的试验田;通过评价在不同灌溉量下各区块棉田的水分变化及棉花生理特征表现;以及在不同灌溉量下各区块棉田的农艺和产量效果,筛选出灌溉量与地膜类型组合的最优配比。本发明提供一种灌溉量与地膜类型对棉花生长、生理及产量影响的评价方法,通过研究灌溉量与地膜类型对棉花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特征的影响,筛选最佳的灌溉量与地膜类型的组合,能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平衡棉花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减少残膜污染,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一种滴灌棉田棉叶棉蚜数量光谱快速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50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82303.5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虫害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滴灌棉田棉叶棉蚜数量光谱快速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划分棉株叶位:将棉株叶位进行划分,取下每株的主茎叶,植株由下往上的第一片主茎叶命名为倒一叶,从下至上依次标记主茎叶;分别统计各主茎叶棉蚜数量数据:统计每片主茎叶上的蚜虫总数;获取各主茎叶高光谱反射率数据:通过光谱仪获取每片主茎叶上的高光谱反射率数据,采集数据时避开叶脉,将每个叶片分为上、左、右三个部位,每个部位分别采集1条光谱曲线,3条光谱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该叶片的原始光谱反射率数据;再依次进行高光谱反射率数据预处理、特征波段筛选与模型构建与验证。本发明不仅可以减少人工调查的人力与时间的投入,而且可以快速无损获取棉蚜数量信息,为作物虫害数量信息的快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55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99360.1

    申请日:2023-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方法,包括:基于双因素裂区试验,将一膜多行模式设置为主区,将品种类型设置为副区进行进行试验;在种植模式、不同果枝类型两种双因素试验模式下,通过获取棉花的形态指标、冠层指标、光合指标、产量指标、品质指标,以群体动态发育机制、产量品质构成因素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生长发育、生理特征和差量品质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以评价采用不同种植模式、不同果枝类型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最优配比。本发明提供一种种植模式对不同果枝类型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评价方法,用于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不同品种(系)棉花的最佳种植模式提供借鉴。

    在南疆地区采用梨园生草的绿色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6859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98007.2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南疆地区采用梨园生草的绿色种植方法,包括:步骤一,在早春的梨园行间布设生草区;其中,生草区的草种配置为采用黑麦草和白三叶,生草区的草带行数分别为黑麦草种植四行或六行,白三叶种植六行和四行,且每行的行距均为20cm,每条草带均距树干0.6m,播种深度为1~2cm;步骤二,将生草区施入钾肥、磷肥和尿素,灌溉方式为畦灌,此后田间各处灌水、施肥管理与原梨园的管理措施一致,但每隔2个月将距梨树树盘0.5米内的杂草按时拔除。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南疆地区采用梨园生草的绿色种植方法,利用梨树与生草间作模式中两种行数草带对土壤水肥不同的涵养效果,可解决果园传统清耕管理方式导致的土壤水肥流失、有机质含量下降和土壤板结问题。

    一种滴灌棉田棉蚜数量快速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75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77886.4

    申请日:2023-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滴灌棉田棉蚜数量快速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本构建方法采取大田采样的方式,人工对棉花植株上每个主茎叶片、分层部位和整株进行棉蚜数量信息采集,明晰不同叶位、分层部位棉蚜数量的变化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进行棉花整株棉蚜数量监测模型的构建,确定最佳监测叶位/分层和最佳监测模型;利用本模型可实现基于棉田蚜虫数量的快速监测,通过明晰叶片/分层的棉蚜数量的变化规律,利用不同叶位/分层蚜虫数量来准确、快速获取蚜害情况,不仅可以降低人工调查的人力与时间的投入,为作物虫害的快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农田智能浇灌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2628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668716.4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田浇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农田智能浇灌系统包括:多个检测装置分布在预设农田区域内,对农田进行环境信息检测。评分机构与这些检测装置连接,根据检测到的环境信息对农田进行环境评分。数个浇灌设备设置在农田土地上,用于实施浇灌操作。控制单元连接评分机构和浇灌设备,根据土地的环境评分智能地控制浇灌设备的浇灌量。通信组件连接控制单元,将土地的环境评分和浇灌设备的浇灌量传输,并接收和发送控制指令。显示模块通过接收通信组件发送的信息可以实时显示农田区域的环境评分和浇灌量,同时接收操作指令并将转换为控制指令发送给通信组件。通过检测、评分、浇灌、控制、通信和显示功能,本发明实现了对农田的智能管理。

    一种提高棉花苗期抗盐碱能力的施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907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49755.9

    申请日:2025-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棉花苗期抗盐碱能力的施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棉花播种后至真叶展开前的关键时期内,进行少量多次的磷酸盐溶液滴灌;S2、所述滴灌系统的滴头位置和滴灌深度可以确保磷酸盐溶液直接作用于棉花根系附近,以刺激根系向深层土壤发展,从而增强棉花苗期的抗盐碱能力;S3、使用缓释型磷酸盐颗粒或包裹形式的磷酸盐,这保证棉花在整个苗期内都能获得稳定的磷营养供应;S4、建立一个在线监测平台,用于实时收集土壤电导率、pH值、棉花生长状况等信息。本发明对分类的垃圾进行固液分离,避免垃圾之间因为相互影响发酵而影响分类桶的正常使用。

    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棉蚜虫情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250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52239.0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棉蚜虫情评价方法,包括:将棉花试验地划分为破坏性取样区域与非破坏性取样区域,进行取样;测定棉花棉蚜数量数据、蚜害后棉花高光谱数据、棉花生长指标以及生理指标数据;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棉蚜数量的时空分布规律、蚜害后棉花高光谱反射率的变化特征、棉花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对得到的蚜害后棉花高光谱数据进行处理,筛选光谱敏感波段,构建与验证棉蚜数量监测模型。本发明的评价方法为棉田虫情信息的获取提供科学理论基础与方法,为棉花虫害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有效减轻棉蚜为害,保障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