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250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52239.0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的棉蚜虫情评价方法,包括:将棉花试验地划分为破坏性取样区域与非破坏性取样区域,进行取样;测定棉花棉蚜数量数据、蚜害后棉花高光谱数据、棉花生长指标以及生理指标数据;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棉蚜数量的时空分布规律、蚜害后棉花高光谱反射率的变化特征、棉花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对得到的蚜害后棉花高光谱数据进行处理,筛选光谱敏感波段,构建与验证棉蚜数量监测模型。本发明的评价方法为棉田虫情信息的获取提供科学理论基础与方法,为棉花虫害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有效减轻棉蚜为害,保障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7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61698.2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肥减施及枣棉间作对碳氮足迹影响的评价方法,包括:基于两因素裂区实验,将种植模式设置为主区,氮肥梯度设置为副区进行实验;在种植模式、氮肥梯度两因素裂区试验模式下,多次对种植区进行气体采集测定、碳氮足迹量算;基于上述试验,评价氮肥施减及枣棉间作对碳氮足迹的影响。本发明通过静态箱法监测氮肥减施及作枣棉间作对间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量算间作系统内氮肥减施及作物轮作对碳氮足迹的影响;探索在保证或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实现固碳减排的最佳施氮量及种植模式;为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促进间作系统良性生态循环,实现林果、棉花产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86859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598007.2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南疆地区采用梨园生草的绿色种植方法,包括:步骤一,在早春的梨园行间布设生草区;其中,生草区的草种配置为采用黑麦草和白三叶,生草区的草带行数分别为黑麦草种植四行或六行,白三叶种植六行和四行,且每行的行距均为20cm,每条草带均距树干0.6m,播种深度为1~2cm;步骤二,将生草区施入钾肥、磷肥和尿素,灌溉方式为畦灌,此后田间各处灌水、施肥管理与原梨园的管理措施一致,但每隔2个月将距梨树树盘0.5米内的杂草按时拔除。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南疆地区采用梨园生草的绿色种植方法,利用梨树与生草间作模式中两种行数草带对土壤水肥不同的涵养效果,可解决果园传统清耕管理方式导致的土壤水肥流失、有机质含量下降和土壤板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23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564896.1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枣苜间作系统影响的评价方法,包括:基于两因素裂区试验,将施氮量设置为主区,将种植密度设置为副区进行试验,通过对土壤物理特性指标、土壤养分及生物特性指标、氮代谢特性指标、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指标、养分吸收及利用特性指标进行分析,以评价不同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枣苜间作系统的影响,筛选出施氮量与种植密度组合的最优配比。本发明通过设置不同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土壤养分与作物高产高效角度,筛选出枣苜间作系统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组合,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02390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52237.1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枣棉间作系统影响的评价方法,包括:基于两因素裂区实验,将棉花种植密度设置为主区,施氮量设置为副区进行实验;在棉花种植密度种、施氮量两因素裂区试验模式下,多次对种植区进行气体采集测定、土壤样品采集、棉花生理和生长指标的测定、产量指标测定以及环境因子测定;基于上述试验,评价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枣棉间作系统影响。本发明确定了不同施氮量和不同种植密度下农田减排潜力及可能途径,实现氮肥的高效管理与利用,为实现作物绿色低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促进间作系统良性生态循环,实现林果、棉花产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5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61701.0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Inventor: 胡守林 , 王进斌 , 李玲 , 刘锦 , 任秋宇 , 杨清青 , 赵雅茹 , 古里尼尕尔·塔西 , 崔政军 , 董红强 , 曹楠 , 胡强 , 陈国栋 , 万素梅 , 候金枚 , 李田甜 , 崔颖颖 , 汪秀玲 , 刘栋梁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Q50/02 , G06F17/18 , G01N27/04 , G01N31/16 , G01N21/33 , G01N30/02 , G01N30/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膜条件和种植密度对棉田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价方法,包括:在棉花生育期内测定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通过测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得到全球增温潜能值,结合籽棉产量,得到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基于温室气体排放量、籽棉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和评价,建立主区和副区各处理组的可持续性指数SI,实现对棉田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价。评价表明:覆膜通过提高土壤温度(STP)、土壤含水量(SWC)、增加土壤有机碳和NO3‑‑N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棉田土壤碳排放量,同时也增加了籽棉产量,提高了CEE、NEP,增强土壤碳汇效应。无膜显著降低了GHG排放,提高了无膜栽培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98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4037.0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木枯落叶对作物化感效应的评价方法,包括:制备树木枯落叶的浸提液;使用制备的浸提液分别对种子发芽指标、幼苗生长指标、幼苗保护酶指标、幼苗根系活力进行测定;综合各个测定结果,评价树木枯落叶对作物的化感效应。本发明采取室内模拟室外环境提取化感物质,将粉碎的枯落叶通过水浸提法获得化感物质。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室外自然条件下不可控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可以根据试验目的进行灵活设计试验方案,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出试验结果,同时本发明量化评价了树木枯落叶对种子的化感效应,对果农间作树种与作物种类合理搭配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86859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98007.2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南疆地区采用梨园生草的绿色种植方法,包括:步骤一,在早春的梨园行间布设生草区;其中,生草区的草种配置为采用黑麦草和白三叶,生草区的草带行数分别为黑麦草种植四行或六行,白三叶种植六行和四行,且每行的行距均为20cm,每条草带均距树干0.6m,播种深度为1~2cm;步骤二,将生草区施入钾肥、磷肥和尿素,灌溉方式为畦灌,此后田间各处灌水、施肥管理与原梨园的管理措施一致,但每隔2个月将距梨树树盘0.5米内的杂草按时拔除。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南疆地区采用梨园生草的绿色种植方法,利用梨树与生草间作模式中两种行数草带对土壤水肥不同的涵养效果,可解决果园传统清耕管理方式导致的土壤水肥流失、有机质含量下降和土壤板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6017900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2698608.4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棉花秸秆粉碎装置,包括:壳体,其呈顶端封闭的空筒状,所述壳体的顶端一侧开设有入料口;电机,其通过十字形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下方中心位置,所述电机的传动轴可转动连接有第一扇叶刀片;筛篮,其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电机的外壳套设的连接孔,所述筛篮的顶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套设且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十字形支架位于所述筛篮内。本实用新型具有控制棉花秸秆粉碎程度的作用,达到了提升棉花秸秆利用效果的有益之处。
-
公开(公告)号:CN222166635U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20370617.1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塔里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木枯落叶化感物质提取装置,包括提取瓶,设置在提取瓶上方的提取管,设置在提取管上方的冷凝装置,提取管的外侧壁与提取瓶之间通过联接管与虹吸管相连通,所述提取管的底部侧壁和提取瓶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虹吸管两端与连接管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虹吸管两端的前端面设置有连接塞,所述连接塞上开设由供虹吸管穿设的通孔,所述连接塞外侧壁与连接管内侧壁紧配合。本实用新型提取装置中的提取瓶和提取管上均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虹吸管可拆卸连接,方便提取装置的安装与拆卸,同时降低了装置的维护成本,虹吸管两端的连接塞保证了装置使用时的密封性,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