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公开(公告)号:CN101995396B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0910194425.X
申请日:2009-08-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21/76 , G01N33/574 , G01N33/577 , G01N33/533
Abstract: 本发明属血液检验领域,涉及一种均相多指标荧光/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及其用途。采用聚苯乙烯微球上固定多种特异性识别单克隆抗体,与癌胚抗原、细胞角质素片断1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其它多种标志物结合后,与多种不同半抗原修饰的标记抗体夹心反应;与对应半抗原抗体修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酯酶和量子点反应,结合化学发光和荧光等检测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多种标志物同时测定。本方法具有血清用量小、检测时间快、诊断费用低、操作简单、适合推广的多指标同时检测的优点,能为肿瘤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提供辅助判断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995396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910194425.X
申请日:2009-08-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21/76 , G01N33/574 , G01N33/577 , G01N33/533
Abstract: 本发明属血液检验领域,涉及一种均相多指标荧光/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及其用途。采用聚苯乙烯微球上固定多种特异性识别单克隆抗体,与癌胚抗原、细胞角质素片断1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其它多种标志物结合后,与多种不同半抗原修饰的标记抗体夹心反应;与对应半抗原抗体修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酯酶和量子点反应,结合化学发光和荧光等检测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多种标志物同时测定。本方法具有血清用量小、检测时间快、诊断费用低、操作简单、适合推广的多指标同时检测的优点,能为肿瘤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提供辅助判断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02452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182726.1
申请日:2021-02-08
IPC: C07D405/12 , C09K11/07 , G01N21/76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小分子化学发光探针技术领域,具体为检测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α)的化学发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化学发光探针为一种金刚烷‑二氧杂环丁烷类化学发光探针,包括CFCL和BFCL两种;由金刚烷‑二氧杂环丁烷衍生物在缚酸剂和催化剂存在下,在无水惰性溶剂中,与FAPα敏感基团经高效液相色谱监测反应制备得到;该化学发光探针可用于体内外对FAPα的检测,包括测定细胞内、组织中或者血浆中的FAPα,用于动物体内FAPα的成像。该化学发光探针还可用于评价筛选FAPα抑制剂。本发明通过对金刚烷‑二氧杂环丁烷的改进得到化学发光探针,实现对FAPα的检测,是一项重要技术突破,进一步拓展它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837427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178623.1
申请日:2024-02-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小分子化学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蛋白酶激活的化学发光探针及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化学发光探针为金刚烷‑二氧杂环丁烷类化学合物,命名为LGP‑CL或GPL‑CL;所述双蛋白酶激活是指氨基肽酶和二肽激酶IV联合程序性激活。该化学发光探针可用于检测氨基肽酶N和二肽激酶IV,包括测定不同细胞系内的氨基肽酶N和二肽激酶IV,以及在肝癌小鼠瘤内氨基肽酶N和二肽激酶IV成像等。
-
公开(公告)号:CN11302452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182726.1
申请日:2021-02-08
IPC: C07D405/12 , C09K11/07 , G01N21/76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小分子化学发光探针技术领域,具体为检测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α)的化学发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化学发光探针为一种金刚烷‑二氧杂环丁烷类化学发光探针,包括CFCL和BFCL两种;由金刚烷‑二氧杂环丁烷衍生物在缚酸剂和催化剂存在下,在无水惰性溶剂中,与FAPα敏感基团经高效液相色谱监测反应制备得到;该化学发光探针可用于体内外对FAPα的检测,包括测定细胞内、组织中或者血浆中的FAPα,用于动物体内FAPα的成像。该化学发光探针还可用于评价筛选FAPα抑制剂。本发明通过对金刚烷‑二氧杂环丁烷的改进得到化学发光探针,实现对FAPα的检测,是一项重要技术突破,进一步拓展它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628217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307172.8
申请日:2015-06-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化材料领域和荧光纳米探针技术领域,涉及新的荧光纳米铜簇合成用DNA模板及其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本发明的DNA模板为发卡式结构,环部为不同长度的poly T,茎部为不同长度和碱基排列的双链DNA,在一定的缓冲液中,以及硫酸铜和维生素C作用下,室温反应几分钟即可产生荧光信号。本发明的发卡式DNA模板与线性poly T相比,形成荧光纳米铜簇的荧光强度更强,荧光强度具有poly T长度和序列浓度依赖性,发卡式DNA模板的稳定性影响荧光纳米铜簇的形成;本发明的发卡式DNA模板的荧光纳米铜簇的形成模板,具有形成条件温和、反应迅速的特点,较现有技术具有更高的荧光强度,易于设计为无需标记、无需分离的生物分子检测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91189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54256.0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D321/00 , G01N33/533 , G01N33/569 , G01N33/573 , C09K11/06 ,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小分子化学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检测用酯酶激活型化学发光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化学发光探针为由金刚烷‑二氧杂环丁烷骨架(AD‑CL)制备得到的化合物,包括两种,命名为ACCL或BUCL;该结构化合物可由酯酶激活产生化学发光。所述微生物检测的酯酶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中所含有的能够水解乙酰酯基、丁酰酯基、己酰酯基或辛酰酯基的酶类。该类化学发光探针可用于体外响应各种酯酶,也可用于微生物检测和临床疾病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6282175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510307172.8
申请日:2015-06-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2N15/11 ,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化材料领域和荧光纳米探针技术领域,涉及新的荧光纳米铜簇合成用DNA模板及其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本发明的DNA模板为发卡式结构,环部为不同长度的poly T,茎部为不同长度和碱基排列的双链DNA,在一定的缓冲液中,以及硫酸铜和维生素C作用下,室温反应几分钟即可产生荧光信号。本发明的发卡式DNA模板与线性poly T相比,形成荧光纳米铜簇的荧光强度更强,荧光强度具有poly T长度和序列浓度依赖性,发卡式DNA模板的稳定性影响荧光纳米铜簇的形成;本发明的发卡式DNA模板的荧光纳米铜簇的形成模板,具有形成条件温和、反应迅速的特点,较现有技术具有更高的荧光强度,易于设计为无需标记、无需分离的生物分子检测技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