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4438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611230160.0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尺度变结构半潜波浪能发电平台试验装置,属于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海洋工程装备技术领域。该试验装置包括由可变结构半潜平台模型、摆板机构模型、系泊缆索模型、池底系泊重块、控制台、信号采集模块和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半潜平台模型由A体、B体、调节板、C体、补块、导轨组成,导轨上有导槽,螺栓和方形螺母将其他各个部分包括摆板机构模型连接到导槽上。系泊缆索模型一端与连接环相连、一端与池底重块相连。通过在波浪水池中给予试验平台波浪载荷,能够真实且方便模拟平台在不同结构和尺度下和不同系泊方案下的运动响应和系泊载荷,配套的信号采集模块和软件能够实时反映出模型的运动和缆力,及时的观测试验的进展。
-
公开(公告)号:CN11122035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0158846.3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下拖曳试验装置,其属于海洋工程、潜航器运载与探测工程领域。这种试验装置由拖车、下沉平台、拖带和被测试拖体组成,能够在拖曳水池中,模拟不同水深定位、不同运动速度、不同组合方式的拖带试验工况,对串联组合的水下深潜器进行多种性能测试试验,包括提供深潜器水下航行稳定性试验、载荷敏感性试验、声学探测试验和电磁兼容特性探测等功能试验,模型试验将为水下深潜器设计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拖带具有灵活、方便的调节拖体埋深功能;月池和下沉平台为操作人员提供更加便利的试验观测与试验作业;拖车外伸平台和吊车为试验过程中设备安装、水下拖体的布放提供便利性;撬装测试室和配电室为试验提供了便捷组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2035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58846.3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下拖曳试验装置,其属于海洋工程、潜航器运载与探测工程领域。这种试验装置由拖车、下沉平台、拖带和被测试拖体组成,能够在拖曳水池中,模拟不同水深定位、不同运动速度、不同组合方式的拖带试验工况,对串联组合的水下深潜器进行多种性能测试试验,包括提供深潜器水下航行稳定性试验、载荷敏感性试验、声学探测试验和电磁兼容特性探测等功能试验,模型试验将为水下深潜器设计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拖带具有灵活、方便的调节拖体埋深功能;月池和下沉平台为操作人员提供更加便利的试验观测与试验作业;拖车外伸平台和吊车为试验过程中设备安装、水下拖体的布放提供便利性;撬装测试室和配电室为试验提供了便捷组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3392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493909.3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风电安装船能效水平评价方法,属于海上运输和海洋工程装备能效设计与评价领域。该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功能效益指标提炼;2)起重功能效益BC计算;3)自升功能效益BJ计算;4)运载功能效益BT计算;5)主、辅机参数指标提炼;6)主、辅机二氧化碳排放量CDE计算;7)风电安装船能效综合指数EECI计算与分析。与传统的船舶能效设计指数计算方法相比,该方法对技术、环保和经济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更符合时代的需要,同时,评价过程充分考虑了风电安装船的功能性有无以及强弱的差异,有利于找到设计优化方向,对风电安装船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345645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11003852.1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36
Abstract: 一种船舶外板爬壁拖涂式机器人及其作业方法,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中的智能建造装备技术领域。该系统主要由菱形搭载主框架、磁力可调装置、驱动行走机构、喷头横扫及防护装置、供料管系、漆雾回收管系等组成。其技术特点是:采用喷头后置于驱动轮,拖动喷头喷涂,防止喷涂轨迹碾压;采用喷头防护罩,防止漆雾污染,对漆雾进行回收;喷头左右横移,模拟人工手持喷枪作业;横移丝杠大于两驱动轮距,保证机器人涂装轨迹全覆盖,不会因往复运动碾压;设置漆雾加热器,防止漆雾因温度低固化堵塞管路。通过自由旋转连接器使机器人所拖带管路始终自由向下,不会翘起,防止拖管额外弯矩力。具有安全、可靠和高效等优点,极具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36737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541407.9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一种浮式闸门物模试验装置及多自由度工作方法,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试验测试技术领域。该试验装置的方形支架机构放置在拖车机构的月池中,双轴盘机构的滚轮放置在方形支架机构上纵梁的凹槽导轨里,测力机构通过拉力仪的钢丝绳,连接双轴盘机构的外套管和方形支架机构下梁上的直板,形成上端通过双轴盘机构连接方形支架机构与导向杆机构,下端通过测力机构连接方形支架机构与导向杆机构。数值采集机构的信号接收端与测力机构中的信号发射端之间进行数据通讯。该试验装置具有多自由度模型导向功能,以满足多流角工况下的浮式闸门模型流力测量需要,而且结构简单、组合方便、维护容易,还可以用于其它浮式结构物的水流力特性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637827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1003853.6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B13/0431 , B05B12/20 , B05B14/00
Abstract: 一种船舶外板拖涂式机器人的供料及漆雾回收防护罩系统及其作业方法,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中的船舶外板喷涂的智能装备技术领域。该系统主要包括由喷涂及防护罩部分、喷涂供料部分、漆雾真空回收部分、拖带管路防弯矩和缠绕部分等组成。其技术特点是:充分考虑了工程实际应用要求及经济性,结构简单新颖,功能完善,操作方便;利用机器人搭载左右时时移动大跨距作业的喷枪和薄壁半球体防护罩,以及拖带管路防弯矩和缠绕连接装置,很好地解决了漆雾大气污染、机器人搭载本体防护、拖带管路弯翘或缠绕及破坏已涂区域的问题;具有安全、可靠和高效等优点,极具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238247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914493.9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36 , B05B13/005 , B05B13/0278 , B05B14/30
Abstract: 一种搭载在高架车上的船体外板喷漆爬壁车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以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该装置采用爬壁车拖带喷嘴进行喷涂作业降低了工作强度,采用多喷嘴的喷涂方式成倍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船舶外板喷涂所占的工期。喷嘴上方采用的漆雾回收罩机构通过负压能够有效吸收喷涂过程中产生的漆雾,减少漆雾对操作人员的毒害作用。高架车与爬壁车相连显著提高了爬壁车的负载能力,并且能够杜绝爬壁车意外坠落的风险,增加了爬壁车喷涂作业施工时的安全性。高架车后部挂载集成了搅拌功能、供料功能、漆雾回收功能的供料小车,能够自动完成从油漆桶中抽漆、搅拌、供料、漆雾回收,减少了操作人员与油漆的直接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5691559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63329.1
申请日:2016-01-3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圆筒及板组合式海洋实验平台及其收放方法,属于海洋勘测和海洋工程装备技术领域。该海洋实验平台构件材料主要采用纤维强化塑料,工作平板上可安装仪器设备,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平板两侧设有圆筒,圆筒内装有气囊,平台纵向布置多个U型横隔板,此结构形式既简单新颖,又能够保证纵向抗弯强度和坐底稳性;通过调整气囊充气量来控制平台升沉,此方法经济便利;圆筒两端上设置吊点,另外配备浮运平台协助作业,确保该平台下沉过程可控,避免平台坐底时瞬间冲击对结构的损坏。该平台结构形式新颖,重量轻,制造工艺简单,防磁性好,抗腐能力强,是一种可靠、多功能、高效和经济的坐底式海洋实验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8733926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10493909.3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风电安装船能效水平评价方法,属于海上运输和海洋工程装备能效设计与评价领域。该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功能效益指标提炼;2)起重功能效益BC计算;3)自升功能效益BJ计算;4)运载功能效益BT计算;5)主、辅机参数指标提炼;6)主、辅机二氧化碳排放量CDE计算;7)风电安装船能效综合指数EECI计算与分析。与传统的船舶能效设计指数计算方法相比,该方法对技术、环保和经济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更符合时代的需要,同时,评价过程充分考虑了风电安装船的功能性有无以及强弱的差异,有利于找到设计优化方向,对风电安装船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