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496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06820.0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考虑时变车辆荷载和桥梁模型的钢箱梁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步骤如下:对考虑时空分布的时变疲劳车辆荷载建模,包括随机车流特征模型和车流量长期趋势模型;基于随机车致响应的多尺度模型修正与校准,包括基于子结构‑精细单元组合建模和基于随机车致响应概率特征的桥梁输入输出关系重构;通过荷载加载于校准的桥梁模型获取疲劳荷载效应,基于时变可靠度实现钢箱梁疲劳寿命动态预测。本发明能够考虑已服役时段的疲劳累积损伤,并基于长期监测校准荷载模型和桥梁加载模型,让钢箱梁疲劳性能长期动态评估成为可能,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工程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12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33902.3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北京建筑大学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433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公开一种大跨度铁路桥梁大吨位支座服役寿命动态预测方法,步骤如下:基于大吨位支座复杂滑移与主梁变形之间的传动机制解析公式,在线计算各种监测情况下的大吨位支座滑移数据;用首班检测列车信息及对应的滑移数据,在线识别并动态更新大跨度铁路桥梁支座滑移影响系数集;通过将不断变化的铁路交通流加载到系数集上来快算车致支座滑移行为,并叠加监测到的长期温度效应来重构完整支座滑移的长期磨损过程;用时变可靠度理论分析非稳态磨损过程实现对大吨位支座服役寿命动态预测。本发明的大吨位支座服役寿命动态预测方法为大跨度铁路桥梁运维和寿命延长提供了合理的指导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93546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33607.8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北京建筑大学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M5/00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结构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多梁桥承载能力快速评估方法,步骤如下:确定加载车辆信息和待测桥梁信息,布设传感器采集响应;制定现场测试中的加载车道;按照制定加载车道移动加载,采集加载过程的响应信息;从加载数据中获取最不利活载布置,识别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更新主梁的最不利活载效应,评定每片主梁的承载能力。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装配式多梁桥承载能力快速评估,能够定量评估每片主梁的承载能力,避免了成本高昂且封闭交通的桥梁荷载试验,符合目前装配式多梁桥承载能力集群化评估的迫切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2157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17886.2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F33/301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利用高速对冲混合制备纳米颗粒的装置,属于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主要由微流控芯片、流量控制系统、样品池与导管组成。本发明依靠高速对冲的主动混合以及独特结构的混合腔室带来的被动混合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流体混合,如此高效的混合可以将制备纳米颗粒的原材料利用率以及纳米颗粒的产品率都大幅度提高。同时因为基于微流控的手段,所以制备的产品的均一性以及对尺寸的把控能力会得到明显的提升。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颗粒的制备装置集成度高,设计巧妙,操作简单。本发明利用高速冲击产生的湍流实现两相流体在有限空间、有限时间内的高效混合,利用单片机控制流量泵驱动流体,可以实现装置的集成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341989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811016637.4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安全性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够剔除车辆动力效应的桥梁影响线识别方法,方法包括:(1)采用经验模式分解对传感器测得的桥梁响应数据进行预处理;(2)对经过预处理后的桥梁响应采用准静态方法进行识别。采用经验模式分解对桥梁响应进行预处理可以对桥梁响应的动力叠加项进行剔除,从而得到桥梁的准静态响应,进一步可用于影响线识别。同时该方法无需提前了解任何桥梁结构信息,可对各种桥型上由传感器测得的结构响应数据进行处理,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42280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27967.7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安全性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减少加载工况数量的荷载试验自动布载方法,方法包括:(1)基于影响面峰值位置分类每个加载工况对应的控制截面;(2)基于网格划分确定每个加载工况对应的加载车数量和队形;(3)基于多截面目标优化方法确定每个加载工况对应的加载车位置。本发明可依据预先确定的加载车参数、桥面几何信息、桥梁影响面和预计荷载工况数量自动给出布载方案,计算全过程无需人为干预;可同时以多个桥梁控制截面作为优化目标,找到满足多个截面加载效率需求,且加载车与加载工况数量最少的布载方案。本发明具备后续工程应用的良好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846200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0603539.4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安全性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迭代法的准静态桥梁影响线识别方法,步骤如下:(1)建立影响线的数学模型;(2)利用吉洪诺夫正则化法优化影响线识别方程。(3)采用LSQR方法对影响线进行识别。本发明利用了匀速过桥的加载车辆与其引起的桥梁响应的实测信息,利用LSQR法求解影响线识别方程,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影响线识别的效率。同时该方法具备更强的适用性,针对多种不同的测试情况进行识别,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因而具备后续工程应用的良好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78160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82531.9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安全性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考虑车辆轮载空间分布的桥梁影响面识别方法,包括:1)采用特定的加载路径用标定车辆对桥梁进行加载并采集响应数据;2)将桥梁二维位置进行编号并建立影响面识别的数学模型;3)利采用L2正则化方法对影响面辨识方程进行求解。本发明利用了通过特定路径过桥的加载车辆与其引起的桥梁响应的实测信息,通过桥梁二维位置编号和建立以此为基础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影响线识别的精度;同时本发明可以对传统方法无法识别的边界进行有效重构,具备良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55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08604.8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18/243 , G01M5/00 , G01P15/00 , G06F18/214 , G06F16/23 , G06N2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结构健康检测领域,公开一种运营监测级高速铁路桥梁影响线跟踪辨识方法,步骤如下:根据某高速铁路桥梁上常过列车型号的关键参数建立单车厢区间输入模型;采集桥梁响应,提取单车工况下列车的时空间信息并构建列车区间输入模型,并根据桥梁基频设计低通滤波器提取桥梁准静态响应;计算桥梁影响线区间,存储并形成桥梁影响线区间数据库;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处理数据库,在线提取桥梁影响线。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在高速铁路桥梁运营期间的影响线跟踪辨识,其避免了成本高昂且封闭交通的桥梁荷载试验,并通过处理不断更新的桥梁影响线区间数据库获取实时的影响线信息、监测桥梁性能演化过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341989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016637.4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安全性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够剔除车辆动力效应的桥梁影响线识别方法,方法包括:(1)采用经验模式分解对传感器测得的桥梁响应数据进行预处理;(2)对经过预处理后的桥梁响应采用准静态方法进行识别。采用经验模式分解对桥梁响应进行预处理可以对桥梁响应的动力叠加项进行剔除,从而得到桥梁的准静态响应,进一步可用于影响线识别。同时该方法无需提前了解任何桥梁结构信息,可对各种桥型上由传感器测得的结构响应数据进行处理,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