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41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91825.7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型管缆水平弯曲行为测试装置,属于管缆测试技术领域,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号夹具和三号夹具,在第一方向上可改变相对距离地设置在地面的支撑台上;二号夹台,设置在一号夹具和三号夹具之间,并在第二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地面的支撑台上;二号夹台与牵引设备驱动连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设置;其中,管缆主体的中部位于二号夹台内,且管缆主体的两端分别位于一号夹具与三号夹具的内部;测试时,牵引设备通过二号夹台对中间放置的管缆主体沿第二方向进行横向牵引,以使管缆主体的中部水平弯曲。本发明适配性高,测试管缆的口径可动态调整,并且管缆长度可调整两端夹具位置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80675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52507.2
申请日:2024-02-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柔性管缆海底磨损性能测试装置与方法,涉及海洋柔性管缆测试技术领域,包括试验水箱,所述试验水箱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表面活动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试验水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夹持锁紧机构。本发明能够考虑柔性管缆与海床间的相互作用,模拟柔性管缆在水、泥沙、碎石环境下往复横向移动实现磨损性能测试,若对夹持锁紧机构稍作改动,还可用于柔性管缆附件如保护套管、限弯器的磨损测试,通过设置支撑机构,能够控制液压缸对柔性管缆试样施加垂直载荷,模拟柔性管缆自身在水中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42900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46401.1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防弯器结构形变实时测量方法及装置,包括:S1,基于棋盘格背景的摄像头标定;S2,安装防弯器、设置识别线;S3,拍摄防弯器初始状态;S4,拍摄防弯器被测状态;S5,提取别线的初始状态直角坐标曲线fs(x)与被测状态位置直角坐标曲线fe(x);S6,计算防弯器的端部挠度wmax;S7,计算曲线fe(x)上第i个坐标点处的曲率fK(xi);S8,将平面直角坐标曲率参数转化为轴向距离坐标曲率y’ki;S9,计算防弯器结构局部形变曲率;S10,计算局部变形曲率积分得到防弯器形变转角θb‑f,本发明所述防弯器结构形变实时测量方法及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实施和测量精准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05137.0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缆浮力块夹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绑带式海缆浮力块夹具及其安装方法,包括预紧工具和浮力块夹具。该绑带式海缆浮力块夹具及其安装方法,通过采用力‑位移分步控制来达到夹具预紧的目的,可通过力和位移精准反映预紧力,夹具预紧控制精度高,且预紧力控制不受装配精度和工件表面状态的限制,通过预紧过程首先收紧预紧作动器至预紧力,一次预紧力预紧后,可以确保预紧力不会过大而夹坏海缆;随后将螺栓连接至螺栓连接柱上并固定,完成后解开预紧作动器位移限制,再次收紧预紧作动器至预紧力,二次位移预紧后,可以确保预紧力不会过小而达不到固定效果;该浮力块夹具预紧方法通过预紧工具对夹具进行夹持固定,预紧过程受力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89286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32372.7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能源传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码头液化天然气浮式传输系统的驳船式中转平台,包括驳船式中转平台,驳船式中转平台为浮式结构,驳船式中转平台甲板面长宽比为2:1;驳船式中转平台甲板面设置有主控室;驳船式中转平台上配置跨接软管和漂浮软管,驳船式中转平台上配置有塔吊系统和卷盘系统。通过对中转平台进行具体设计,包括平台甲板面布置、漂浮软管的铺设和收纳、空中跨接软管的应用以及监测、预警系统在中转平台上的布置;将无码头浮式传输系统的中转平台设计更具体化,特别是可以对中转平台的运动状态、传输过程中的监测、预警以及中转平台与运输船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动态补偿控制等设计,更接近于实际,使其具有可实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4720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66820.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波纹管模态及流致振动试验装置,属于低温流体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可调节波纹管系统、循环管路系统和信号采集设备;循环管路系统包括上游管路、下游管路和载荷加载机构;上游管路中从水箱中抽取液体,空气压缩机向管路通入气体;下游管路中可调节波纹管系统连接于T型三通管左侧,管路出口设于T型三通管下侧,连通水箱;载荷加载机构连接于T型三通管右侧,用于施加轴向载荷;可调节波纹管系统内用于固定波纹管试件,并调整波纹管试件有效长度;信号采集设备用于收集波纹管试件不同工况下的数据。本发明通过模拟内流作用、不同弯曲和拉伸状态下波纹管的模态与流致振动特性,能够模拟多种用于传输低温流体的波纹管的实际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1472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66820.4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波纹管模态及流致振动试验装置,属于低温流体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可调节波纹管系统、循环管路系统和信号采集设备;循环管路系统包括上游管路、下游管路和载荷加载机构;上游管路中从水箱中抽取液体,空气压缩机向管路通入气体;下游管路中可调节波纹管系统连接于T型三通管左侧,管路出口设于T型三通管下侧,连通水箱;载荷加载机构连接于T型三通管右侧,用于施加轴向载荷;可调节波纹管系统内用于固定波纹管试件,并调整波纹管试件有效长度;信号采集设备用于收集波纹管试件不同工况下的数据。本发明通过模拟内流作用、不同弯曲和拉伸状态下波纹管的模态与流致振动特性,能够模拟多种用于传输低温流体的波纹管的实际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4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82930.0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G06F30/10 , G06F30/2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缆附属设备设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柔性管缆浮力模块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管缆的材料和功能要求,对柔性管缆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浮力模块的数量、覆盖长度、中心间距和每个浮力模块的净浮力;根据浮力模块使用温度、设计载荷等功能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根据浮力模块物理尺寸的限制。该柔性管缆浮力模块的设计方法,是适应客户需求可进行定制化设计,浮力模块尺寸可灵活更改;是通过集成材料选择、尺寸设计、紧固设计等关键设计内容并进行迭代设计,提高了浮力模块的设计效率,从材料选择、尺寸设计、紧固设计等关键设计内容对柔性管缆的浮力模块并进行迭代设计,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柔性管缆浮力模块设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4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99506.6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固聚氨酯结构件检测评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热固聚氨酯加工中收缩应力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加工工艺需求,确定测量过程中的温度范围;然后组装装置,装置包括两个装夹板、嵌件、浇注模腔、轴向力传感器、两个温度传感器、连接螺杆,所述浇注模腔侧面开设有浇注口;将轴向力传感器在室温下清零,并开始采集力与时间。可通过无加载状态下采集装置在不同温度下力传感器示数,标定力传感器零位,以减少加工温度引起的传感器温度效应误差;可通过采集收缩力进而测量聚氨酯浇注至二次冷却过程中收缩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可通过采集收缩力及嵌件温度,进而测量聚氨酯浇注至二次冷却过程中收缩应力随温度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17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29966.2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H02G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用动态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具有弯曲保护功能的动态缆用无夹具浮力模块,包括动态缆本体和扎带,所述动态缆本体表面套设有浮力模块;所述浮力模块为半体结构两组对应包裹动态缆本体设置。浮力核心区负责提供整体在海水中的浮力;弯曲保护区通过锥形结构形成局部的刚度过度,进而避免浮力模块突然加粗动态缆体导致的弯曲破坏;夹持区外侧设置有轴向固定绑带扎带的沟槽以提高扎带的装配稳定性;夹持区内侧设置有防滑纹路以提高夹持的抗滑移能力;外壳可以保护浮力模块避免被磨损或被异物刺入;散热空腔布置在海中后内部会充满海水,海水在动态缆外侧受海缆热力作用形成热力学对流传热,进一步加快海缆散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