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层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8961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1910780205.9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根据地表三维等值线,生成地表模型;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和煤层厚度,计算得到煤层顶板等高线;将工作面数据,得到工作面停采线;选取工作面停采线上的一点为基点并选取地表模型上的参考线为高度方向的参考线,利用钻孔柱状图生成的厚硬关键层顶底板三维坐标点,得到厚硬关键层顶底板的相对三维坐标点;利用煤层顶板等高线和厚硬关键层顶底板的相对三维坐标点,在地表模型的基础上生成煤层赋存模型;根据工作面数据,在地表模型和煤层赋层模型的基础上生成工作面模型,得到煤层三维模型。工作人员可利用该模型进行后续的顶煤冒放性、矿压显现规律等分析,满足工作需求。

    一种基于车流的煤流输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79866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42444.2

    申请日:2021-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车流的煤流输送方法,包括:获取装车信息;皮带额定线密度的计算;装车系统启动;带速调控;给料机控制策略。本发明为保证在没有大的缓冲仓的情况下装车作业能够连续进行,在装车作业的过程中,通过计算皮带额定线密度作为平衡输送的基准,并使用多个调控策略对皮带机不同速度段进行调控,使给料作业和卸料作业能够达到动态平衡,实现了基于车流的煤流输送方法,大大减小了缓冲仓,使装车站高度明显降低,是装车站整体缩小,在节约结构成本的同时,使装车站能够建立在场地狭小的场所,进一步扩大了装车站的应用范围。

    一种基于车流的煤流输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7986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1242444.2

    申请日:2021-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车流的煤流输送方法,包括:获取装车信息;皮带额定线密度的计算;装车系统启动;带速调控;给料机控制策略。本发明为保证在没有大的缓冲仓的情况下装车作业能够连续进行,在装车作业的过程中,通过计算皮带额定线密度作为平衡输送的基准,并使用多个调控策略对皮带机不同速度段进行调控,使给料作业和卸料作业能够达到动态平衡,实现了基于车流的煤流输送方法,大大减小了缓冲仓,使装车站高度明显降低,是装车站整体缩小,在节约结构成本的同时,使装车站能够建立在场地狭小的场所,进一步扩大了装车站的应用范围。

    一种煤层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8961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780205.9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根据地表三维等值线,生成地表模型;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和煤层厚度,计算得到煤层顶板等高线;将工作面数据,得到工作面停采线;选取工作面停采线上的一点为基点并选取地表模型上的参考线为高度方向的参考线,利用钻孔柱状图生成的厚硬关键层顶底板三维坐标点,得到厚硬关键层顶底板的相对三维坐标点;利用煤层顶板等高线和厚硬关键层顶底板的相对三维坐标点,在地表模型的基础上生成煤层赋存模型;根据工作面数据,在地表模型和煤层赋层模型的基础上生成工作面模型,得到煤层三维模型。工作人员可利用该模型进行后续的顶煤冒放性、矿压显现规律等分析,满足工作需求。

    一种提高立井摩擦式提升系统提升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01861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749652.5

    申请日:2014-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立井摩擦式提升系统提升能力的方法和装置:在常规箕斗放置金属块配重的位置设置配重水箱;当承载箱卸载物料时,在配重水箱中加水作为配重;当承载箱装载物料时,放出配重水箱中的水,用物料的重量代替作为配重的水的重量。本发明采用水作为配重,解决摩擦式提升系统中箕斗的配重占用提升载荷的问题,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提升系统的有效提升能力。水作为一种便于输运的物质,可以十分方便的通过水泵提升至立井的顶端,而无需增加任何其他的提升设备。这种方法对现有箕斗配重的改造,无需过多的资金投入,也可以应用在新设计的箕斗中,是一种增加产生,减少投入的优良解决方案。

    一种用于模拟煤矿综放开采的支架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056625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780188.9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煤矿综放开采的支架模型,包括顶梁、底座及多个菱形升降架,顶梁通过菱形升降架与底座相连;顶梁上对应于菱形升降架的连接处的区域设有应力监测机构;顶梁的一端连接有放煤机构,放煤机构包括掩护梁、放煤板及第一螺杆驱动装置;掩护梁的中部设有应力监测机构,掩护梁的一端与顶梁的一端铰接,掩护梁的另一端与放煤板的一端铰接,放煤板的另一端与第一螺杆驱动装置连接。利用菱形升降架来控制顶梁的升降,并且利用第一螺杆驱动装置驱动控制放煤口的打开程度和打开时间,不受液压缸径的限制,可完整的监测到顶梁不同位置受力变化,及放煤过程中支架掩护梁的受力变化,提高实验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提高立井摩擦式提升系统提升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01861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49652.5

    申请日:2014-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立井摩擦式提升系统提升能力的方法和装置:在常规箕斗放置金属块配重的位置设置配重水箱;当承载箱卸载物料时,在配重水箱中加水作为配重;当承载箱装载物料时,放出配重水箱中的水,用物料的重量代替作为配重的水的重量。本发明采用水作为配重,解决摩擦式提升系统中箕斗的配重占用提升载荷的问题,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提升系统的有效提升能力。水作为一种便于输运的物质,可以十分方便的通过水泵提升至立井的顶端,而无需增加任何其他的提升设备。这种方法对现有箕斗配重的改造,无需过多的资金投入,也可以应用在新设计的箕斗中,是一种增加产生,减少投入的优良解决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