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河湖沉积物中抗生素的生物电化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46162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0902062.5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河湖沉积物中抗生素的生物电化学方法,包括:以城市河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将预处理过的石墨毡作为阳极和阴极,阳极埋在沉积物层中,阴极漂浮在水面上,阴阳极间距与电极面积的比例为1:6,选用耐腐蚀的钛丝作为导线,外接电阻,构建生物电化学系统。该系统运行45天后,对沉积物中四环素和土霉素的去除率可达到60%以上。本发明作为新型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能够有效降解河湖沉积物中的抗生素,同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操作条件简单,具有治理污染与获取能量的双重价值,是一种经济、环保和前景好的生物电化学方法。

    燃用多种燃料压燃式发动机自调节可变气门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216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23342.5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用多种燃料压燃式发动机自调节可变气门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可变气门系统、可燃用多种燃料的压燃式发动机、进气加热装置、控制单元ECU以及贴近气缸的振动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排气口处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压燃式发动机可以燃用包括汽油、柴油在内的各种燃料,所述可变气门系统为双可变气门并且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由所述控制单元ECU进行无极控制,控制单元ECU通过采集上述各传感器的信号,通过综合处理判断出发动机所燃燃油大致性质,进而控制可变气门系统做出相应的控制策略。本系统可确保燃用不同燃油的压燃式发动机其可变气门系统控制策略最优化,以确保发动机的安全高效的运行。

    一种基于分体凸轮的齿轮式可变气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50736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072014.4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体凸轮的齿轮式可变气门装置,包括活动凸轮,气门组件,摇臂,挺柱,凸轮轴,开关电磁阀,所述活动凸轮内部设有从动齿轮,所述凸轮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互相啮合,活动凸轮和凸轮轴内设有油孔、油道、油槽,通过控制开关电磁阀的开闭,从动齿轮围绕凸轮轴进行摆动,进而实现气门正时与升程的改变,本发明既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和无凸轮配气技术结合,解决其流量不足,落座速度快的缺点,本发明可变气门装置适应范围广,能耗低,控制简单,有利于可变配气技术在发动机上的推广。

    一种双向弹簧缓冲的可变气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70570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740035.4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弹簧缓冲的可变气门系统,所述系统主要由壳体、致动活塞、缓冲活塞、两个活动挡板、缓冲弹簧、两个电磁阀、发动机气门组成,利用电磁阀控制可变气门系统的开启与关闭,利用缓冲弹簧与两个可移动挡板进行落座与最大升程处的缓冲,利用缓冲活塞控制缓冲弹簧的预紧力,从而在缓冲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的供油压力实现与之相适应的缓冲效果,本发明适应范围广,能耗低,控制简单,实现可变气门系统高响应性与高可靠性,有利于可变配气技术在发动机上的推广。

    一种基于活动凸轮的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67555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72485.2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活动凸轮的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活动凸轮,气门,气门弹簧,摇臂,挺柱,电磁阀,凸轮轴,凸轮轴的转动带动活动凸轮转动,使气门的挺柱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压缩气门弹簧驱动发动机气门;活动凸轮内部设有可沿活动凸轮对称中心移动的键,同时活动凸轮内部设有一通孔,通孔靠近凸轮最大半径端为半椭圆面,固定装置内部设有与半椭圆面互相配合的活动柱塞,通过控制电磁阀,改变活动柱塞与通孔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改变活动凸轮的运动规律,实现气门升程的可变,本发明适应范围广,能耗低,控制简单(只在气门运动规律改变时才进行控制,而不需要每个发动机工作循环进行控制),有利于可变配气技术在发动机上的推广。

    一种基于活动凸轮的可变气门升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50746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071966.4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活动凸轮的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包括活动凸轮,气门组件,摇臂,挺杆,凸轮轴,电磁阀,所述凸轮轴处于所述活动凸轮内部,所述凸轮轴的转动带动活动凸轮转动,使所述气门顶杆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利用摇臂的杠杆原理压缩气门弹簧驱动发动机气门,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阀使所述活动凸轮基圆轴线相对于所述凸轮轴轴线偏离一定角度,从而改变所述活动凸轮与所述气门顶杆之间原有的距离,实现气门升程的可变,本发明既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和正时机构结合实现全可变气门,适应范围广,能耗低,控制简单,有利于可变配气技术在发动机上的推广。

    一种基于分体凸轮的挡板式可变气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50737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073018.4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体凸轮的挡板式可变气门装置,包括活动凸轮,摇臂,挺柱,凸轮轴,电磁阀,活动凸轮内部设有液压腔,液压腔内设有带有挡板的柱塞;凸轮轴外表面设有叶片挡板,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柱塞挡板与叶片挡板互相配合,液压腔内壁与圆柱形柱塞之间设有弹簧,圆柱形柱塞在液压腔中往复运动,柱塞挡板与叶片挡板之间可形成一封闭液压腔,封闭液压腔形成的时刻及持续时间决定活动凸轮的摆动规律,本发明中的凸轮轴带动活动凸轮摆动,进而实现气门正时与升程的改变,本发明既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和无凸轮配气技术结合,解决其流量不足,落座速度快的缺点。适应范围广,能耗低,控制简单,有利于可变配气技术在发动机上的推广。

    一种液压式可变气门摇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775154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37540.7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式可变气门摇臂系统,包括气门顶杆、摇臂座、摇臂、柱塞和摇臂轴,摇臂座可以限定摇臂的纵向位移与气门顶杆的水平位移,摇臂外表面沿轴向设有第二导向长孔,摇臂腔体内设有可沿轴向移动的柱塞,柱塞内设有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和轴孔,柱塞与摇臂腔体之间形成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摇臂轴内部设有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第三油道通过一环形凹槽与第一油道匹配相通,第四油道通过另一环形凹槽与第二油道匹配相通,本发明利用液压控制摇臂内部柱塞的运动,从而带动摇臂轴改变摇臂支点的运动规律,最终实现气门升程的可变。本发明适应范围广,能耗低,控制简单,有利于可变配气技术在发动机上的推广。

    液压式无级可变气门摇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66927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64664.7

    申请日:2013-05-0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式无级可变气门摇臂系统,用于实现发动机运行区间提供气门早开、早关、晚开、晚关策略。该系统包括气门、气门弹簧和由凸轮驱动的气门顶杆,所述气门顶杆与所述气门之间连接有第一、二摇臂,还设置有多个液压油通道,用以提供液压动力的发动机机油源。所述凸轮提供从气门早开到气门晚关的动力,所述气门弹簧提供回复力,所述的第一摇臂通过所述的转动轴与所述第二摇臂相互转动,第二摇臂内设有可以滑动的并与第一摇臂紧密接触的液压活塞,通过控制一电磁阀从而控制与之相连的液压活塞运动,进而改变第一、二摇臂之间的转动角度,最终实现了气门运动规律的改变,本发明采用凸轮与低压油源组合,结构简单,能耗低。

    基于转子控制的液压可变气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74490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111693.7

    申请日:2013-04-01

    Applicant: 天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9/025 F01L2001/34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转子控制的液压可变气门装置,包括发动机气门组件、单作用液压缸和转子系统,转子系统包括外壳、外转子和内转子;外转子设有外转子油孔,内转子的内部设有进油腔和回油腔,进油腔连接有高压油源,回油腔连接有低压油源,还包括有进油道和回油道,进油道在内转子外回转表面上的投影与回油道在内转子外回转表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大于0度且小于90度,进油道和回油道之间相互独立;通过一齿轮控制系统控制外转子油孔与内转子两油道相连通的时刻,进而控制液压油的流出与流进,从而带动液压缸驱动气门。本发明取消了凸轮,可实现灵活可变的气门运动规律,同时取消了高速电磁阀的应用,降低了成本,尤其适用于多缸柴油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