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14192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16310.3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循环流化床设备,外套筒上部为一上粗下细的圆台形结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比为1.1‑5;下部为等径圆筒,与内套筒间通过螺栓连接;流化床设备自下到上依次为固体收集口、中心气体分布器、环隙气体分布器、固体收集器、内套筒,在外套筒上部设置有气体出口和固体进口;中心气体分布器位于内套筒正下方,环隙气体分布器位于中心气体分布器四周、内外套筒之间;外套筒上部形成气固分离区,下部整体为一圆柱形,由内套筒分隔成提升区和循环区。本发明集成了流化床、固体循环系统、气固分离系统,简化了生产装置,气体呈现活塞流的流动状态,使气固两相充分接触,避免出现死区。降低了能耗,减少了制造、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708464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22281.7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C01B33/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对棒的硅烷法制多晶硅分解炉的排布方式和连接方法。分解炉包括分解炉底盘、分解炉炉体、分解炉顶盘、3对电极、进气口、出气口,中心管式冷却器及冷却水进出口,3对电极固定在底盘上单层排布,成正六边形排布。分解炉底盘和顶盘都布置了一样的24个通气口,以实现分解炉底盘进气-顶盘出气,从而达成更好的气体分布,促进该分解过程的均匀分布。在分解炉中心布置一管式换热器,通过分解炉底盘冷却水进口和分解炉顶盘冷却水出口实现对分解炉内温度的控制,降低硅棒间隙以及空余空间的温度,以减少硅烷在硅棒以外快速分解而导致的降低气相沉积速率和生成贵粉尘等不良效果,提高硅烷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689769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13004.5
申请日:2015-03-13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废酸处理制硫酸铵的集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集成设备为一塔式反应器;从塔底到塔顶依次设置有塔釜缓冲段,反应段,油水分离段,采油段和除沫段;塔顶部有排气口(13),塔釜有采出口(14)。在塔釜缓冲段、反应段和油水分离段均设置有同轴的内套筒。氨气由塔釜氨气管线(1)进入,与输水管线(8)进水和废硫酸管线(6)发生反应,硫酸铵溶液和聚合油分别由塔釜采出口(14)和聚合油采出口(10)采出。集成废酸稀释,反应及油水分离三种设备功能为一体,解决传统制备工艺占地面积大,操作复杂等缺点,进一步降低生产操作成本,并制备出纯度较高,品相较好的硫酸铵溶液以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硫酸铵晶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628012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14902.5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C01C1/2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烷基化废酸制备硫酸铵的生产方法。由中和反应、浮选除油、活性炭过滤和结晶四部分组成;废酸与氨水在反应器内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生成热蒸汽由蒸汽管道输送至原料液氨汽化器和结晶器,供液氨汽化及硫酸铵溶液结晶工序使用;反应得硫酸铵溶液与空气进行汽提浮选浮选除油,浮选除油后硫酸铵溶液进行活性炭脱色脱臭;活性炭吸附后硫酸铵溶液进行结晶;得硫酸铵晶体。本发明解决了废硫酸难处理,聚合油难回收的问题,完善了烷基化工艺,降低烷基化工艺总成本13%-15%。比传统硫酸铵制备工艺节约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2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708471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22249.9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C01B33/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烷反歧化制备氯硅烷的设备及方法,将多晶硅还原炉尾气、三氯氢硅(或二氯二氢硅)和四氯化硅通入反歧化反应工段,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歧化反应,反应的温度30~80℃,反应压力0.1~5MPa,四氯化硅:三氯氢硅(或二氯二氢硅):硅烷进料摩尔比范围为(3~1000):(0.1~5):1,生成二氯二氢硅;生成的二氯二氢硅又与过量的四氯化硅发生反歧化反应生成三氯氢硅;三氯氢硅与氢气从塔顶排出,并经过塔顶冷凝器分离;过量的四氯化硅由精馏塔底排出。本发明不需要硅烷储罐,将未分解的硅烷利用反歧化工艺合成三氯氢硅。降低了硅烷法制备多晶硅的生产的危险性,同时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工艺的总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06914192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710116310.3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循环流化床设备,外套筒上部为一上粗下细的圆台形结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比为1.1‑5;下部为等径圆筒,与内套筒间通过螺栓连接;流化床设备自下到上依次为固体收集口、中心气体分布器、环隙气体分布器、固体收集器、内套筒,在外套筒上部设置有气体出口和固体进口;中心气体分布器位于内套筒正下方,环隙气体分布器位于中心气体分布器四周、内外套筒之间;外套筒上部形成气固分离区,下部整体为一圆柱形,由内套筒分隔成提升区和循环区。本发明集成了流化床、固体循环系统、气固分离系统,简化了生产装置,气体呈现活塞流的流动状态,使气固两相充分接触,避免出现死区。降低了能耗,减少了制造、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68976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510113004.5
申请日:2015-03-13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废酸处理制硫酸铵的集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集成设备为一塔式反应器;从塔底到塔顶依次设置有塔釜缓冲段,反应段,油水分离段,采油段和除沫段;塔顶部有排气口(13),塔釜有采出口(14)。在塔釜缓冲段、反应段和油水分离段均设置有同轴的内套筒。氨气由塔釜氨气管线(1)进入,与输水管线(8)进水和废硫酸管线(6)发生反应,硫酸铵溶液和聚合油分别由塔釜采出口(14)和聚合油采出口(10)采出。集成废酸稀释,反应及油水分离三种设备功能为一体,解决传统制备工艺占地面积大,操作复杂等缺点,进一步降低生产操作成本,并制备出纯度较高,品相较好的硫酸铵溶液以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硫酸铵晶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708471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722249.9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C01B33/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烷反歧化制备氯硅烷的设备及方法,将多晶硅还原炉尾气、三氯氢硅(或二氯二氢硅)和四氯化硅通入反歧化反应工段,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歧化反应,反应的温度30~80℃,反应压力0.1~5MPa,四氯化硅:三氯氢硅(或二氯二氢硅):硅烷进料摩尔比范围为(3~1000):(0.1~5):1,生成二氯二氢硅;生成的二氯二氢硅又与过量的四氯化硅发生反歧化反应生成三氯氢硅;三氯氢硅与氢气从塔顶排出,并经过塔顶冷凝器分离;过量的四氯化硅由精馏塔底排出。本发明不需要硅烷储罐,将未分解的硅烷利用反歧化工艺合成三氯氢硅。降低了硅烷法制备多晶硅的生产的危险性,同时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工艺的总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203704047U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20803410.0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40/1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节能炉装置,它由炉壁、钝体、锥形支架、支撑架、挡板、无孔箱体、换热管、有孔箱体、燃气管、炉芯和锅具支撑架组成;锥形支架底部支撑固定挡板,挡板上焊接支撑架,用以固定支撑炉芯和钝体;锥形支架底部开孔,使换热管插入连接并密封;锥形支架与换热管构成密闭结构;将节能炉炉体置于炉壁内部,无孔箱体和有孔箱体组合中间形成一个高温尾气排放的通道,该通道与锥形支架外部结构之间为密闭结构;两个密闭结构相互嵌套为套管式整体换热系统。本实用新型高温尾气的热量得以利用,提高燃料利用率;炉内部结构可直接拆卸,便于维修、清洗和更换;即降低了成本又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要求。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