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84187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43354.5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板材的轧制装置,属于金属板材轧制技术,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对轧辊的加热速度较慢、加热效率低、温度控制精度差,导致轧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两个轧辊分别套装一个套筒,套筒内、在轧辊对称位置、设置张紧套筒的支撑辊,支撑辊与固定在机架上的支撑立柱连接,并能绕其轴线在轧辊的驱动下随套筒旋转而转动;位于轧制来料一侧,套筒围绕其筒壁安装与机架连接的涡流加热线圈;位于镁合金板和所述涡流加热线圈之间,设置与套筒接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加热控制系统导线连接。本发明用于镁合金、钛合金、钼合金的轧制,具有加热速度快、温度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加热安全、易于维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218866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45547.6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控制封闭场所单人进入的方法,在封闭场所的入口处,设置一个封闭检测通道,在封闭检测通道的入口处设置计算机控制的通道入口门,在封闭检测通道的出口处设置计算机控制的通道出口门,在封闭检测通道的上方设置一个可见光摄像头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与声光报警系统联接,通过采集封闭检测通道的图像,将图像进行计算机差分比校和灰度值设置并进行网格化与比较,以确定进入封闭检测通道的人数。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克服了光线、阴影、透视对系统所造成的影响,解决了传统方法对于小环境下的封闭场所控制单人进入时难以自动控制的问题,具有投入小,可靠性高,硬件系统简单,易于实现和维护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384187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10743354.5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板材的轧制装置,属于金属板材轧制技术,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对轧辊的加热速度较慢、加热效率低、温度控制精度差,导致轧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两个轧辊分别套装一个套筒,套筒内、在轧辊对称位置、设置张紧套筒的支撑辊,支撑辊与固定在机架上的支撑立柱连接,并能绕其轴线在轧辊的驱动下随套筒旋转而转动;位于轧制来料一侧,套筒围绕其筒壁安装与机架连接的涡流加热线圈;位于镁合金板和所述涡流加热线圈之间,设置与套筒接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加热控制系统导线连接。本发明用于镁合金、钛合金、钼合金的轧制,具有加热速度快、温度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加热安全、易于维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38329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43158.8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板材的轧制方法,属于金属板材轧制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对轧辊的加热速度较慢、加热效率低、温度控制精度差,导致轧制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步骤为:按工艺要求调整好上下辊筒之间的缝隙尺寸;调整支撑辊位置,使套筒牢固套装在支撑辊和轧辊之间;开启轧机,套筒在轧辊的带动下转动;涡流加热线圈通电,向套筒加热,温度传感器检测套筒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反馈给加热控制系统;将镁合金板预热至规定温度;当套筒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进行镁合金板的轧制。本发明用于镁合金、钛合金、钼合金的轧制,具有加热速度快、温度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加热安全、易于维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218866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145547.6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控制封闭场所单人进入的方法,在封闭场所的入口处,设置一个封闭检测通道,在封闭检测通道的入口处设置计算机控制的通道入口门,在封闭检测通道的出口处设置计算机控制的通道出口门,在封闭检测通道的上方设置一个可见光摄像头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与声光报警系统联接,通过采集封闭检测通道的图像,将图像进行计算机差分比校和灰度值设置并进行网格化与比较,以确定进入封闭检测通道的人数。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克服了光线、阴影、透视对系统所造成的影响,解决了传统方法对于小环境下的封闭场所控制单人进入时难以自动控制的问题,具有投入小,可靠性高,硬件系统简单,易于实现和维护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2512731U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20100943.8
申请日:2012-03-19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IPC: G08G1/09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识别的交通信号指示灯,主要解决现有的交通信号灯无法被色盲或色弱者识别的问题以及太阳光线较强时不宜识别的问题;包括:信号灯、电动机、传动装置、信号灯架、信号灯控制器及导线束;所述信号灯由两个带半箭头指示灯通过双层套管销轴铰接组成,其交叉形状表示禁止通行信号,两半箭头并行指向上、左及右方表示直行、左转及右转准许信号;半箭头指示灯内有红、黄、绿三色光源,信号灯控制器按程序自动指挥交通亦可手动指挥交通;该实用新型使各类交通参与者能够直观的识别通行、警示和止行,准行和禁行符号符合传统习惯,又使交通信号指示标志更加形象化。
-
公开(公告)号:CN203917446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285779.1
申请日:2014-05-30
IPC: B21C2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复剪切挤压制备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压杆、凹模、下压杆和底座。整体式凹模内开设有挤压型腔,挤压型腔由上模腔、剪切通道和下模腔组成,其中剪切通道连接上模腔和下模腔。凹模放置在底座上,底座中心有圆形凹槽,下压杆置于底座的圆形凹槽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设计挤压工艺和模具型腔尺寸,使每道次挤压变形后坯料恢复到原来形状,结构简单、晶粒细化能力强,可制备组织均匀的块体超细晶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203917441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285733.X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往复挤压墩粗制备块体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压杆、凹模、下压杆和底座。整体式凹模内开设有挤压型腔,挤压型腔由截面形状为矩形的上模腔和下模腔组成,上模腔和下模腔交错界面形成挤压剪切台阶。凹模放置在底座上,配套的底座使得往复挤压在单缸压机上就能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设计挤压工艺和模具型腔尺寸,使每道次挤压变形后坯料恢复到原来形状,结构简单、晶粒细化能力强,可制备组织均匀的块体超细晶材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