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微纳米压痕/划痕测试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271053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011476609.8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微纳米压痕/划痕测试平台,涉及测试平台技术领域,包括粗调节装置、精细调节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粗调节装置包括底座、角度盘和工作台,所述角度盘通过精密滑轨滑动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在角度盘的顶部,所述角度盘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涡轮。本发明该原位微纳米压痕/划痕测试平台,通过粗调节装置和精细调节装置的设置,使该测试平台具备了结构紧凑、精度高的效果,通过第一手轮和微调旋钮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高精度调节样品定位,实现对角度、多方位测试,以提高应用范围,增加装置的实用性,从而起到了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的作用,达到了大行程、高精度和结构紧凑的目的。

    一种模块化可控延时触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90236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1210322.8

    申请日:2019-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模块化延时触发装置,在绝缘外壳中,弹簧旋盖、弹簧、保险销、绝缘拉丝、易熔合金、正极触头顺序连接。采用模块化设计启动触发,其弹簧旋盖与弹簧的上端盖相连,通过旋动旋盖带动弹簧伸长来蓄力,旋盖上配有刻度,通过旋转控制弹簧的伸长量。通过旋盖旋转角度可控制弹簧拉力的大小,以确定易熔合金蠕变位移增大到与正极金属套接触的时间,从而达到触发时间可控的目的。当保险销拔出后,易熔合金在由绝缘丝连接的弹簧拉力作用下发生蠕变变形,但蠕变位移增加至与正极金属套接触时电路形成通路,进而实现触发。

    浮封应力松弛漏油寿命预测方法及长效密封浮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18260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396058.5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浮封粘弹性漏油寿命预测方法及长效密封浮封装置。浮动油封结构主要由浮封座、浮封环和O型圈组成,长期使用时受橡胶O型圈应力松弛和摩擦损伤影响会产生漏油现象。为解决该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浮动油封应力松弛漏油寿命预测方法,并针对该问题在浮封环与O型圈及浮封座与O型圈之间分别垫衬内外聚四氟乙烯(PTFE)衬圈,并在外PTFE衬圈与浮封座制件加装若干个压力补偿恒压弹簧,进而解决由O型圈摩擦损伤和橡胶应力松弛引起的漏油现象。

    一种用于斜轧穿孔工艺前镁棒的均匀加热及保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0434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615979.8

    申请日:2018-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9/04 B21B3/00 B21B37/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斜轧穿孔工艺前镁棒的均匀加热及保温装置,其衬管与定心衬板焊接在一起,衬管的左、右两端装有隔热端板,隔热端板与定心衬板间采用滑动的配合方式;炉体左右两侧铆装有耐热导轨,衬管可在耐热导轨上滚动;由电阻丝安装在炉体的内壁上;炉体的前后两侧装有炉门导轨,炉门导轨安放在前、后炉门出口靠近炉体外壁处,并通过炉门导轨保证炉门的上下滑动;炉体整体安放在炉架上;自动格挡装置放在炉体上侧靠近出口处。本发明极大提高了棒材整体出炉时温度的均匀性,解决了穿孔过程偏心的弊端,显著提高了管材的成材率;自动格挡装置的设定,省去了人工下料的工序,减小了开闭炉门时的热量流失,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一种新型的镁合金铸轧机

    公开(公告)号:CN10698478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03137.8

    申请日:2017-05-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0637 B22D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镁合金铸轧机,其结构主要由镁合金铸轧机主体与镁合金铸轧机的供液部分构成;其中底座与铸轧机本体铰接,带有弧形轨道的连接件固定在铸轧机本体上;调整液压缸设置于铸轧机本体与底座之间,弹簧缸固定在底座上;底板竖直方向上固定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顶部有水平台,水平台上安装有操作平台本体与丝杠,丝杠由电机来驱动,水平台和底架上有竖直布置的导向柱;熔炼炉操作台水平布置在地基上,熔炼炉固定在平台本体上。本发明有效提高了自锁功能的可靠性;在铸轧过程中实现了倾斜角度的调整,提高了镁合金板材的成材率;特殊管道接头的设计使得轧机倾斜角度调整后,不需要重新更换前箱与熔炼炉间的连接管路。

    一种镁合金板材的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84187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43354.5

    申请日:2014-12-08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板材的轧制装置,属于金属板材轧制技术,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对轧辊的加热速度较慢、加热效率低、温度控制精度差,导致轧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两个轧辊分别套装一个套筒,套筒内、在轧辊对称位置、设置张紧套筒的支撑辊,支撑辊与固定在机架上的支撑立柱连接,并能绕其轴线在轧辊的驱动下随套筒旋转而转动;位于轧制来料一侧,套筒围绕其筒壁安装与机架连接的涡流加热线圈;位于镁合金板和所述涡流加热线圈之间,设置与套筒接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加热控制系统导线连接。本发明用于镁合金、钛合金、钼合金的轧制,具有加热速度快、温度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加热安全、易于维修的优点。

    一种在线熔融碳纤维增强铝镁复合板铸轧成型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6553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811529124.3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线熔融碳纤维增强铝镁复合板铸轧成型设备及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连续纤维增强铝镁复合板工艺复杂、熔融金属易氧化、界面粘接强度小、复合板质量差等技术问题。包括:轧机系统、在线加热系统、气体保护系统、皮板、芯板、增强碳纤维布,本发明具有铸轧工艺制备纤维材料增强金属基复合板的短流程、界面结合强度高的优点,利用在线熔融代替传统铸轧工艺中的熔炼浇注环节,避免了金属液转运导致的氧化,具有结构紧凑、工艺稳定、温度易控制、复合板尺寸精度高的优点。

    BGA焊点结构参数优化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9030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39631.0

    申请日:2023-0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BGA焊点结构参数优化方法,建立BGA产品初始三维模型,将等效应力作为响应目标,先行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选取焊点直径、焊点高度、焊点间距、芯片厚度作为控制因素,采用响应曲面法设计了25组不同水平组合的焊点结构参数进行热振复合加载下的仿真计算;通过数据分析拟合建立出焊点等效应力与焊点结构参数间的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进行方差显著性验证并预测优化结果和目标优化值;利用遗传算法对二次回归方程依次进行成种群的生成、变异、交叉和选择,进行优化迭代分析;将得到的焊点结构最优参数组合实体建模,运用Workbench进行仿真验证分析。以上一系列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将为业界研究提高BGA焊点的热振可靠性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一种碳纤维增强金属板轧制成型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9677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334669.0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增强金属板轧制成型设备及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板制备工艺复杂、生产环境要求高、难以实现连续生产、碳纤维体积分数低、碳纤维容易损伤、碳纤维在基体中分布不均匀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超薄金属板上提前铺设碳纤维,避免了复合板制备过程中导致的碳纤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结合电磁振荡装置,完成金属基体对碳纤维的浸润作用,利用轧制工艺直接制备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板,使高体积分数的碳纤维均匀的分布在金属板内,充分发挥碳纤维的抗拉性能,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增强体分布均匀、可实现复合板连续生产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