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1053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011476609.8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微纳米压痕/划痕测试平台,涉及测试平台技术领域,包括粗调节装置、精细调节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粗调节装置包括底座、角度盘和工作台,所述角度盘通过精密滑轨滑动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在角度盘的顶部,所述角度盘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涡轮。本发明该原位微纳米压痕/划痕测试平台,通过粗调节装置和精细调节装置的设置,使该测试平台具备了结构紧凑、精度高的效果,通过第一手轮和微调旋钮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高精度调节样品定位,实现对角度、多方位测试,以提高应用范围,增加装置的实用性,从而起到了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的作用,达到了大行程、高精度和结构紧凑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890236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1210322.8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模块化延时触发装置,在绝缘外壳中,弹簧旋盖、弹簧、保险销、绝缘拉丝、易熔合金、正极触头顺序连接。采用模块化设计启动触发,其弹簧旋盖与弹簧的上端盖相连,通过旋动旋盖带动弹簧伸长来蓄力,旋盖上配有刻度,通过旋转控制弹簧的伸长量。通过旋盖旋转角度可控制弹簧拉力的大小,以确定易熔合金蠕变位移增大到与正极金属套接触的时间,从而达到触发时间可控的目的。当保险销拔出后,易熔合金在由绝缘丝连接的弹簧拉力作用下发生蠕变变形,但蠕变位移增加至与正极金属套接触时电路形成通路,进而实现触发。
-
公开(公告)号:CN110118260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396058.5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IPC: F16J15/3208 , F16J15/3284 , G06F17/50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浮封粘弹性漏油寿命预测方法及长效密封浮封装置。浮动油封结构主要由浮封座、浮封环和O型圈组成,长期使用时受橡胶O型圈应力松弛和摩擦损伤影响会产生漏油现象。为解决该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浮动油封应力松弛漏油寿命预测方法,并针对该问题在浮封环与O型圈及浮封座与O型圈之间分别垫衬内外聚四氟乙烯(PTFE)衬圈,并在外PTFE衬圈与浮封座制件加装若干个压力补偿恒压弹簧,进而解决由O型圈摩擦损伤和橡胶应力松弛引起的漏油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960434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615979.8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斜轧穿孔工艺前镁棒的均匀加热及保温装置,其衬管与定心衬板焊接在一起,衬管的左、右两端装有隔热端板,隔热端板与定心衬板间采用滑动的配合方式;炉体左右两侧铆装有耐热导轨,衬管可在耐热导轨上滚动;由电阻丝安装在炉体的内壁上;炉体的前后两侧装有炉门导轨,炉门导轨安放在前、后炉门出口靠近炉体外壁处,并通过炉门导轨保证炉门的上下滑动;炉体整体安放在炉架上;自动格挡装置放在炉体上侧靠近出口处。本发明极大提高了棒材整体出炉时温度的均匀性,解决了穿孔过程偏心的弊端,显著提高了管材的成材率;自动格挡装置的设定,省去了人工下料的工序,减小了开闭炉门时的热量流失,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8478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03137.8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0637 , B22D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镁合金铸轧机,其结构主要由镁合金铸轧机主体与镁合金铸轧机的供液部分构成;其中底座与铸轧机本体铰接,带有弧形轨道的连接件固定在铸轧机本体上;调整液压缸设置于铸轧机本体与底座之间,弹簧缸固定在底座上;底板竖直方向上固定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顶部有水平台,水平台上安装有操作平台本体与丝杠,丝杠由电机来驱动,水平台和底架上有竖直布置的导向柱;熔炼炉操作台水平布置在地基上,熔炼炉固定在平台本体上。本发明有效提高了自锁功能的可靠性;在铸轧过程中实现了倾斜角度的调整,提高了镁合金板材的成材率;特殊管道接头的设计使得轧机倾斜角度调整后,不需要重新更换前箱与熔炼炉间的连接管路。
-
公开(公告)号:CN103160760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10078417.5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板带铸轧成型工艺及设备。该工艺的工序步骤依次为:纤维放料—纤维施加张力—纤维预热与金属液加热保温—纤维浸润—金属液补热—金属液反向凝固—板带轧制—板带收卷。设备包括放料装置、张力装置、液面控制部分、铸造主体部分、冷却机构、轧机及收料装置;本发明集液态金属浸渍、反向凝固和轧制成型于一体,生产工艺简化,可实现连续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384187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43354.5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太原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板材的轧制装置,属于金属板材轧制技术,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对轧辊的加热速度较慢、加热效率低、温度控制精度差,导致轧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两个轧辊分别套装一个套筒,套筒内、在轧辊对称位置、设置张紧套筒的支撑辊,支撑辊与固定在机架上的支撑立柱连接,并能绕其轴线在轧辊的驱动下随套筒旋转而转动;位于轧制来料一侧,套筒围绕其筒壁安装与机架连接的涡流加热线圈;位于镁合金板和所述涡流加热线圈之间,设置与套筒接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加热控制系统导线连接。本发明用于镁合金、钛合金、钼合金的轧制,具有加热速度快、温度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加热安全、易于维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4338576U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20835092.0
申请日:2014-12-25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板材的等温轧制装置,属于金属板材轧制技术,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对轧辊的加热速度较慢、加热效率低、温度控制精度差,导致轧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轧辊分别套装一个套筒,套筒内、在轧辊对称位置、设置张紧套筒的支撑辊,支撑辊与固定在机架上的支撑立柱连接,并能绕其轴线在轧辊的驱动下随套筒旋转而转动;位于轧制来料一侧,设置轧板加热器;位于轧制来料一侧,套筒围绕其筒壁安装与机架连接的涡流加热线圈;位于镁合金板和所述涡流加热线圈之间,设置与套筒接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加热控制系统用导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镁合金、钛合金、钼合金的轧制,具有加热速度快、温度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加热安全、易于维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3917446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285779.1
申请日:2014-05-30
IPC: B21C2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复剪切挤压制备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压杆、凹模、下压杆和底座。整体式凹模内开设有挤压型腔,挤压型腔由上模腔、剪切通道和下模腔组成,其中剪切通道连接上模腔和下模腔。凹模放置在底座上,底座中心有圆形凹槽,下压杆置于底座的圆形凹槽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设计挤压工艺和模具型腔尺寸,使每道次挤压变形后坯料恢复到原来形状,结构简单、晶粒细化能力强,可制备组织均匀的块体超细晶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203917441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285733.X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往复挤压墩粗制备块体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压杆、凹模、下压杆和底座。整体式凹模内开设有挤压型腔,挤压型腔由截面形状为矩形的上模腔和下模腔组成,上模腔和下模腔交错界面形成挤压剪切台阶。凹模放置在底座上,配套的底座使得往复挤压在单缸压机上就能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设计挤压工艺和模具型腔尺寸,使每道次挤压变形后坯料恢复到原来形状,结构简单、晶粒细化能力强,可制备组织均匀的块体超细晶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