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机负载模拟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578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353624.X

    申请日:2025-03-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压铸机负载模拟系统,包括监测模块、控制器和负载模拟模块;负载模拟模块通过负载模拟端与待测试压射模块的压射端进行配合;监测模块安装于待测试压射模块,以用于对待测试压射模块受到的实际负载力进行监测;控制器分别与监测模块以及负载模拟模块信号连接,控制器适于根据输入的负载力曲线控制负载模拟模块进行模拟负载的输出,同时控制器适于根据接收的监测模块反馈的实际负载力对负载模拟模块输出的模拟负载进行调节。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控制油缸的回油阻尼实现对待测试压射模块的实际负载的模拟,从而可以保证待测试压射模块的试验模拟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无需再进行传统压铸机的整机试验,可以有效的降低试验成本。

    一种双重阀芯的伺服阀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86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45557.7

    申请日:2025-03-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重阀芯的伺服阀,包括第一阀座、第二阀座、内阀芯、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内阀芯密封滑动安装于第一阀座以形成小开度伺服阀,第一驱动组件适于驱使内阀芯沿第一阀座进行移动以进行开度调节;第一阀座密封滑动安装于第二阀座,以使得第一阀座作为阀芯与第二阀座配合形成大开度伺服阀,第二驱动组件适于驱使小开度伺服阀整体沿第二阀座进行移动以进行开度调节。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将两级阀芯结构进行集成,可以形成互不干扰的小开度伺服阀和大开度伺服阀结构,从而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不同流量的精确控制。

    一种双蓄能器压铸机油路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071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26624.9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蓄能器压铸机油路系统,属于压铸机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压射油缸和蓄能器,还包括增压蓄能器,所述增压蓄能器包括增压腔和环形腔,所述增压腔连通压射油缸的无杆腔,所述蓄能器通过第一伺服阀连通所述增压蓄能器的环形腔,所述环形腔通过第二伺服阀连通油箱,所述压射油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三伺服阀连通油箱。本方案通过第一伺服阀和第二伺服阀对增压蓄能器形成A桥控制,通过控制增压蓄能器环形腔压力的大小,进而实现控制压射油缸不同的增压压射力大小;第三伺服阀能够对压射油缸的有杆腔的排油进行调控,从而能够对压射油缸的压射速度进行调控;本方案仅需要采用三个伺服阀就能够实现压射速度和压射力的精确控制。

    一种压力快速平衡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3409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28367.1

    申请日:2025-04-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压力快速平衡系统,包括供气站、第一蓄能器、第二蓄能器和控制阀组;第一蓄能器的气压端与供气站连通,第一蓄能器的油压端通过控制阀组与第二蓄能器的油压端以及油箱进行连接;当供气站的气压大于设定值时,第一蓄能器适于通过控制阀组将油压端的油液回流至油箱,以使得供气站向第一蓄能器进行补气降压;当供气站的气压小于设定值时,第二蓄能器通过控制阀组向第一蓄能器的油压端补油,使得第一蓄能器向供气站进行补气增压。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蓄能器的充气对供气站的正常工作进行补气,通过第二蓄能器对第一蓄能器的补油保证第一蓄能器的补气过程迅速,从而保证供气站的正常工作过程中的压力波动幅度大幅减小。

    一种主阀芯控制回路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638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68655.6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主阀芯控制回路,应用于插装阀的主阀芯控制,主阀芯密封滑动安装于插装阀的阀体,并形成有控制主阀芯移动的上控制腔和下控制腔;主阀芯控制回路包括至少一对分别连接上控制腔和下控制腔的先导控制阀;通过控制各先导控制阀的开度对主阀芯的开度进行调节。本申请有益效果:通过对插装阀的上控制腔和下控制腔进行独立的液压先导控制,可以准确且快速的控制主阀芯的位置,并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背压的调整;相比较传统方式,在增加主阀芯控制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响应速度。

    一种顶针油路增压结构及压铸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361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312896.7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顶针油路增压结构及压铸机,其中,顶针油路增压结构包括顶针油缸、阀组、马达‑泵组;顶针油缸的第一油腔通过阀组与油箱进行连接以形成第一油路,顶针油缸的第二油腔通过阀组直接与泵站进行连接以形成第二油路,顶针油缸的第二油腔还依次通过马达‑泵组以及阀组与泵站进行连接以形成第三油路。压铸机包括上述的增压结构。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可以根据顶针油缸的工作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油路结构;并且在顶针油缸进行高压工作时,马达‑泵组可以实现对油路中的油液进行增压,且增压后的油液不需要经过软管即可直接提供给顶针油缸,从而保证顶针油缸能够提供满足工作需求的高压力。

    一种具有高精度和高压力的压射液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7595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116634.7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精度和高压力的压射液压系统,包括通过油路进行连接的压射油缸、增压油缸以及阀模块;在快速压射阶段、跟踪阶段以及增压压射阶段,油路的油泵以及油箱可以连通形成A型半桥结构。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利用A型半桥结构可以控制压射油缸的速度以及增压油缸的增压压力;相比较传统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或降低速度超调,同时还可以保证增压压射的压力稳定和控制精度。在高速压射时,通过减少压射油缸的无杆腔与蓄能器连接油路所需的开关阀的数量,可以降低高速压射时的节流损失,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压射油缸的动态压射力。

    一种大流量伺服阀供油测试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3411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28541.2

    申请日:2025-04-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流量伺服阀供油测试系统,包括油箱、被测阀安装台、第一油泵、补油模块、压力平衡模块以及测量模块;被测阀安装台分别与第一油泵、补油模块以及油箱进行连接,待测量伺服阀安装于被测阀安装台,第一油泵连接油箱并适于向待测量伺服阀进行先导供油,补油模块适于向待测量伺服阀进行供油测试,测量模块用于监测补油模块的流量,进而对待测量伺服阀的流量特性进行反馈;压力平衡模块与补油模块进行连接以平衡补油模块在供油过程中所损失的压力。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压力平衡模块来平衡补油模块的工作压力,使得补油模块向待测量伺服阀输出趋于恒定值的油液压力,进而提高大流量伺服阀的流量测试稳定性。

    一种压铸机压射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071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26622.X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铸机压射系统,属于压铸机控制技术领域,包括由串联的压射油缸和增压油缸形成的油缸组件;还包括蓄能器,蓄能器与所述油缸组件入口的之间设置有第一伺服阀,油缸组件出口端设置有第二伺服阀;快速控制时,压射油缸有杆腔油液经第二伺服阀开度的调节回流至油箱;增压控制时,蓄能器中油液经第一伺服阀分别进入压射油缸和增压油缸的有杆腔,并经第二伺服阀排出,通过第一伺服阀和第二伺服阀的开度比例控制压力的大小。本方案通过两个伺服阀来控制压铸机在快速阶段时具有速度调整快、增压阶段具有建压时间短和压射力控制精确的效果。

    一种开锁模控制方法及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165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34321.4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开锁模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推导出中板的理论行程与机构运动夹角的关系式一,以及油缸的理论行程与机构运动夹角的关系式二;在开锁模过程中对中板和油缸的实际行程进行监测;通过关系式一计算中板的理论行程和实际行程的差值所对应的机构运动夹角的修正值;将计算得到的修正值代入到关系式二中计算得到油缸行程的修正值并进行修正。系统用于实施上述的方法。本申请有益效果:将油缸行程和中板行程采用同一机构运动夹角参数下的关系式进行计算,从而在实际的开锁模控制过程中,只需根据偏差计算出对应的机构运动夹角的修正值即可实现对开锁模过程的平稳和精确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锁模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