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防撞梁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7272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25706.4

    申请日:2020-09-04

    IPC分类号: B60R19/26 B60R19/34

    摘要: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系统,包括前防撞横梁、两个吸能盒及连接前防撞横梁与吸能盒的弹性连接组件;前防撞横梁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连接凸块,连接凸块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吸能盒的一端开设有开口,开口的上部及下部形成突出部,突出部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弹性连接组件位于开口处,弹性连接组件包括弹性连接片、两个第一连接销及第二连接销;弹性连接片的内凹面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勾环,弹性连接片的外凸面的中部连接有第二连接勾环;第一连接销穿过第一连接勾环及连接凸块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销穿过第二连接勾环及吸能盒的第二连接孔。如此在较轻碰撞时能产生可逆的弹性变形,在修理时便于更换弹性连接组件,减少维修成本;在中高速碰撞时,可有效分解峰值应力,避免接头开裂失效,保持力分散传递系统完整性。

    一种用于车辆的后纵梁总成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192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55295.2

    申请日:2020-04-02

    IPC分类号: B62D21/1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后纵梁总成及其设计方法,涉及车身领域。后纵梁总成包括后纵梁本体。后纵梁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区域、至少一个第二区域和多个位于两个第一区域之间或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多个第一区域的硬度均为大于第一阈值,用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至少一个第二区域的硬度均为小于第二阈值,第二阈值不超过第一阈值,用于吸收零件碰撞时产生的溃缩能。多个过渡区域的长度大于第三阈值,以便于轧制零件。每一个过渡区域的两侧端面的厚度与其相连的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的端面的厚度相同,且每一个过渡区域的厚度渐变。本发明的方案提供的后纵梁本体是不等厚且一体成型的。

    一种防撞梁总成结构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126776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98639.3

    申请日:2020-02-18

    摘要: 一种防撞梁总成结构,包括防撞横梁、两吸能盒、两纵梁,两所述吸能盒分别固定于所述防撞横梁内侧两端,各侧所述纵梁与所述吸能盒之间设有用以连接所述纵梁与所述吸能盒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用以套设固定所述吸能盒的第一套筒部以及用以套设固定所述纵梁的第二套筒部。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防撞梁总成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防撞梁总成结构及车辆,通过连接纵梁与吸能盒的连接件包括用以套设固定所述吸能盒的第一套筒部以及用以套设固定所述纵梁的第二套筒部,有利于吸能盒与纵梁作用力传递路径的重合,更好的将能量通过纵梁传递至车身,整体提高了车身结构的耐撞性,从而能显著提升碰撞安全性能。

    一种防撞梁总成结构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1267761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10098639.3

    申请日:2020-02-18

    摘要: 一种防撞梁总成结构,包括防撞横梁、两吸能盒、两纵梁,两所述吸能盒分别固定于所述防撞横梁内侧两端,各侧所述纵梁与所述吸能盒之间设有用以连接所述纵梁与所述吸能盒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用以套设固定所述吸能盒的第一套筒部以及用以套设固定所述纵梁的第二套筒部。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防撞梁总成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防撞梁总成结构及车辆,通过连接纵梁与吸能盒的连接件包括用以套设固定所述吸能盒的第一套筒部以及用以套设固定所述纵梁的第二套筒部,有利于吸能盒与纵梁作用力传递路径的重合,更好的将能量通过纵梁传递至车身,整体提高了车身结构的耐撞性,从而能显著提升碰撞安全性能。

    一种前围下横梁结构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142215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87164.5

    申请日:2020-03-17

    IPC分类号: B60R19/02 B60R19/18 B62D25/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围下横梁结构,包括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过渡一区、过渡二区、过渡三区和过渡四区;所述过渡一区、过渡二区、过渡三区和过度四区分别连接每两个相邻分区,所述第一区料厚为1.1mm-1.4mm,所述第二区料厚大于所述第一区料厚的第一预设倍数,所述第三区料厚为所述第一区料厚的0.9倍-1.1倍,所述第四区料厚大于第一区料厚的第二预设倍数,所述第五区料厚等于所述第一区料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应用了上述的前围下横梁结构。本发明利用不等厚设计将不同材料料厚分布在前围下横梁结构的各个分区,取消了内部加强板,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

    一种中通道结构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142226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86456.7

    申请日:2020-03-17

    IPC分类号: B62D25/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通道结构,包括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过渡一区、过渡二区和过渡三区;各过渡区连接各分区;第一区的厚度为1.0mm-1.6mm;第四区的厚度小于第一区的厚度;第一区的厚度小于第二区的厚度;第二区的厚度大于第三区的厚度;第三区的厚度大于第四区的厚度;第一区厚度的第一预设倍数大于第二区的厚度;第三区厚度的第二预设倍数大于第二区的厚度;第四区厚度的第三预设倍数大于第三区的厚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了上述中通道结构的电动汽车。本发明通过对中通道结构各个区域的不等厚设置;改变该结构中心柱碰时的溃缩形式,变形模式好,降低了碰撞力的极值,提高了电池包的安全性能以及乘员舱成员的安全。

    一种后轮罩内板及车辆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047602U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20057857.8

    申请日:2020-01-10

    IPC分类号: B62D25/1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轮罩内板,包括第一轻量部、加强部以及第二轻量部;所述加强部设于所述第一轻量部与所述第二轻量部之间;所述第一轻量部、所述加强部以及所述第二轻量部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后轮罩内板采用不等厚的一体结构的设计,不需要额外增加加强板来增强结构强度,在实现了轮罩内板轻量化的同时,减少了生产工序,节省了成本,同时保证了良好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能。

    一种散热器上横梁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2353601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1101516.2

    申请日:2020-06-15

    IPC分类号: B60K11/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上横梁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上横梁可以包括主梁和两个安装板。该主梁可以包括两个端部,在每一端部处设置有多个安装支架。两个安装板分别位于主梁的两个端部处,两个安装板位于主梁的同一侧,并向外伸出,每一安装板与主梁呈预设角度,并朝向各自靠近的端部延伸。主梁与安装板采用镁合金压铸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上横梁的结构简单,将安装板和多个安装支架应用集成,实现整体的压铸成型,可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将散热器上横梁的整体重量减轻50%左右。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上横梁重量降低、零件及模具数量减少、尺寸精度更高,生产环节减少,优化制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