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0657934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0415932.0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宁波市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 ,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包括:盖梁、永久支座、以及预制主梁,多个所述永久支座分别对称的设置在一所述盖梁顶部的两侧;所述预制主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盖梁上相对应的所述永久支座上,且两个相邻的所述预制主梁的梁端面之间设有间距,使在两个所述梁端面之间形成墩顶现浇段,所述墩顶现浇段内浇筑有使两个所述预制主梁相连接的高抗拉的混凝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墩顶现浇段内浇筑高抗拉的混凝土,取消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负弯矩区预应力钢束,实现结构由简支状态向连续状态的转换,进而大幅降低了简支转连续桥梁墩顶湿接段的施工难度,使得施工质量更易得到保障,节省部分预应力钢束,节约了建设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849820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11962.1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19/12 , E01D19/0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连续桥面板,设置在两个主梁之间,主梁包括热轧型钢、端部横梁和普通混凝土桥面板,端部横梁设置在热轧型钢的端部,普通混凝土桥面板设置在热轧型钢的翼缘板上;超高性能混凝土连续桥面板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连接件,第一斜面设置两个,一个第一斜面和一个普通混凝土桥面板连接,第二斜面设置两个,一个第二斜面和一个端部横梁连接,连接件设置至少两个,至少一个连接件和一个热轧型钢连接。本发明通过第一斜面和普通混凝土桥面板连接、第二斜面和端部横梁连接、连接件和热轧型钢连接,降低了塑性铰的产生,实现了两孔结构之间弯矩荷载的有效传递,提高了桥面板连续构造抗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66349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1417004.1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梁桥面板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桥梁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避免材料界面接缝处出现横向贯通裂缝,提高组合梁桥的耐久性和功能性。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组合梁桥面板包括第一桥面板;第二桥面板,第一桥面板与第二桥面板相互对接且形成有接缝,接缝为曲线形接缝;第一桥面板和第二桥面板的对接端均包括凹凸交替布置的凸齿和凹槽,第一桥面板或第二桥面板上每相邻两个凸齿的纵向长度不同,凸齿和凹槽呈矩形,且凸齿和凹槽的拐角处分别设置有圆弧形倒角。本发明主要用于防止材料界面接缝处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0940652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810971346.4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1/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表观病害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涉及桥梁表观病害检测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使得桥梁表观病害检测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施工安全性。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系统包括双轴运动机构,包括水平旋转部和设置于水平旋转部上的垂直旋转部;相机,设置于垂直旋转部,相机包括镜头,镜头的外周阵列环绕布置有至少四个激光探头,镜头上设置有激光测距传感器,四个激光探头的激光发射方向和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激光发射方向分别与镜头的光轴方向平行且均位于同一侧;以及数据处理装置,分别与双轴运动机构、相机和激光测距传感器电连接。本发明主要用于桥梁表观病害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81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48399.8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预应力简支转连续桥梁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盖梁、永久支座、以及预制主梁,多个所述永久支座分别对称的设置在一所述盖梁顶部的两侧;所述预制主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盖梁上相对应的所述永久支座上,且两个相邻的所述预制主梁的梁端面之间设有间距,使在两个所述梁端面之间形成墩顶现浇段,所述墩顶现浇段内浇筑有使两个所述预制主梁相连接的高抗拉的混凝土。本发明通过在墩顶现浇段内浇筑高抗拉的混凝土,取消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负弯矩区预应力钢束,实现结构由简支状态向连续状态的转换,进而大幅降低了简支转连续桥梁墩顶湿接段的施工难度,使得施工质量更易得到保障,节省部分预应力钢束,节约了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6669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72538.7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辽宁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道循环供热防冻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试验箱、管道系统、介质供给系统及测量系统,所述试验箱设置于地面之上;管道系统包括第一管道系统和第二管道系统,所述第一管道系统设置于所述试验箱内,所述第二管道系统设置于所述试验箱外,与所述第一管道系统连通,所述管道系统外侧包裹有保温层;所述介质供给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系统上;所述测量系统用于对所述管道系统内流体介质的温度进行测量,以验证通过理论计算出来的管道系统内流体介质的计算温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4700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67086.3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19/00 , E01D19/12 , E01D101/3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性能材料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结构,包括:钢梁,所述钢梁端部两两相邻对接处采用连接钢板及螺栓连接,该对接处称为负弯矩区;钢筋混凝土横梁,所述钢筋混凝土横梁呈包裹式固定在负弯矩区外部;还包括:高性能混凝土桥面板,所述高性能混凝土桥面板铺设在负弯矩区正上方,即铺设在位于负弯矩区的钢梁顶面之上和铺设在位于负弯矩区的钢筋混凝土横梁顶面之上;所述高性能混凝土桥面板保证完全覆盖住负弯矩区。本发明可降低主梁跨中的承载弯矩、降低结构对型钢规格要求、节约材料用量、拓宽桥梁跨径范围、提高结构刚度,具有整体性好、超载能力强、安全性高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541369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935951.0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空心板铰缝空间增设预应力钢绞线加固装置以及加固方法,包括空心板和空心板铰缝,两块空心板之间设有空心板铰缝,空心板铰缝内部均匀设有铰缝箍筋,铰缝箍筋的内侧设有铰缝纵向钢筋;空心板铰缝内部还设有预埋波纹管,预埋波纹管的一端设有锚下钢筋;空心板的表面设有锚固区,空心板的底面设有转向块,钢绞线穿过预埋波纹管,该加固装置以及加固方法充分利用铰缝空间增设预应力钢绞线对空心板梁进行加固,能够提高空心板梁桥纵向抗弯性能和横向整体受力性能,可消除传统铰缝开裂和失效的病害隐患,减小后期运营期间的管养成本,具有较大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79738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70823.3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2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空心板梁桥承载力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桥梁维修加固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实现在不造成经济的浪费,以及不中断交通的前提下,提高既有桥梁的承载能力。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加固结构包括由多个空心板并排相互连接构成的梁体,相邻两个空心板之间形成有铰缝;多个加固板,并排连接于梁体的底面,且分别与铰缝平行并覆盖铰缝;以及支撑部,位于所述梁体的下方,且与桥梁的盖梁连接;多个加固梁,每个加固梁为呈工形的型钢,每个加固梁的上翼缘与每个空心板底面连接,每个加固梁的下翼缘支撑于支撑部,每个加固梁与铰缝平行。本发明主要用于提高既有桥梁的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79738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810670823.3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空心板梁桥承载力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桥梁维修加固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实现在不造成经济的浪费,以及不中断交通的前提下,提高既有桥梁的承载能力。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加固结构包括由多个空心板并排相互连接构成的梁体,相邻两个空心板之间形成有铰缝;多个加固板,并排连接于梁体的底面,且分别与铰缝平行并覆盖铰缝;以及支撑部,位于所述梁体的下方,且与桥梁的盖梁连接;多个加固梁,每个加固梁为呈工形的型钢,每个加固梁的上翼缘与每个空心板底面连接,每个加固梁的下翼缘支撑于支撑部,每个加固梁与铰缝平行。本发明主要用于提高既有桥梁的承载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