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22225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207171.1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茶叶非法添加物鉴别方法。本方法应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因子法建立定性分析模型;应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以两个模型结合应用实现茶叶中非法添加物(蔗糖、糖浆和米糊)的快速准确鉴别。本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测试重现性好、样品无需预处理且便于在线无损检测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454128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310372365.2
申请日:2013-08-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近红外光谱检测的茶样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茶样200g置于鼓风干燥箱内,在60℃条件下干燥至含水率为5.0%,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常温;将茶样粉碎,使茶样全部通过60目筛;将粉碎后茶样混匀后,取茶叶粉碎样3g,置于圆筒状不锈钢模具内。模具外径5.0cm,内径2.8cm,深3.1cm,将茶叶置于桶内,上部放置一个直径2.8cm,厚度1.0cm的不锈钢块,利用液压机压将茶样制成厚度为0.2cm,直径为2.0cm的片状;用液压机轻轻挤压不锈钢块,取出茶样,密封,备用。本发明的茶样颗粒均匀,一次制样可长时间使用,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122225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207171.1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茶叶非法添加物鉴别方法。本方法应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因子法建立定性分析模型;应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以两个模型结合应用实现茶叶中非法添加物(蔗糖、糖浆和米糊)的快速准确鉴别。本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测试重现性好、样品无需预处理且便于在线无损检测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45412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72365.2
申请日:2013-08-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近红外光谱检测的茶样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茶样200g置于鼓风干燥箱内,在60℃条件下干燥至含水率为5.0%,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常温;将茶样粉碎,使茶样全部通过60目筛;将粉碎后茶样混匀后,取茶叶粉碎样3g,置于圆筒状不锈钢模具内。模具外径5.0cm,内径2.8cm,深3.1cm,将茶叶置于桶内,上部放置一个直径2.8cm,厚度1.0cm的不锈钢块,利用液压机压将茶样制成厚度为0.2cm,直径为2.0cm的片状;用液压机轻轻挤压不锈钢块,取出茶样,密封,备用。本发明的茶样颗粒均匀,一次制样可长时间使用,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73032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216372.0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23L33/105 , A23P10/40 , A23L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斛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斛速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石斛鲜叶洗净备用;S2、将洗净后的鲜叶灭菌并粉碎;S3、酶解;S4、将灭酶后的酶解液过滤,然后进行反渗透膜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为10%-20%,向浓缩产物中加入麦芽糊精后在压力为20-30kPa下匀质20-30min,所述麦芽糊精占可溶性固形物质量的30%-40%;S5、将匀质后的浓缩物喷雾干燥得到石斛速溶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方法中的酶解解技术可以明显提高石斛多糖的析出率;反渗透膜浓缩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常规浓缩时温度过高造成的氧化褐变、营养流失等现象,同时使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可以明显的降低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石斛多糖的损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