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结构振动试验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882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14854.3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结构振动试验装置,具体涉及振动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导向框、双向螺杆、调节电机以及配重振动间距调节机构;其中配重振动间距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螺纹套条、凹形插块、锁紧电缸、工程结构件、感应块、距离传感器,还包括导向框的底端安装有横向配重振动角度调节机构,以及竖向配重振动角度调节机构。本发明通过配重振动间距调节机构,具有两个试验配重块能够按照指定间距,以及指定横向角度,还有指定竖向角度,进行配重振动试验,能够适用于不同间距位置的配重振动试验,振动试验适用范围更广的优点,从而解决了难以适用于不同位置的配重振动试验,试验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一种漂浮光伏自适应系泊系统装置、控制方法与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6829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38696.5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漂浮光伏自适应系泊系统装置、控制方法与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系泊系统装置包括漂浮机构、系泊机构与光伏组件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根据水位变化、锚索力变化实现波浪流作用下高水位差系泊系统的自适应收放和索力自适应调控,实现了漂浮光伏系泊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为漂浮光伏的应用范围及极端状况下的失效保护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一种用于工程结构的地震模拟平台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185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14852.4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震模拟平台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结构的地震模拟平台监测装置,包括地震模拟平台,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面;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安装架呈U型结构;电葫芦,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的顶部;配重结构,设置在所述地震模拟平台的上方,所述配重结构包括配重水箱,所述配重水箱的顶面连接有四根分支吊索,所述电葫芦的驱动端连接有主吊索。本发明提出的负载调节方式摒弃了传统的配重片调节法,这种调节方式取代了传统的配重片调节法,不仅操作更为简单,而且能够迅速响应负载调整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灵活性。

    一种热电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温差能发电的箱梁桥

    公开(公告)号:CN1193006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17008.8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温差能发电的箱梁桥,热电片,包括覆铜陶瓷上基板、覆铜陶瓷下基板、地聚合物碲化铋P型热电粒子柱、地聚合物碲化铋N型热电粒子柱和导线,覆铜陶瓷上基板、覆铜陶瓷下基板之间设置互相连接且阵列分布的地聚合物碲化铋P型热电粒子柱、地聚合物碲化铋N型热电粒子柱,导线与首尾两端的地聚合物碲化铋N型热电粒子柱相连。本发明结合了热电片的桥面板能够利用产生的电能,能够用于自我监测和维护,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热电片能将桥面板吸收的热量转化为电能,提供可再生能源,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能源的浪费,还可为桥梁的照明、监控等系统提供能源,降低对外部电源的依赖,降低维护成本,实现多功能集成。

    一种自复位黏弹性耗能连梁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98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77640.7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复位黏弹性耗能连梁装置,其由左连梁肢(1)、右连梁肢(2)、左剪切板(3)、右剪切板(4)、黏弹性材料层(5)、自复位机构(6)和过载保护机构(7)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连梁具有可在宽频域内耗散地震能力、优良变形能力、可同时控制结构的峰值位移、残余位移和峰值加速度、易更换等优点。

    一种PVDF基碳纤维复合压电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237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0336977.5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VDF基碳纤维复合压电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复合压电传感器的组成包括正极碳纤维(CFRP)织物层、负极碳纤维织物层、介电层、聚偏氟乙烯(PVDF)压电聚合物层;制备方法包括热融冷却形成以PVDF为基质的碳纤维复合体、交变电场接触极化增强压电特性形成PVDF基碳纤维复合压电体、组装形成传感器。本发明的传感器及及其制备方法融合了碳纤维材料、介电材料及压电材料三者的特性和优势,具有力学性能稳定、灵敏度高、韧性强、抗冲击、耐久性好、制作简便等优点,无需额外安装电极,即可用于平面和复杂曲面应变、变形等动态响应的长期监测。

    一种自复位负刚度三维隔震支座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64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70852.0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复位负刚度三维隔震支座,包括:上连接板;位于上连接板下方的下连接板;位于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的自复位减震单元,其包括介于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的核心筒、以所述核心筒为中心对称布置的水平套筒、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核心筒并呈张紧状态伸入对称的两个水平套筒内的预应力筋、固定安装在所述预应力筋端部并锚固于所述水平套筒上的锚塞,以及滑动布置在所述水平套筒内的两个滑塞和金属弹簧组,两个滑塞上分别铰接布置上连杆与下连杆。本发明构造简单,传力明确,承载能力强,在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发挥不同水平和竖向刚度,可实现多级性能的震、振双控目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变预载-刚度自复位旋转节点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4508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52164.1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预载‑刚度自复位旋转节点,包括:托架;通过转动轴与所述托架转动连接的转动架,在所述转动轴上还与其同轴连接的齿轮;分别位于所述转动轴上下方的两块盖板,在盖板上还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以及具有可变刚度的自复位装置,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托架与盖板。本发明可解决现有自复位节点无法实现可调节的复位力,或由于节点转动角度较小,存在耗能能力和复位能力不足,或无法实现变刚度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