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火焰合成碳基纳米材料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467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27756.0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火焰合成碳基纳米材料的系统及方法,包括火焰平台、催化基材支撑装置、冷却水供给装置和惰性气体/还原气体供给装置;所述火焰平台呈开口环状,所述火焰平台上均匀安装有多个燃烧喷嘴,所述惰性气体/还原气体供给装置位于火焰平台的开口处;催化基材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轴和多个连接杆;所述支撑轴、连接杆和催化基材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通道;本发明通过设置环形开口的火焰平台为纳米材料的合成过程提供均匀的温度场,通过灵活调节催化基材与喷嘴之间的距离,以及调节催化基材的旋转速度进而调节纳米和材料的合成时间,为纳米材料的大规模合成提供稳定且均匀的生长条件,有利于保证产品性能的一致性。

    一种煤粉与矿粉短流程冶炼的循环流化床直接还原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261542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0810095.8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粉与矿粉短流程冶炼的循环流化床直还原方法及工艺,本发明的方法系统主要包括循环流化床反应塔、高温旋风分离器、磁选分离装置、气化重整炉、乏气回热换热器、水冷换热器、布袋除尘器、热风炉等主体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各设备有效、合理布置,形成了基于循环流化床的直接还原系统,将煤气化制备还原气技术与气基直还原技术有效结合,解决了气基直还原所需的既经济又高品质的还原气问题。同时,本发明将煤粉热解与铁矿粉还原协同在循环流化床反应塔内进行,煤粉热解气相产物可有效增加还原气的还原势,热解固相产物(焦粉)可有效阻止铁矿粉还原反应中的黏连。此外,本发明构建的系统流程基本实现封闭循环,能耗明显降低。

    一种蓄热球内外循环干燥热解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032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08278.5

    申请日:2022-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热球内外循环干燥热解装置及方法,涉及废弃物干燥热解技术领域,包括依次对接的回球组件、受热筒和导球组件,受热筒外圆周面盘绕有受热管,回球组件内设有连通受热筒的回球腔,导球组件包括导球腔和筛筒,筛筒一端连通受热筒,另一端连通导球腔,导球腔通过受热管连通回球腔形成外通道,筛筒结合受热筒形成连通外通道的内通道,内通道和外通道共同形成供蓄热球移动的循环通道,针对目前有机废弃物干燥热解过程中易结焦、易团结导致效率降低的问题,通过设置蓄热球并配置蓄热球移动的循环通道,保证了有机废弃物干燥热解过程物料不粘结与提高干燥热解效率以及提高传热效率。

    一种风-氢氨-热电蓄能调峰联合发电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28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110412985.9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热电蓄能调峰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氢氨‑热电蓄能调峰联合发电系统和方法。包括:风电机组、电解制氢系统、氨合成系统和氨‑燃料混烧发电系统;所述风电机组发电输出端和电网连接后再与电解制氢系统连接,电解制氢系统的氢气输出端与氨合成系统的氢气输入端连接,氨合成系统的氨气输出端连接氨‑燃料混烧发电系统。通过构建风‑氢氨‑热电蓄能调峰联合发电系统,将不稳定的风电转化为氨的化学能进行存储,再将氨用于发电系统,可以实现电能的稳定输出,避免对电网冲击过大。

    一种可调节空气旋流度的氢氨燃烧器

    公开(公告)号:CN118189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93219.3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空气旋流度的氢氨燃烧器,包括:燃料管部件,内部设置有氢气通道和氨气通道;切向旋流器部件:包括套在燃料管部件外周并与燃料管部件螺纹连接的调节盘,调节盘设有套在燃料管部件外周的套筒,套筒筒壁上设置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一端延伸至套筒的内侧面形成与套筒中心轴线相平行的长条出气口,另一端延伸至套筒外侧面形成与套筒中心轴线呈设定锐角的长条进气口;固定罩: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罩和外罩,套筒设在内罩和外罩之间,内罩与燃料管部件之间形成空气通道,内罩和外罩设有相互对应且长轴线沿周向设置的长条调节口,长条调节口与气流通道位置相对应,本发明的氢氨燃烧器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成本低。

    一种基于UV光谱分析的氢气火焰检测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6488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372092.1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V光谱分析的氢气火焰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光谱仪,用于在全波长范围内对氢气管道/储罐进行辐射强度的测定;相机,用于拍摄全波长及308nm波长的二维火焰亮度照片;所述光谱仪和相机均与计算机相连,通过计算机对光谱仪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以氢气火焰进行检测和定位,通过计算机对相机采集的图片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氢气火焰的火势大小;本发明基于氢气火焰辐射特性,能够实现以下功能:能够对H2火焰检测和报警,能够对火焰发生位置进行定位,能够对纯氢火焰和碳氢燃料火焰(燃料成分)给出判断,能够计算火焰尺寸。

    一次风煤粉半气化稳燃装置和煤粉半气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14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47607.5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风煤粉半气化稳燃装置,属于燃烧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以及蓄热体;第一管体套设于第二管体外侧。第一管体包括管径逐渐增大的变径结构,变径结构后为管径保持不变的外筒,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煤粉引燃锥体,其后连接旋流结构。锥体的锥面上,有一级煤粉浓缩环口,其开口朝向锥体中轴;管径大于一级煤粉浓缩环口的位置,有二级煤粉浓缩环口,其开口方向平行于锥体中轴。蓄热体位于第二管体内侧。本发明能够使一次风进入炉膛进行二次燃烧,尽快燃烧燃尽,提前了锅炉中燃烧的反应时机,并使燃烧的物理空间更加集中,可实现燃煤锅炉超低负荷稳定运行,实现燃煤锅炉超低负荷运行时低NOx排放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