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8720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83085.2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F24S60/00 , G06F18/23 ,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8 , G06F111/04 , G06F119/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设备、介质及装置,属于新能源系统优化处理领域,用于解决高比例新能源系统供暖期灵活性不足、可再生能源消纳难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系统架构;基于构建的上述高比例新能源系统架构,建立CSP机组模型及建立CHP机组模型;基于所建机组模型,建立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协同优化模型;获取各类机组的相关数据,以及规划地区的风光资源数据,根据所获取的数据及建立的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协同优化模型,得到高比例新能源系统中各类机组的容量配置与运行优化方案,提升系统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20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483085.2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F24S60/00 , G06F18/23 ,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8 , G06F111/04 , G06F119/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设备、介质及装置,属于新能源系统优化处理领域,用于解决高比例新能源系统供暖期灵活性不足、可再生能源消纳难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系统架构;基于构建的上述高比例新能源系统架构,建立CSP机组模型及建立CHP机组模型;基于所建机组模型,建立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协同优化模型;获取各类机组的相关数据,以及规划地区的风光资源数据,根据所获取的数据及建立的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协同优化模型,得到高比例新能源系统中各类机组的容量配置与运行优化方案,提升系统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67701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0326321.5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F17/18 , G06F17/1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随机源矩阵和层次分析的用电特征辨识方法及系统,根据获取的有功负荷数据和气象因素数据,得到增广数据源矩阵;通过移动窗口,从增广数据源矩阵中选取子矩阵;根据子矩阵,得到第一目标层的因素,以第一目标层因素为准侧,得到第二目标层的各个因素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根据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得到第二目标层的各个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根据第二目标层的各个因素作为准则时的第三目标层的排序权向量,构建排序权矩阵,根据排序权矩阵,得到第三目标层各个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根据第三目标层各个因素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得到有功负荷数据的分析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基于多个气象因素的更准确用电行为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677019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26321.5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随机源矩阵和层次分析的用电特征辨识方法及系统,根据获取的有功负荷数据和气象因素数据,得到增广数据源矩阵;通过移动窗口,从增广数据源矩阵中选取子矩阵;根据子矩阵,得到第一目标层的因素,以第一目标层因素为准侧,得到第二目标层的各个因素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根据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得到第二目标层的各个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根据第二目标层的各个因素作为准则时的第三目标层的排序权向量,构建排序权矩阵,根据排序权矩阵,得到第三目标层各个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根据第三目标层各个因素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得到有功负荷数据的分析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基于多个气象因素的更准确用电行为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008626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10075602.1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能量传输组件,所述组件由发射件和接收件组成,所述发射件和接收件分别为矩形框架;所述接收件位于所述发射件上侧,两者中心不重合;所述接收件与所述发射件的轴线垂直。本发明提供的传输组件,采用的接收件和发射件中心不重合,能保证接收端在较宽空间范围内保持有效功率拾取,提高了接收端的能量获取效率,同时提高了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利用率;改变工作区域内的磁场分布,使得接收线圈的位置在与发射线圈相对变化时仍能够保持两者间耦合系数的稳定,从而解决了无线能量传输应用中传输功率随线圈相对位置变化而波动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26568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810201214.3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金海棠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258 , H01M8/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改性双极板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均匀原料组分成型、表面喷涂导电剂、两次热压和恒温冷却。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导电涂层与基层充分热熔在一起,大大降低了制得的双极板具有分层结构的弊端,解决了过充和长时间运行后,面电阻增加和结构改变等问题,制得的双极板具有面电阻小,机械性能强,抗氧化抗腐蚀性能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26568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10201214.3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金海棠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258 , H01M8/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改性双极板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均匀原料组分成型、表面喷涂导电剂、两次热压和恒温冷却。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导电涂层与基层充分热熔在一起,大大降低了制得的双极板具有分层结构的弊端,解决了过充和长时间运行后,面电阻增加和结构改变等问题,制得的双极板具有面电阻小,机械性能强,抗氧化抗腐蚀性能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9738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873305.9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氢能全链路的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运行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在建模时,考虑了电解槽、燃氢轮机和燃料电池的余热利用以及制氢副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基于传统电力系统模型、氢能全链路精细化模型和热能相关设备模型,考虑了系统运行的灵活性、氢能管道规划和设备余热利用,并在求解时进行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本发明适用于中长期规划运行分析,能够有效促进异质能源跨地域和跨季节优化配置,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纳和能源系统的经济低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43902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388054.0
申请日:2022-11-08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20/00 , G06F21/6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需求响应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嵌套联邦学习的多智能体自组织需求响应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了时变影响模型来描述各智能体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能力;构建了基于时变影响模型的自组织激励机制;以分布式网络管理器中的参数服务器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嵌套联邦学习优化计算框架,该框架可以在保证用户隐私的前提下,计算出自组织体中各智能体效用的最优收敛值,并进一步从分布式网络管理器中获取该信息;最后,参数服务器集成模型并将其返回给智能体,以实现高效和经济的需求响应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285457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545630.7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的非理想通信下区域电力系统的分布式经济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构造分布式经济调度的通信图,通信图实现通用节点与发电机节点间的双向通信连接;在通信图的基础上,以全局功率平衡为约束,发电机组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将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用拉格朗日原对偶进行描述;获取所有负荷功率;将负荷功率输入拉格朗日原对偶描述中进行求解,获得每个发电机的发电量。利用原对偶原理将经济调度问题分解为若干并行子问题,解决了分布式区域电力系统供需平衡的计算问题,可以在保证微增率一致性的前提下,将负荷合理分配给发电机组以实现最优调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