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6045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888133.6
申请日:2023-07-19
IPC: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火试验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用于测试隧道抗火性能的装置,包括外箱体,外箱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观察窗,外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开口的边部铰接有顶盖;燃烧基台,燃烧基台的顶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用于放置耐火试件,燃烧基台的顶部开设有燃烧腔,燃烧腔的底部和侧壁上分别设置底燃烧单元和侧燃烧单元;承载力加载组件,承载力加载组件设置在顶盖内,承载力加载组件的施压端与耐火试件对应设置;气体检测组件,气体检测组件与外箱体连通,气体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试验后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是否超标。本发明可以在多种火源位置下检测隧道防火板在火灾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并且可以观察防火板形变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220546486U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22062091.9
申请日:2023-08-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底隧道引水灭火试验装置,涉及海底隧道技术领域,包括过滤箱,过滤箱的外部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两个螺杆、两个连接板和过滤板,伺服电机与过滤箱固定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链轮。本实用新型能够过滤板的设置能够对海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通过连接板、连接杆和压缩弹簧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在过滤板对抽取海水进行过滤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其损坏,通过伺服电机、主动链轮、螺杆、从动链轮和连接杆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带动连接板和过滤板从过滤箱内向上升起,此时过滤板将带着吸附的杂质从开口处升出,并由工作人员将其清理。
-
公开(公告)号:CN220508264U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21988104.9
申请日:2023-07-27
IPC: G01K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有传感器的隧道抗火监测结构,涉及隧道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传感器安装机构,传感器安装机构包括下固定环,下固定环固定于外壳的内底壁,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环,螺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使螺环带动活动板向上移动,活动板通过活动杆和移动板带动上固定环向上移动,使上固定环解除对传感器本体的固定,工作人员将传感器本体取出,则完成对传感器本体的拆卸,使其整体对传感器本体拆卸和安装更加方便,便于后期对传感器本体进行维护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1583258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1565539.2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H01M50/244 , H01M50/242 , H01M50/2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电池用防震设备,包括:缓震机构和安装机构,缓震机构包括外箱,外箱内设有内箱,外箱与内箱设有若干个缓冲组件,内箱的内壁固接有主气囊,缓冲组件包括固接在内箱外壁上的气囊安装壳,气囊安装壳内固接有一个第一副气囊和两个第二副气囊,第一副气囊和第二副气囊均与主气囊连通,第一副气囊和第二副气囊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挤压板,两个挤压板一侧通过铰接组件与外箱内壁铰接;安装机构包括安装箱,安装箱固接在主气囊内壁,安装箱的底部内四角处分别滑动连接有夹持板,且安装箱的侧壁四角内分别设有调节组件,本发明能够降低出现锂电池组脱离约束产生位移的几率,提高锂电池组的防震效果,提高锂电池组的使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2219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11194.1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B61L23/04 , G06V10/762 , G06N20/00 , G01B11/16 , B61K9/08 , B61L27/70 , B64D47/08 , B64U20/87 , B64U1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轨道变形监测系统,包括,传感网络、区域节点、本地监测模块、云平台;传感网络与本地监测模块通过区域节点进行连接,本地监测模块与云平台连接;传感网络用于获取轨道监测数据;本地监测模块用于通过提取识别模型对轨道监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及识别,生成轨道变形数据;云平台用于存储轨道监测数据及轨道变形数据,并对识别模型进行更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有效采集大范围轨道监测数据,同时对轨道进行监测过程中,提升轨道变形监测的识别效率及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325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65539.2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H01M50/244 , H01M50/242 , H01M50/2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电池用防震设备,包括:缓震机构和安装机构,缓震机构包括外箱,外箱内设有内箱,外箱与内箱设有若干个缓冲组件,内箱的内壁固接有主气囊,缓冲组件包括固接在内箱外壁上的气囊安装壳,气囊安装壳内固接有一个第一副气囊和两个第二副气囊,第一副气囊和第二副气囊均与主气囊连通,第一副气囊和第二副气囊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挤压板,两个挤压板一侧通过铰接组件与外箱内壁铰接;安装机构包括安装箱,安装箱固接在主气囊内壁,安装箱的底部内四角处分别滑动连接有夹持板,且安装箱的侧壁四角内分别设有调节组件,本发明能够降低出现锂电池组脱离约束产生位移的几率,提高锂电池组的防震效果,提高锂电池组的使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4654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68154.2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山东华亿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节点吸能装置,包括中间轴,中间轴底端中部滑动连接有导电部,中间轴两端分别滑动套设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外侧壁中部固定套设有固定套环,两个固定套环之间共同滑动连接有若干外吸能部,若干外吸能部沿固定套环周向等间隔设置,中间轴内部设置有极限动作部,连接套筒内部设置有内吸能部,两个内吸能部相互靠近的端部活动伸入中间轴内与极限动作部抵接,连接套筒远离中间轴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滑杆,两个第二滑杆相互靠近的端部共同滑动连接有报警部,导电部与报警部对应。本装置能够对钢柱的翼缘起到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7805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51682.7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山东华亿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式结构,包括:竖梁,竖梁的顶端固接有底板的底面中间处,底板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的顶面上固接有顶板;底板与第三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结构,相邻两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固组件,相邻两个第一加固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固组件,第二加固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结构固接;竖梁与底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筋,若干第一支撑筋周向等间隔设置,第一支撑筋的顶端与底板的底面固接且靠近底板的外缘,第一支撑筋的底端固接在竖梁的外侧壁上。本发明通过提高顶板的稳定性,从而能对溶洞基坑进行加固,以解决路基垮塌、沉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1536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65960.3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H01M50/244 , H01M10/052 , H01M50/242 , H01M50/289 , H01M50/264 , H01M50/291 , H01M10/48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电池固定用固定支架,包括外壳,外壳的内腔安装有内壳体,内壳体内嵌设固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锂电池的安装组件;内壳体与外壳之间固接有若干减振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开设在安装架上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底端设置有定位件,安装孔的侧壁顶端对称设置有顶紧件,锂电池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定位件和顶紧件抵接;安装架的内部布置有串联线缆,若干定位件分别通过串联线缆电性连接;外壳内设置有若干指示组件,指示组件与锂电池对应设置;外壳上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与外壳内腔连通。本申请的固定支架上锂电池安装方便、效率高,同时方便检修时判断锂电池的安装状态,提高检修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2219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111194.1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B61L23/04 , G06V10/762 , G06N20/00 , G01B11/16 , B61K9/08 , B61L27/70 , B64D47/08 , B64U20/87 , B64U1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轨道变形监测系统,包括,传感网络、区域节点、本地监测模块、云平台;传感网络与本地监测模块通过区域节点进行连接,本地监测模块与云平台连接;传感网络用于获取轨道监测数据;本地监测模块用于通过提取识别模型对轨道监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及识别,生成轨道变形数据;云平台用于存储轨道监测数据及轨道变形数据,并对识别模型进行更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有效采集大范围轨道监测数据,同时对轨道进行监测过程中,提升轨道变形监测的识别效率及有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