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9890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586102.0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建铁投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的隧道危险块体判识及靶向加固方法,包括:根据模拟工程的实际条件,设置计算模型的固定点、加载点、监测点、节理参数、孔洞参数、地应力、系统锚杆参数等信息,构建非连续计算模型;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模拟隧道开挖完成后的围岩块体变形以及运动过程,并实时监测每个块体的竖向位移,若大于设定值则划分为垮塌块体,否则为安全块体,记录危险块体编号;根据垮塌块体在初始条件下的位置,检索穿越垮塌块体的系统锚杆,逐次延长该部分锚杆长度,直到所有块体均为安全块体,以此确定锚杆的长度,实现隧道危险块体的靶向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153437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25887.X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铁投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回收的微震传感器布设装置及方法,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内设有微震传感器,所述微震传感器的信号接收端平行于固定装置的轴线,且与围岩接触;所述固定装置的外部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微震传感器接触,以通过压缩弹性件使微震传感器与围岩接触。解决围岩监测中传感器难以与围岩壁面紧密接触以及监测完成后传感器难以安全回收的问题,利用弹簧的弹力将微震传感器固定在围岩壁上并安全取出的方法,与工程实践更接近,监测数据更准确,传感器安装及回收更加简单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509890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586102.0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建铁投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的隧道危险块体判识及靶向加固方法,包括:根据模拟工程的实际条件,设置计算模型的固定点、加载点、监测点、节理参数、孔洞参数、地应力、系统锚杆参数等信息,构建非连续计算模型;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模拟隧道开挖完成后的围岩块体变形以及运动过程,并实时监测每个块体的竖向位移,若大于设定值则划分为垮塌块体,否则为安全块体,记录危险块体编号;根据垮塌块体在初始条件下的位置,检索穿越垮塌块体的系统锚杆,逐次延长该部分锚杆长度,直到所有块体均为安全块体,以此确定锚杆的长度,实现隧道危险块体的靶向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11188622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0191258.X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山东大学(齐河)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研究院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工程围岩危石垮塌模拟用平台、模拟系统及方法,包括四个竖直布置的反力墙,多个反力墙围合形成方形的反力空间,所述反力墙的下端开口处安装有底座;每个反力墙靠近反力空间的一侧设置有一列水平布置的应力加载板,所述反力空间的上方设置有反力梁;反力梁、应力加载板与底座围合形成加载空间,所述加载空间用于放置待测试的围岩模拟块;所述应力加载板能够沿反力墙的法线方向水平运动,所述反力梁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以此完成围岩模拟块的加载;所述应力加载板与反力梁分别通过直线运动单元驱动以实现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04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111479940.X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公开了隧道围岩压力拱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非连续计算模型:根据模拟工程的实际条件,设置计算模型的固定点、加载点、监测点、节理参数、孔洞参数、地应力参数信息,以此构建非连续计算模型;非连续变形计算分析: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模拟隧道开挖完成后的围岩块体变形以及运动过程;遴选应力图关键点绘制散点图:待隧道围岩稳定后,分析隧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遴选应力图中上下边界关键点并绘制散点图;进行曲线拟合与修正,通过上下边缘的压力拱边界线确定隧道压力拱的范围。更加准确的确定了破碎带等非连续地质环境下隧道垮塌形成的压力拱范围,使隧道结构设计和工程措施采用更加合理,为隧道围岩垮塌灾害防控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75680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440688.4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岩体变形预测的隧道锚固参数智能化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锚杆初始参数和围岩允许变形范围;基于锚杆初始参数,采用数值模型,开展开挖支护仿真计算,得到围岩变形数据;判断围岩变形数据是否在围岩允许变形范围之内,若否,对锚杆参数进行调整,循环迭代,直到围岩变形数据满足要求;若是,输出优化结果。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实际工程中支护的成本,最大限度避免锚杆材料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624132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519322.8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灾害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掌子面稳定性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包含掌子面区域的图片;基于获取的图片,识别并提取出掌子面的结构面,得到掌子面结构面分布情况,并根据掌子面结构面分布情况进行块体的识别;根据掌子面结构面分布情况及块体识别结果对掌子面进行区域划分,并根据掌子面区域划分设定多普勒激光雷达测振系统监测点密度,以使多普勒激光雷达测振系统基于监测点密度获取监测点的掌子面的位移和速度;对于每个监测点,基于掌子面的位移和速度,计算掌子面的固有振动频率,并融合掌子面的速度与固有振动频率,预测隧道掌子面稳定性。有效提高了掌子面稳定性判识速度与精度,为隧道工程安全建设保驾护航。
-
公开(公告)号:CN11531018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13039.8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围岩稳定性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及系统,发射地震波信号在断层等非连续结构面处产生发射现象,依据反射信号分析岩体结构面几何参数及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根据分析需求,构建三维非连续数值计算模型,依据得到的几何参数,在计算模型中添加岩体结构面;模拟隧道开挖完成后的围岩块体变形以及运动过程,并实时监测每个块体的竖向位移,将竖向位移大于设定值的划分为垮塌块体,否则为安全块体;基于模拟结果,预测分析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出现块体垮塌灾害的高风险区域。本发明融合地震波探测数据,可实现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块体垮塌灾害预测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378977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969484.0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软土地基表面铺设表层土;将预制好的加固构件放置在表层土上,所述加固构件包括由竹材制成的竹网,所述竹网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与竹网垂直的竹柱;在加固构件上表面铺设土工布;在土工布上铺设覆土层,使用本发明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2177621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951950.8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TBM掘进过程护盾围岩垮塌灾害实时预警系统及方法,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的设置在TBM盾体上的多个压力感应元件;所述处理器根据采集到的各个压力感应元件的实时数据,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插值后得到当前TBM盾体受压分布模型,通过分布模型确定TBM盾体压力集中区域,以压力集中区域对应的围岩区域为垮塌灾害风险区域;本公开通过在盾体上均匀的设置压力感应元件,针对实时采集到的压力数据进行插值处理,进而得到盾体的受压模型,通过模型得到受压集中区域,进而实现了对盾体围岩垮塌的精准判断和预警,极大的提高了TBM掘进过程中的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