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形态的船载风力助推装置及其调整方法与组合

    公开(公告)号:CN118651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41072.2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可变形态的船载风力助推装置及其调整方法与组合,所述风力助推装置包括第一底板至少两个翼型叶片,主轴以及发电机,主轴垂直于第一底板,其下端与发电机转轴固定连接,其上端位于第一底板上方;叶片转轴平行于主轴;第一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动引导机构,各个翼型叶片可以通过绕其叶片转轴转动和/或在其叶片转轴的带动下沿第一滑动引导机构滑动以形成风力助推形态;主轴以及各个翼型叶片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互相配合的连接机构,各个翼型叶片可以通过连接机构与主轴固定连接以形成升力型垂直轴发电形态。本申请提供的可变形态的船载风力助推装置能够在风力助推形态与发电形态之间灵活切换。

    用于电池组的温度-OCV-SOC响应面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924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0603673.0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电池组的温度‑OCV‑SOC响应面构建方法,包括:采集动力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电池特征数据,生成不同环境温度下各个单体电池的OCV‑SOC曲线;基于采集的电池特征数据对动力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欧姆内阻进行参数辨识;对动力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进行不一致性分析,选择一致性最差的单体电池作为特征单体电池;基于不同环境温度下特征单体电池的OCV‑SOC曲线构建OCV‑SOC曲线簇;对OCV‑SOC曲线簇进行温度的二维插值,生成对应的温度‑OCV‑SOC三维响应面,以实现SOC估计。本发明能够准确的构建动力电池组的温度‑OCV‑SOC三维响应面,以便于基于动力电池组的温度‑OCV‑SOC三维响应面完成SOC估计。

    适用于多工况全电量区间的动力电池状态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9731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744779.2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适用于多工况全电量区间的动力电池状态估算方法,包括:建立动力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对等效电路模型进行参数辨识;采集动力电池的开路电压特征数据并拟合动力电池的SOC‑OCV曲线;基于等效电路模型以及动态特征数据和SOC‑OCV曲线结合各种滤波算法生成对应的端电压预测值和SOC估计值;基于端电压预测值与对应实测值之间的电压残差,结合OWA算子为各种滤波算法的SOC估计值分配对应的加权值;基于各种滤波算法的SOC估计值及对应的加权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动力电池的融合SOC估计值作为其状态估算结果。本发明能够有效融合多种滤波算法的SOC估计结果并实现多种滤波算法的互补,进而能够实现动力电池多工况全电量区间的SOC估计全局最优。

    一种计及电池系统放电数据的电池热失控风险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399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80934.6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计及电池系统放电数据的电池热失控风险检测方法,包括:在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采集电池组的特征数据;对电池组的特征数据进行充放电循环的划分,并提取电池组某次循环的放电数据;通过纵向离群均值算法根据电池组所选循环的放电数据,计算各个单体电池所选循环的电池热失控风险值;将电池热失控风险值超过设置的风险阈值的单体电池作为可疑电池;通过设置的判断机制对可疑电池进行进一步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电池热失控风险报警。本发明能够对电池热失控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以直观且有效的获知电池的热失控风险,能够改善电池热失控误报警频发的问题,从而提高电池热失控风险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种模块化风光海获能互补发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2210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29054.X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块化风光海获能互补发电设备,包括锚泊单元、光伏发电单元及4个耦合发电单元;4个耦合发电单元按照水平正方形阵型布设,每个耦合发电单元包括自下向上同轴地设置的波浪能模块、双转子无刷发电机及风能模块;波浪能模块包括中心转轴、振荡浮子及多个光轴导轨,风能模块包括第一垂直轴风机,双转子无刷发电机的一个转子与中心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另一个转子与第一垂直轴风机的风机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锚泊单元用于使所述模块化风光海获能互补发电设备漂浮并锚定于海面。本申请提供的风光海获能互补发电设备能够对风能‑太阳能‑波浪能进行多能综合互补,降低了能源采集成本,提高了海洋新能源获能的稳定性。

    垂直轴风机对转自保护装置及海上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446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29018.3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垂直轴风机对转自保护装置及海上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所述垂直轴风机对转自保护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同轴且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锥齿轮;沿竖直方向同轴且对向设置的两个第二锥齿轮,其中,位置靠下的第二锥齿轮与位于其下方的垂直轴风机同轴地固定连接;转速同步单元,用于在两个垂直轴风机的转速之差大于预设的阈值时使其转速切换为相同;外壳,用于容置转速同步单元、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二锥齿轮,并使两个第一锥齿轮与两个第二锥齿轮互相啮合地转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两个垂直轴风机的转速差较大的情况下及时对转速进行锁定,消除了对浮台基座施加的转矩,有效地提升了海上风力发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平稳性。

    一种海工装备波浪隐形防护超材料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4098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310133349.1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海洋工程防护及水下结构物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海工装备波浪隐形防护超材料装置及其设计方法,用于为海工装备提供防波浪保护,包括自内向外依次紧密嵌套的多个环形的防护结构,每个防护结构的径向厚度相同,包括自内向外紧密嵌套的一个A类环形板与一个B类环形板,其中,最内侧的A类环形板的内径以内的区域为防波浪区域;每个A类环形板的底面及顶面均位于海底以下;每个B类环形板的底面位于海底以下,每个B类环形板的顶面位于海面以下以及海底以上;所有A类环形板与B类环形板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对海工装备周围的波浪进行主动操控,有效地消除波浪对海工装备的冲击,从根本上实现对海工装备的保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