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6016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279930.6
申请日:2022-10-19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公开属于电力系统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改造多目标优化规划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火电机组系统参数;基于所获取的火电机组系统参数构建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改造多目标优化规划模型;求解所构建的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改造多目标优化规划模型,得到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改造优化方案;其中,所构建的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改造多目标优化规划模型包括上层模型和下层模型;所述上层模型以深度调峰总成本最小和深度调峰容量最大为上层目标函数,以改造优化后火电机组的最小负荷为决策变量;所述下层模型以机组总运行成本最小为下层目标函数,以机组输出功率和节点电压相角为决策变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75953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75475.7
申请日:2022-11-23
申请人: 山东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3
摘要: 本公开属于调压特性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度调峰火电机组多元调压特性综合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深度调峰火电机组的励磁系统调压特性参数;根据所获取的调压特性参数,构建多元调压特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确定所述多元调压特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基于所述客观权重和和所述主观权重计算得到所构建的多元调压特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基于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对各个深度调峰火电机组进行综合评估,得到综合评估结果,完成深度调峰火电机组多元调压特性的综合评估;构造多层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的组合权重实现对深度调峰火电机组的综合评估,将实际运行经验和客观数据分析有效结合,满足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11157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0789027.8
申请日:2022-07-06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22B35/18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机组高背压供热时发电碳排放强度和供热碳排放强度确定的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机组瞬时燃料消耗量得到瞬时碳排放量;根据高背压的供热参数和正常背压的排汽参数,得到高背压供热蒸汽的可用能,并以此确定高背压供热蒸汽可用能的折算电功率;根据瞬时碳排放量、机组当前有功功率和折算电功率,得到机组高背压供热时的发电碳排放强度;根据瞬时碳排放量、机组当前有功功率和供热蒸汽流量,得到机组高背压供热时的供热碳排放强度。适用于机组高背压供热时发电碳排放量和供热碳排放量的计算,兼顾能量数量和质量,实现发电与供热碳排放量的分摊。
-
公开(公告)号:CN1151698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89029.7
申请日:2022-07-06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锅炉参数的煤电机组全时段碳排放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锅炉瞬时燃料消耗量以及燃料元素分析中碳元素的占比,计算瞬时碳排放量;根据锅炉出口参数计算锅炉输出可用能;基于计算得到的瞬时碳排放量和锅炉输出可用能,计算单位可用能的碳排放强度;将所述碳排放强度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煤电机组全时段碳排放评价。本发明将可用能(火用)分析引入碳排放评价,实现了供热季、非供热季以及不同抽汽量情况下机组碳排放强度的可比性,为综合比较评价同一煤电机组不同时段的碳排放水平提供了一个有效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422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501310.7
申请日:2023-11-13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N7/0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概率碳流处理方法,属于能源排放核算技术领域。首先,引入实际的风力和辐射强度分布,通过风力发电机的风力‑功率关系式和光伏发电机的辐射强度‑功率关系式,得到风力发电机和光伏发电机的功率概率密度函数;其次,将发电机出力与负荷相结合,建立节点概率注入功率模型;然后,引入碳排放流理论,建立电力系统概率碳流计算模型;最后,引入拉丁超立方采样,构建了一种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概率碳流计算方法。本发明充分考虑了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发电机的出力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为未来高精度的碳流计算,以及后期碳责任分摊和低碳响应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40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68035.6
申请日:2022-12-08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明人: 于庆彬 , 李军 , 高嵩 , 周春生 , 辛刚 , 丁浩天 , 刘恩仁 , 曲建璋 , 房方 , 褚晓东 , 董玉亮 , 何成兵 , 李元元 , 王茗 , 张文栋 , 路宽 , 王文宽 , 姚常青 , 石硕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火电机组动态调控方法,包括:分析单个新能源场站的快速功率变化,并计算新能源功率变化速率;根据单个新能源场站的功率变化速率,计算新能源整体功率变化速率;将所述新能源整体功率变化速率与预先计算的实际运行火电机组整体调节速率进行对比,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火电机组调节速率的调整;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进行火电机组调节速率的调整。本发明能够基于新能源功率的快速变化对运行机组的调节速率或台数进行远程控制动态调整,在确保电网安稳运行的同时,提高新能源消纳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72599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198067.5
申请日:2022-03-01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公开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计及输配协调和不确定性的配电节点边际电价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配电网的数据信息;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和预设的配电网经济调度模型,得到配电节点边际电价;其中,配电网经济调度模型考虑了输电网‑配电网协调和不确定性,以配电网调度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配电网的经济调度,推导出配电节点边际电价。
-
公开(公告)号:CN112003329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0887711.0
申请日:2020-08-28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46
摘要: 一种基于全局能耗优化的火电机组调峰调控方法及系统,先将需要调峰调控的电网划分成不同的分块区域;对划分好的分块区域内负荷、新能源场站以及火电机组进行统计,并标记坐标;计算火电机组、新能源场站发电出力的加权位置;比较分块区域内用电负荷与发电量,并标记出具有调峰资源的分块区域;当该分块区域内需要调峰时,该分块区域内的火电机组首先参与调峰,调峰的先后顺序按照与负荷用电加权位置由远及近的顺序,当该分块区域内所有火电机组参与调峰,仍不能满足需求时,则寻求其他分块区域进行调峰资源;负荷用电需求、火电机组出力、新能源场站出力均动态更新,加权位置也动态更新。本发明提升了整体用电的经济性,同时保证电网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3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69381.8
申请日:2023-12-07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及低碳需求响应的源网荷储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属于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技术领域。本发明结合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引入动态碳排放因子,提出能源价格和动态碳排放因子双重驱动的低碳需求响应机制,以促进需求侧低碳响应的积极性;基于柔性负荷响应方式,构建低碳平移负荷模型和低碳削减负荷模型,实现用电时段的低碳灵活调整;计及低碳需求响应,兼顾经济成本和低碳排放双重目标,统筹源网荷储碳全环节实施协同优化调度,实现高碳能源使用比例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33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21854.8
申请日:2023-09-21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26
摘要: 一种考虑储能设备的企业碳排放量核算方法、装置和介质,属于电网碳排放因子技术领域。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获取区域电网覆盖地理范围内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排放量、输出电量的区域电网的平均碳排放因子、输出电量的区域电网净送出电量等参数;计算区域内区域内的发电碳排放量和输入区域的发电碳排放量之和与区域内的发电量和输入区域的发电量之和;计算区域电网的平均碳排放因子,根据碳排放因子核算企业用电产生的碳排放量。本发明能够准确计算区域电网在有储能设备放电情况下的瞬时电网碳排放因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