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5677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05486.9
申请日:2016-05-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变压器运行状态评估方法和装置,属于变压器领域,包括:步骤1:选取变压器运行状态评估指标,构建变压器运行状态评估模型;步骤2:划分变压器运行状态等级,制定对应于各运行状态等级的标度区间;步骤3:基于分段三角模糊数耦合集对分析求取指标层中各评估指标的状态劣化联系度;步骤4:结合专家经验,综合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相似度聚类分析,赋予各评估指标主观常权;步骤5:基于改进CRITIC赋权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客观变权,并将客观变权与对应的主观常权结合为主客观变权;步骤6:根据评估指标相应的主客观变权,求取项目层及变压器整体的状态劣化联系度。本发明能够较合理和较准确地评判变压器运行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790922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306916.X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菏泽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来一种基于和声算法的快速移除不可行解的配电网重构方法,在分析已有网络重构算法缺陷的基础上,提出支路组的概念,将系统拓扑图进行编码,能有效与智能优化算法进行融合。以和声算法为例,给出了该算法与四个支路断开规则有机结合的实现步骤,相比于已有方法,本发明将产生不可行解的情况进行归纳,提高了搜索效率;同时,避免了可行解的遗漏,确保了解空间的完整性,与和声算法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网络重构的速度以及全局最优解的搜索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4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69441.X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F30/20 , H02J3/36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最优CFPREV的HVDC换相失败风险预测方法,属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防御技术领域,能够对在最优CFPREV控制下的LCC‑HVDC系统进行换相失败风险的预测,判断故障后系统是否能够仅通过改变触发角的大小来抑制换相失败的发生,为站外换相失败防御装置的投入提供支撑。在实现过程中,该方法通过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实时测量数据计算CFPREV极限作用的逆变站触发角,然后基于换相面积理论进行最优CFPREV控制下的换相失败风险的预测,并且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了CFPREV作用下直流电流的变化,确保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7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28080.4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电网故障下动态边界的MMC无功支撑能力提升方法,属于柔性直流输电控制领域,包括:构建电网故障下的MMC动态边界计算单元;构建提升MMC无功支撑能力的零序信号计算单元的拟合函数;基于构建的动态边界计算单元所输出的有无零序信号注入下的无功功率Q0.max、Q1.max与系统中实时检测的无功功率Qdet判断是否启动零序信号计算单元;若启动零序信号计算单元,则实时计算MMC当前工况下扩大运行域的零序信号并注入MMC调制模块,实现MMC无功支撑能力提升。本发明能够提升换流器的无功支撑能力,降低了电网崩溃、系统振荡风险,并且计及电网故障下的换流器动态边界,兼具灵活性、实时性及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5404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98996.5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H02M7/483 , G06F17/10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过载运行需求的MMC最优零序信号计算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换流器信号调制领域,包括:构建最优零序信号计算运行域;建立最优零序信号求解数学模型;不断迭代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并输入最优零序信号求解数学模型,求解得到多组最大的调制信号裕度值Mar,其对应的零序信号的幅值与相角即最优零序信号的幅值与相角,并输出记录,分别形成OPA3(P,Q)表格与OPAlf3(P,Q)表格;采用函数拟合方式对表格进行拟合,得到最终的拟合函数式,用于后续快速计算最优零序信号的幅值和相角。本发明能够大幅减少MMC因过载运行导致调制信号过调制的运行时间,减少因调制信号过调制导致的开关器件寿命降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986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03379.X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MMC过载边界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直流输电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MMC的功率因数角,并设置零序信号幅值及相角的约束范围;初始化目标MMC的两种不同工况,确定两种不同工况在注入零序信号的情况下的最大调制信号裕度;基于该两种不同情况下的最大调制信号裕度,通过弦截法确定目标MMC在当前功率因数角下的最大运行功率;调整该功率因数角,得到目标MMC的过载运行极限边界。这样能够明确得到目标MMC的过载运行边界,根据零序信号得到MMC的调制信号裕度,进而确定最大运行功率和起始运行功率,可以准确确定MMC的过载运行边界,进而有助于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合理设置MMC的负载水平,确保安全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591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18901.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四桥臂变流器无感同步并网系统及方法,属于变流器并网技术领域,包括采样模块、坐标变换模块、正负序分离模块、改进的VSG控制模块、双环控制模块、调制模块、角速度积分模块、相位预同步模块和电压预同步模块;本发明可以根据电网电压和相位、变流器输出电压,通过所发明的非对称负载下基于VSG的三相四桥臂变流器预同步方法可实现无感同步并网,并减少了系统在非对称负载条件下的波动和不稳定现象。在实现过程中,引入了衰减函数,避免了预同步初期的有功突增,有效降低了并网时的冲击电流,增强了系统稳定性和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6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56472.X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流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跟网和构网比例混合的电压源型换流器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并网点电压、GFM控制参考电压和GFL控制参考电压;GFM控制模块,被配置为计算GFM的并网点电压以及GFM向电网输出的电流,基于选定的控制方法得到GFM的目标电压;GFL控制模块,被配置为计算GFL的并网点电压以及GFL向电网输出的电流,基于选定的控制方法得到GFL的目标电压;混合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切换控制指令,将GFM的目标电压和GFL的目标电压按照选定的混合比例进行混合,得到电压源型换流器所需的目标电压。本发明能够实现在不同控制方法之间匀速切换;避免了控制突变导致的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71307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87503.4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F30/20 , G06F17/12 , G06F17/16 , G06F113/0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逆变器的时域分析模型构建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涉及电力系统领域。方法包括:根据电力系统结构将电力系统划分为新能源场站与交流网络;构建交流网络模型:将光伏场站逆变器作为电流源输入,外部电网作为无限大电压源输入,输出为交流网络电压电流参数;构建新能源场站模型:将交流网络的输出作为输入,输出为新能源场站输出的电流;基于交流网络模型和新能源场站模型获得交互传递函数,实现交流网络和新能源场站的交互。通过对交流网络与新能源场站控制环节分别进行建模,再借助负反馈实现两者的交互,以对新型电力系统扰动运行特性进行整体机理研究,解决了含新能源的电力系统中电力网络与逆变器控制系统孤立研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500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57831.X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H04L9/40 , H04L67/12 , H02J13/00 , G06F18/2433 , G06N3/0464 , G06N3/088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配电网不同频率注入攻击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分布式光伏配电网信息层保护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时域数据进行时频变换,得到时域数据的频域信号;利用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时域数据和频域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识别和分类结果,其中,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数据处理过程中交替使用挤压激励结构;根据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识别和分类结果检测虚假数据的位置。本发明能够突出有用特征,弱化冗余特征,从而使提取的特征有利于分类,弥补了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在分布式光伏配电网虚假数据注入攻击识别中的局限性,达到丰富输入信息并提高检测精度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