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87548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31309.2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山东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8 , C22C38/60 , B21J5/00 , B22C9/22 , B23P15/28 , C21D9/22 , C22C3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膨胀合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膨胀合金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高膨胀合金钢,合金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4‑0.7%,S:0.01‑0.10%,Cr:8.0‑10.0%,Ni:6.0‑8.0%,Mn:7.0‑8.0%,Mo:1.5‑2.5%,Al:0.5‑1.5%,Si:0.5‑1.5%,V:1.0‑2.0%,Cu:1.5‑2.5%,N≤0.01%,稀土元素Y+Ce+La≤0.0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高膨胀合金钢,在室温‑300℃下具有良好的线膨胀系数,兼具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134617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415580.0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等离子球化脱氧3D打印金属粉体制备装置,该装置包括气站、高压精密送粉系统、高频感应等离子体发生器、3D打印金属粉体除氧冷凝室、粉末收集除尘系统,采用高频感应等离子体将粒径大小基本一致的外形不规则金属粉末颗粒加热熔融形成金属微液滴,在金属微液滴下落的过程中用一氧化碳气体对其进行喷射,使得金属微液滴中的氧原子与一氧化碳分子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减少金属微液滴中氧的含量,再经快速冷凝获得粒径基本一致的3D打印金属粉体。本装置制备的3D打印金属粉体不仅流动性好、含氧量低,而且粒径均匀、无空心,适合高质量3D打印金属粉体的大批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15074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15564.1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钎焊增强等离子熔融金属微液滴与磨料粉末结合快凝磁性磨料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高频感应等离子体将铁磁性金属粉末颗粒加热熔融形成金属微液滴,在金属微液滴下落的过程中用含有硬质磨料和钎焊粉的气流对其进行喷射,经快速冷凝形成硬质磨料分布于金属基体表浅层并与金属基体结合牢固的含有硬质磨料的熔融态球形磁性磨料。该方法制备的磁性磨料不仅研磨抛光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而且粒径均匀,克服了传统方法收粉率低的关键技术难题,降低了制备成本,提高了制备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13461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415579.8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金属基陶瓷3D打印复合粉体等离子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高频感应等离子体将金属粉末颗粒加热熔融形成熔融金属微液滴,在熔融金属微液滴下落的过程中用含有陶瓷微粉的气流对其进行喷射,含有陶瓷微粉的熔融金属微液滴经快速冷凝形成陶瓷相与金属相牢固结合的球形金属基陶瓷粉体。本方法制备的金属基陶瓷3D打印复合粉体不仅球形度高、流动性好,而且金属相与陶瓷相结合牢固,适合高质量3D打印金属基陶瓷复合粉体的大批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50912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951946.9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B24B1/00 , B24B3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血管支架管材内壁磁粒研磨抛光用双磁极对直流电磁铁。该直流电磁铁包括励磁线圈、磁轭、导向座、导向套和磁轭支座,直流电磁铁有两个正负极相对的磁极对,每个磁极对之间的间隙大小根据血管支架管材的直径确定,每个磁极的表面都加工有多个机构和尺寸都相同的沟槽,磁隙的两侧面安装有形状和尺寸相同的导向座和导向套。直流电磁铁的两个磁极对的磁场强度由励磁电流的大小进行控制。该双磁极对直流电磁铁用于血管支架管材内壁磁粒研磨抛光机,能够同时对不同材质、不同长度、不同孔径的两条血管支架管材进行内壁表层加工,快速去除内壁表面的缺陷层,降低血管支架在植入血管后对病人产生血流物沉积、血栓和堵塞等现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4788106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117836.4
申请日:2015-03-18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4B35/66 , C04B35/10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感应熔炼高温合金用坩埚的制造方法,步骤为:1)原料由颗粒尺寸为1‑4mm的锆刚玉、0.1‑1mm的锆刚玉、0.1mm以下的锆刚玉、双峰活性α‑氧化铝和纳米晶α‑氧化铝以15‑40:15‑40:15‑40:3‑8:3‑8的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再将原料与聚丙烯酸铵和结合剂混合得浆料,其中聚丙烯酸铵、结合剂加入量分别为原料总质量的0.5‑2%和5‑15%;2)将浆料中加入浆料总质量的0.1‑0.3%的水溶性2,2'‑偶氮盐酸盐或哌啶盐酸盐,在2‑30℃混合3‑10min;3)将步骤2)获得的浆料在2‑30℃真空脱气5min后,立即浇入坩埚成型模具;4)连同模具一起加热到45‑55℃保持5‑35min后脱模,将坩埚坯体室温干燥;5)将坩埚坯体置于1500‑1650℃保持时间3h以上,然后冷却至室温即得目标物。采用本发明制得的坩埚在熔炼高温合金时杂质元素含量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78810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17836.4
申请日:2015-03-18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4B35/66 , C04B35/10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感应熔炼高温合金用坩埚的制造方法,步骤为:1)原料由颗粒尺寸为1-4mm的锆刚玉、0.1-1mm的锆刚玉、0.1mm以下的锆刚玉、双峰活性α-氧化铝和纳米晶α-氧化铝以15-40:15-40:15-40:3-8:3-8的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再将原料与聚丙烯酸铵和结合剂混合得浆料,其中聚丙烯酸铵、结合剂加入量分别为原料总质量的0.5-2%和5-15%;2)将浆料中加入浆料总质量的0.1-0.3%的水溶性偶氮类或哌啶类引发剂,在2-30℃混合3-10min;3)将步骤2)获得的浆料在2-30℃真空脱气5min后,立即浇入坩埚成型模具;4)连同模具一起加热到45-55℃保持5-35min后脱模,将坩埚坯体室温干燥;5)将坩埚坯体置于1500-1650℃保持时间3h以上,然后冷却至室温即得目标物。采用本发明制得的坩埚在熔炼高温合金时杂质元素含量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51750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53166.5
申请日:2011-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汽轮机叶片用铁素体耐热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成以质量百分比计为:铬:10.0~12.0、钼:0.1~0.6、钨:2.4~3.0、钴:1.0~4.0、镍:0~0.5、锰:0.2~1.0、氮:0.01~0.06、钒:0.10~0.30、铌:0.03~0.10、钛:0.005~0.015、碳:0.06~0.15,硼:0.008~0.015、锆:0.002~0.01%,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造方法为:将构成元素的原料组成物依次经熔炼、浇注,得到耐热钢钢锭,然后将钢锭进行锻造,最后进行热处理,其特征在于:热处理工艺为1050-1150℃保持0.5-1h油冷,720-790℃保持1-2h空冷。该耐热钢在高温下的抗腐蚀性和抗蠕变性能良好,高温长期使用过程中组织稳定,可用作620℃以上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汽轮机用叶片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701323A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10225128.7
申请日:2009-11-24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素体/马氏体高铬耐热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成以质量百分比计为:铬:10.0-12.0、钼:0.3~0.5、钨:1.5~2.0、钴:2.0~5.0、镍:0~0.05、锰:0.2~1.0、氮:0.005~0.015、钒:0.18~0.25、铌:0.05~0.08、钛:0.005~0.015、碳:0.03~0.15,硼:0.004~0.01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耐热钢经锻造、轧制和热处理后,在高温下的抗腐蚀性和抗蠕变性能良好,高温长期使用过程中组织稳定,没有有害的Z-相析出。
-
公开(公告)号:CN100507051C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10113974.0
申请日:2007-10-23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纳米析出相强化的铁素体系耐热钢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分为:铬:8.5~10.0%、钼:0.3~0.5%、钨:1.5~2.0%、钴:3.0~4.5%、镍:0~1.0%、氮:0.01~0.03%、钒:0.18~0.25%、铌:0.05~0.08%、钛:0.003~0.01%、碳:0.002~0.03%,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在钢的基体内分布有高密度的、均匀分布的MX型纳米析出相,其尺寸在5~50nm之间,每平方微米颗粒数大于300个,其制造方法采用以下步骤:将构成元素的原料组合物依次经熔炼、浇注、锻造或轧制后,先1050~1150℃保持0.5~1.5h正火处理,再回火处理。该耐热钢的MX型纳米析出相高密度地均匀分布在钢的基体上,在650℃高温组织稳定性和抗蠕变性能良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