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先验信息的高分辨双能谱CT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1822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78882.6

    申请日:2023-09-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先验信息的高分辨双能谱CT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高分辨双能谱CT扫描模型;步骤二,基于BPF的迭代型双能谱重建算法;步骤三,基于先验信息的CT迭代重建算法;步骤四,数值实验与结果分析;该基于先验信息的高分辨双能谱CT重建方法,设计了一种混合类型的双探CT扫描系统,研究将双能谱CT物质区分的优点与显微CT高分辨的优点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CT迭代重建算法,该算法可对线对卡进行高分辨能谱重建,先将能谱投影数据进行重建,得到低分辨的基图像,再将基图像作为先验信息与高分辨投影数据进行优化结合,最终获得高分辨的基图,进而避免了漏检细微骨折的情况发生。

    一种基于可调双因子的CT图像射束硬化伪影校正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5876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910591978.2

    申请日:2019-07-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调双因子的CT图像射束硬化伪影校正系统,具体涉及X射线CT成像技术领域。该系统在校正过程中,先分割CT图像中高密度区域,获得边缘信息;然后计算高密度区域的投影数据;再近似计算物质对射线的衰减系数,获得高密度区域引起的伪影数据;最后利用经典的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伪影数据,并用原始图像减去重建的伪影图像获得校正后的CT图像。该系统可为工业CT和医学CT检测提供高质量图像,与以往CT图像射束硬化伪影校正方法比较,该系统能快速、有效地消除硬化伪影,并且不需要先验知识。

    采空区顶底板变形与充填体应力监测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2838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710695470.8

    申请日:2017-08-1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空区顶底板变形与充填体应力监测一体化装置及方法,装置由测杆和附着在测杆上的监测顶底板位移量的位移监测仪以及监测充填体应力的应力监测仪组成;通过位移监测仪获取采空区顶板及顶底板深部岩层的变形数据;同时,通过附加于主体装置的两个应力监测仪收集充填体垂直应力与水平应力数据;通过这些综合监测数据,为充分了解顶板和充填体相互作用机理、顶板与充填体之间应力与变形关系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一种轮足式越障机器人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9553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1200642.2

    申请日:2021-10-15

    IPC分类号: B62D57/0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足式越障机器人,包括底盘,底盘上设置行走轮机构、支腿机构、平移越障机构、提升机构;行走轮机构上设置有四个能够在轮式结构或足式结构之间进行转换的第一行走轮;第一行走轮的轮轴与提升机构相连,提升机构能够控制第一行走轮的抬起或落下;支腿机构底部设置能够升降的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二行走轮下降过程中能够提升底盘的高度;平移越障机构的前后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能够升降的承重支撑板,承重支撑板能够沿前后方向进行运动;承重支撑板下降至接触地面时,平移越障机构能够控制底盘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本发明配合平移越障机构、前支腿机构及后支腿机构,能够实现更强的越障性能,通过更复杂的路面环境。

    一种采空区顶板多点位移同步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0803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710232068.6

    申请日:2017-04-11

    IPC分类号: G01C5/00 G01B1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空区顶板多点位移同步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包括壳体、锚爪、钢丝绳、检测顶板沉降的光栅尺位移传感器、若干检测覆岩深部位移的光栅尺位移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和回弹装置;所述检测顶板沉降的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的光栅发射头和标尺光栅分别固定于内筒外壁和保护筒内壁;所述检测覆岩深部位移的光栅尺位移传感器的光栅发射头连接钢丝绳,标尺光栅固定于内筒内壁;所述位移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接收主机输出信号。本发明利用采空区顶板各基点的位移变化同时准确计算顶板表面沉降量和覆岩深部位移,并通过无线传输网络和以太网实现数据传输,无需采空区的复杂环境中埋设传输线路。

    一种三源圆轨迹半径不同的大视野CT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6683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807736.4

    申请日:2015-11-23

    发明人: 陈明 李刚

    IPC分类号: A61B6/03

    摘要: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三源圆轨迹半径不相同的大视野CT成像方法,其既具有多源CT成像的特点,又可以实现同样设备下扩大成像视野,能够重建更大尺寸的待检测物体。具体包括三源圆轨迹半径不相同的大视野扫描模式,以及不需要数据重排的反投影滤波型算法,其中三组扇束都存在截断,三个射线源的初相位差不相同;重建精度高、速度快。此三源成像方法可以为三源CT系统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一种煤岩微观信息的多能谱CT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6302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15054.2

    申请日:2023-07-0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岩微观信息的多能谱CT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CT成像;步骤二,IFBP算法重建;步骤三,重建公式推导;步骤四,公式带入;步骤五,数值仿真实验;步骤六,实验结果分析;本发明在使用时,采用多能谱的X射线对煤岩进行扫描,得到多色的投影数据真实值,将数值代入公式中进行迭代计算,相较于现有的单能谱成像和双能谱成像,使用多套能谱投影数据,具有更好的物质区分能力,能够有效对硬化伪影和环状伪影问题进行校正,尤其是当多材质物体中含有相对高密度或高原子序数材料时效果更加明显,多能谱CT重建算法能清晰地分离出煤岩的三种有机微组分,避免了组分之间干扰的情况出现。

    制备含裂隙类岩石试样的可调节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7049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1611104382.8

    申请日:2016-12-05

    IPC分类号: G01N1/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含裂隙类岩石试样的可调节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它包括底座,尺寸可调的模框和上压板;所述的上压板是一个矩形钢板,能够象盖子一样翻开或扣在模框上;矩形钢板的中间设有圆孔,圆孔周圈设有角度刻度,圆孔中设有圆形定位板,圆形定位板上设有不同距离的裂隙定位槽与角度指示标识。由于模框尺寸可调,适应了不同尺寸式样的制备,克服了以往一套模具对应一种尺寸试样的缺点,从而实现制备多种尺寸试样的功能;由于圆形定位板可以任意转动,可以调节预制裂隙的角度,圆形定位板上的裂隙定位槽可以调节裂隙的间距,突破了以往模具预制裂隙形式单一的弊端,实现了不同角度及间距裂隙的预制。

    一种海水管线的X射线CT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4465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1811374204.6

    申请日:2018-11-19

    IPC分类号: G06T11/00 G06T5/00 G06T7/1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水管线的X射线CT重建方法,属于工业CT成像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利用X射线CT扫描海水管线,获得海水管线的带有缺失的投影数据,对缺失的投影数据进行插值运算补偿,补偿后再采用基于高阶TV最小约束的分组ART迭代算法进行CT图像重建,再进行图像分割,对分割区域内灰度进行加权均值化处理;最后通过多次迭代获得海水管线的CT重建图像。该方法可以获得管线腐蚀的高质量断层图像,是管线内部腐蚀参数的精准计算和腐蚀程度判断的依据,该方法能够获得管线内部的高质量CT图像;适用于管壁厚的铜质管线的重建;重建图像噪声小,利于腐蚀参数的计算;重建速度快。在海水管线的某些位置X射线无法穿透时,可以重建高质量的管线截面CT图像。

    一种活塞式压缩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9881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46406.6

    申请日:2022-10-3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塞式压缩机,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一级活塞缸、驱动机构以及第一传动机构,一级活塞缸设有两个,两个一级活塞缸同轴间隔固定,一级活塞缸内配合有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两个一级活塞缸的第一活塞正对设置,且相对固定;一级活塞缸上连通有进气管与第一排气管,进气管与第一排气管上均安装有第一单向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活塞沿着一级活塞缸的轴向往复移动;第一传动机构联动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第二活塞随着第一活塞同步相向或背向移动。本发明采用了双缸双活塞结构,由驱动机构驱动两个一级活塞缸交替完成压缩与膨胀动作,实现连续化高效做功,提高了压缩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