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31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58898.X
申请日:2024-06-28
IPC: C09K8/68 , C09K8/60 , C07C303/32 , C07C3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性Gemini基压裂液、制备方法及煤层注水中的应用,属于矿井煤层注水防尘技术领域。两性Gemini基压裂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氨丁三醇在乙醇溶剂下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含有柔性基团的连接基;再以有机脂肪酸为基础,通过酰胺化反应合成中间体、季铵化反应得到单链表面活性产物,通过连接基合成双链表面活性剂产物;最后将双链表面活性剂产物、交联促进剂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两性Gemini基压裂液。本发明的两性Gemini基压裂液能够更好地将水吸引到煤体的内部,扩大润湿范围,从而产生了较好的吸水润湿抑尘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362488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298956.X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C02F9/00 , C02F1/467 , C02F1/00 , C02F1/461 , C02F101/14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混凝装置及电化学水处理系统,电化学混凝装置包括:混凝池;极板组件,设于混凝池内,包括由多个磁性极板并列组成的磁性极板组件、由多个无磁性极板并列组成的无磁性极板组件的一种或两种;极板更换单元,包括驱动组件、固定件以及滑动件;磁性极板通过磁性卡槽安装于滑动件上,无磁性极板通过机械卡槽安装于滑动件上。本发明能够在极板消耗完后快速安全更换极板,通过在极板中添加金属球,减少极板材料的消耗。通过电化学氧化消毒装置可对水体进行高效氧化和消毒;通过电化学过滤器对混凝后的水可进行强化深度处理。本发明能够用于电化学水混凝、氧化消毒和过滤处理,去除水中特定组分如硫化氢或氟离子等,适用多种水质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569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085162.0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尾矿全组分清洁资源化利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对金尾矿进行分级,得到筛上尾矿和筛下尾矿;(2)采用湿式磁选机将筛上尾矿进行一段湿式磁选,脱除磁性较强的含铁矿物,得到一段磁选精矿和一段磁选尾矿;(3)采用湿式磁选机将一段磁选精矿进行二段湿式磁选,脱除磁性较弱的含铁矿物,得到磁选精矿产品和二段磁选尾矿;(4)采用浓密机将筛下尾矿、一段磁选尾矿和二段磁选尾矿混合得到的细粒级尾矿进行膏体浓缩,得到细粒级尾矿膏体,再向细粒级尾矿膏体中添加水泥,混合得到料浆,将料浆用于充填采空区。本发明发明制备了可满足日常陶瓷行业标准要求的磁选精矿产品与矿山充填膏体产品,实现了金尾矿的全组分清洁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6880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83752.X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B01J20/04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水处理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动物骨头为原料制备骨炭,利用表面活性剂对所述骨炭进行改性制备改性骨炭,并在所述改性骨炭上负载磁性纳米粒子得到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磁性生物吸附剂。本发明制备的吸附剂不仅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而且具有生物降解性,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大大减少了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危害,吸附剂本身所带有的磁性有利于吸附剂的收集以及再生利用,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38569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1268008.5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C12N1/20 , B09C1/10 , C02F3/34 , C02F101/22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中重金属铬微生物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六价铬污染治理的微生物菌剂,其有效成分为为微嗜酸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acidaminiphila)4‑1或为微嗜酸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acidaminiphila)4‑1的发酵液。
-
公开(公告)号:CN10904679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97817.1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B03D1/008 , B03D101/02 , B03D1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D1/008 , B03D2201/02 , B03D22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型微乳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是由轻柴油10wt%~30wt%,主表面活性剂[Cnmim]Cl类离子液体5wt%~20wt%,助表面活性剂C5~C8醇3wt%~10wt%,余量为水混合而成的。本发明离子液体型微乳捕收剂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更好的分散性,用于浮选相比于传统捕收剂需要更少的用量,节油率达到35%~50wt%,可以达到优异的浮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586579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1070310.0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C10L5/4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污泥型煤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该污泥型煤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污泥90-95份,风化煤5-10份,甘蔗渣0.2-0.5份,炭化秸秆1-5份,稻壳0.2-1份,碳酸钠0.1-0.5份,白灰0.5-2份,焦化厂产生的污泥或炼油厂产生的油泥0.5-1.5份,发酵菌液0.1-0.5份。该污泥型煤以污泥为主要组分,在各组分的相互作用下使污泥更高效地发酵,能够在掺入少量煤粉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可燃烧性能,同时,仅采用焦化厂产生的污泥或炼油厂产生的油泥作为粘结剂,无需加入其他型煤粘结剂即可挤压成型,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明显的环保效果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256134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695938.4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 Y02P10/2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铜矿浸渣旋流脱硫工艺,它首先混合均匀的黄铜矿浸直流给入摇床进行粗选,轻产物用泵给入旋流器进行精选,得到旋流器溢流和底流,摇床重产物和旋流器底流合并进入逆流洗涤工艺,经过洗涤后获得的洗涤液进入萃取—电积提铜工艺,洗涤渣抛弃;旋流器溢流进入浓缩机进行一段脱水,浓缩机底流进入压滤机进行二段脱水,浓缩机溢流和压滤机滤液合并后直接进入萃取—电积提铜工艺,压滤机滤饼即为高质量的元素硫资源。本发明将旋流器和摇床结合在一起,不用任何药剂和浮选机,将元素硫从铜浸渣中脱除,工艺简单,投资少,耗电量小,运行费用低,在确保回收效率的前提下,安全性和经济性更加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335952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909466.2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28 , Y02P70/34 , Y02W10/37 , C02F1/048 , B01D1/0041 , B01D1/26 , B01D1/30 , C02F1/043 , C02F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蒸汽驱动多效蒸发器处理含盐污水的设备及方法,所述设备包括通过管线依次串联连接的淡化水余热回收装置、有机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和多效蒸发装置,以及通过管线与有机蒸汽余热回收装置连接的有机蒸汽发生装置;多效蒸发装置包括通过管线依次串联连接的多级蒸发器,除第一级蒸发器外,其余各级蒸发器均通过管线与淡化水余热回收装置连接,第一级蒸发器通过管线分别与有机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和有机蒸汽发生装置连接,最后一级蒸发器通过管线与有机蒸汽余热回收装置。本发明充分利用有机蒸汽的热能,提高热量利用率,减小了不可逆的能量损失等问题,为含盐污水的处理提供一种新设备及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148574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613694.0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B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浓密机底流剪切增浓装置及增浓方法,在浓密机锥体底部一侧接通上一根吸料管,在浓密机锥体中部围绕锥体设有一圈给料管,给料管围绕锥体一圈后与吸料管通过循环泵实现连接,在给料管上设有若干对称的带阀门的喷料支管,喷料支管垂直于锥体侧壁进入;在吸料管上依次设有主阀门、排污阀门、吸料管清污反冲水阀门、清污反冲水进水口和给料管清污反冲水阀门,在给料管上也设有主阀门。本发明采用矿浆自循环方式实现浓密机底部矿浆的混匀,从而实现底流稳定排放;同时依靠矿浆循环过程中的剪切力破坏絮体结构,从而使其内部所包含的水释放出来,提高浓缩效率,最终实现提高料浆浓度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