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48327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10086846.0
申请日:2016-02-16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压缩比抗HIC与SSC的管线钢板及制备方法。所述钢板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包括:C:0.03%~0.05%、Si:0.15%~0.30%、Mn:≤1.20%、S:≤0.0020%、P:≤0.010%、Cr:≤0.30%、Ni:≤0.20%、Nb:0.035%~0.055%、Ti:≤0.030%,Alt:0.015%~0.040%,O:≤0.0030%,H:≤0.00015%,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本发明采用超低碳、超低硫、低磷的成分设计,控制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的有效总压下率≥50%,后三道的道次压下率≥18%,奥氏体未再结晶区的总压下率≥70%,该方法获得的钢板具有优良的抗HIC和抗SSC性能,合金添加少,生产成本低,有效压缩比≤10,组织均匀性好,对铸坯厚度的限制条件小等优点,适合用于制造含有酸性介质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
-
公开(公告)号:CN10564832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86846.0
申请日:2016-02-16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12 , C21D8/022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4 , C22C3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压缩比抗HIC与SSC的管线钢板及制备方法。所述钢板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包括:C:0.03%~0.05%、Si:0.15%~0.30%、Mn:≤1.20%、S:≤0.0020%、P:≤0.010%、Cr:≤0.30%、Ni:≤0.20%、Nb:0.035%~0.055%、Ti:≤0.030%,Alt:0.015%~0.040%,O:≤0.0030%,H:≤0.00015%,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本发明采用超低碳、超低硫、低磷的成分设计,控制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的有效总压下率≥50%,后三道的道次压下率≥18%,奥氏体未再结晶区的总压下率≥70%,该方法获得的钢板具有优良的抗HIC和抗SSC性能,合金添加少,生产成本低,有效压缩比≤10,组织均匀性好,对铸坯厚度的限制条件小等优点,适合用于制造含有酸性介质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
-
公开(公告)号:CN104372239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541966.6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钒氮微合金高强相变诱发塑性钢无缝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钒氮微合金化高强相变诱发塑性钢无缝管,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C:0.18%~0.24%,Si:1.0%~1.6%,Mn:1.2%~1.6%,V:0.17%~0.22%,N:0.01%~0.03%,P≤0.06%,S≤0.005%,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利用薄壁钢管的中频感应热处理装置并辅以钒氮微合金化成分设计,将相变诱发塑性钢所具有的良好的强度和延伸率配合的优点成功地应用到钢管的生产领域,有效地实现以空心构件代替实心构件达到汽车的轻量化,同时促进内高压成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不仅生产出高强度、大变形量和形状复杂的内高压成形件,也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372239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541966.6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钒氮微合金高强相变诱发塑性钢无缝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钒氮微合金化高强相变诱发塑性钢无缝管,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C:0.18%~0.24%,Si:1.0%~1.6%,Mn:1.2%~1.6%,V:0.17%~0.22%,N:0.01%~0.03%,P≤0.06%,S≤0.005%,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利用薄壁钢管的中频感应热处理装置并辅以钒氮微合金化成分设计,将相变诱发塑性钢所具有的良好的强度和延伸率配合的优点成功地应用到钢管的生产领域,有效地实现以空心构件代替实心构件达到汽车的轻量化,同时促进内高压成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不仅生产出高强度、大变形量和形状复杂的内高压成形件,也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