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3156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53951.X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 ,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工作性快速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样;S2、将S1样品制备试件,采用旋转压实仪对制备的试件进行测试,获得不同温度下,当材料试件固结成圆柱形时,施加至试件上的压力、试件高度的变化数据;S3、采用DWT软件对S2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应力‑应变曲线,并计算出在对应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以计算出的斜率作为对应温度下混合料的和易性指标,通过比较不同温度对应的和易性指标,获得适当的摊铺温度;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快速、准确地评价沥青混合料工作性的方法,进而提高沥青混合料施工条件的可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08860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10656884.1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和基础工程建设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寒区裂缝自愈合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组分制成:水泥、粉煤灰、硅灰、砂、水、减水剂、氨基功能化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材料、有机改性材料;氨基功能化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由水、四乙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氢氧化铵制成;二氧化硅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由水、四乙氧基硅烷、环氧树脂制成;有机改性材料由聚合物改性增强材料与纳米增强材料制成。本发明提供的寒区裂缝自愈合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发挥了双组分环氧胺系统的自愈合特性与纳米材料的量子尺寸效应,填充效应及晶核诱导水化反应,提高了材料的抗冻性能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79204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610954126.1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紫外光老化沥青,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沥青100份、有机‑钛柱撑蒙脱土4‑10份;其中,所述有机‑钛柱撑蒙脱土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蒙脱土0.1‑5份、有机改性剂1‑10份、钛源柱化剂1‑2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抗紫外光老化沥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有机化蒙脱土,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钛柱撑蒙脱土,然后将制备的有机‑钛柱撑蒙脱土加入沥青中,实现柱撑蒙脱土与沥青的纳米剥离复合,得到耐紫外光老化性能优良的改性沥青,延长沥青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752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192143.8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 长安大学
IPC: G01L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感应导电沥青路面的道路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铺设在自感应导电沥青路面内部;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同时外接电阻采集电路;电阻采集电路连接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显示屏;显示屏用于显示电阻值的变化。本发明能够通过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对自感应导电沥青路面的电阻进行监测,传递车辆的经过的信息,本发明使得路面结构能够发挥传感器感采集路面信息的功能。并且这种方法有效的克服了传感器耐久性和难以更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230320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10585102.3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量转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能量转换装置及能量转换系统,沥青路面结构层包括路面上面层和路面中下面层,装置包括:设置在路面上面层下表面的第一铝片,设置在路面中下面层上表面的第二铝片;涂覆于第一铝片下表面上的第一乳化沥青膜,涂覆于第二铝片上表面的第二乳化沥青膜;设置于第一乳化沥青膜和第二乳化沥青膜之间的热电转换元件,热电转换元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涂覆有导热硅脂涂层;设置在第一铝片上的正电极和设置在第二铝片上的负电极。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沥青路面的耐久性、舒适型等适用性能的前提下,利用沥青路面中蓄积的热能,实现能量的转换并收集、储存、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55260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43557.1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C5/12 , B28C5/0806 , B28C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改性混凝土搅拌装置及方法,包括底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搅拌锅底、搅拌锅、搅拌轴、电机、轴、两个固定件及若干组叶片;所述搅拌锅由上部结构及下部结构组成,上部结构为圆柱形结构,下部结构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结构;各组叶片均包括两个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及第三叶片。本发明可以得到均匀的聚合物改性混凝土。
-
公开(公告)号:CN1194619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83680.1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VA/LDHs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混凝土改性剂技术领域,包括将片层状水滑石煅烧后冷却至室温,过筛,得到片层状煅烧水滑石,将乙烯‑醋酸乙烯酯乳胶粉和片层状煅烧水滑石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升温搅拌,然后静置,待冷却至室温,得到EVA/LDHs溶液,将EVA/LDHs溶液离心、干燥后依次进行研磨、过筛,得到EVA/LDHs改性剂;本发明通过制备工艺中对关键参数的精确控制,实现了EVA/LDHs改性剂的制备,本发明的EVA/LDHs改性剂能够用于改善HPC的力学性能、抗盐冻性、耐久性,为季冻区高耐久性要求的水泥混凝土结构物提供了新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78455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57083.1
申请日:2016-04-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N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接触试验装置,包括由第一底板、第一前侧板、第一后侧板、第一左侧板、第一右侧板和第一盖板构成的第一腔体,由第二底板、第二前侧板、第二后侧板、第二左侧板、第二右侧板和第二盖板构成的第二腔体,第二腔体伸入第一腔体内,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右侧板分别延伸出第二底板,并伸出第一底板,第二盖板和第二底板的外部连接有连接头,连接头连接用于拉动第二腔体在第一腔体内上下移动的外部加载装置;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右侧板上设置有开口,其外部还设置有隔离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颗粒接触试验装置测试矿料颗粒接触特性及力学传递规律的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具有可重复操作性、稳定性及数据显著差异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8318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842802.7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N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验用老化沥青生产装置及方法,包括温度箱、控制器及循环部件;循环部件包括沥青盛放器、沥青流动槽、收集桶、压力泵及加热部件,控制器位于温度箱的外侧面,温度箱上设有门,沥青流动槽、收集桶、压力泵及加热部件位于所述温度箱内,沥青盛放器上端的入口穿过温度箱的顶部伸出到温度箱外,压力泵的入口与收集桶的底部相连通,压力泵的出口与沥青盛放器侧面的入口相连通,沥青盛放器底部的出口位于沥青流动槽的正上方,沥青流动槽一侧的出口位于收集桶顶部开口的正上方。本发明可以快速的制备出老化沥青,并且制备的老化沥青的针入度相同,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519690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09606.4
申请日:2022-07-11
IPC: C04B26/26 , C04B111/9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自感应导电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沥青混凝土包括集料84~90份,矿粉2~4份,沥青8~12份,粉状导电材料0.6~4份,表面活性剂0.01~2份,粉状导电材料包括短切碳纤维,石墨、碳纳米管、石墨烯、钢渣和钢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时将短切碳纤维和纯水超声处理,得到分散液,然后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分散液中混合均匀,之后搅拌分离固体物,得到表面修饰过的短切碳纤维;将加热的集料和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均匀,之后加入表面修饰过的短切碳纤维混合均匀,最后加入矿粉,在150~170℃下搅拌,得到自感应导电沥青混凝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