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氨基酸离子液体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586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09736.4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氨基酸离子液体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溴代烷烃CnH2n+1Br、N-甲基咪唑反应得到溴代咪唑离子液体,其经离子交换后与氨基酸水溶液反应得到氨基酸离子液体,其与葡萄糖氧化酶混合溶液滴于玻碳电极上得GOx/[Cnmim]AA修饰电极,再滴加Nafion于GOx/[Cnmim]AA修饰电极制得GOx/[Cnmim]AA/Nafion修饰玻碳电极,其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辅助电极,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制成对溶液中葡萄糖进行检测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其中n≥12。本发明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重复性、选择性和准确性好。

    一种计算间歇精馏分离所需理论塔板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59247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11230.8

    申请日:2020-0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间歇精馏分离所需理论塔板数的方法,具体为:根据难分离物质对的GC保留时间差与对应精馏所需理论塔板数的对应关系,得到难分离物质对的GC保留时间差-理论塔板数关系曲线;对需精馏分离的难分离物质对取样做气相色谱分析;根据气相色谱分析中的难分离物质对的GC保留时间差,依据难分离物质对的GC保留时间差-理论塔板数关系曲线,查找所对应精馏所需理论塔板数。本发明的计算间歇精馏分离所需理论塔板数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需各物质的技术参数,一般普通实验室里均能实现。

    一种CuFeO2光电极的电化学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1856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25755.2

    申请日:2020-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FeO2光电极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1)将铜盐和铁盐溶解于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并加入草酸搅拌均匀,形成电沉积溶液;(2)在电解池中加入电沉积溶液,采用三电极体系用于电沉积,其中FTO导电玻璃作为三电极体系中的工作电极、铂片电极作为辅助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3)采用恒电位法进行沉积,沉积电位采用-0.3V~-0.6V,沉积时间为1800s~7200s,形成Cu-Fe-O三元膜电极;(4)将电沉积后的Cu-Fe-O三元膜电极放入加热炉中,在N2保护下进行煅烧,得到CuFeO2光电极。

    一种微流控芯片贴片结构及贴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33402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38702.2

    申请日:2018-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贴片结构及贴片工艺,属于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微流控芯片贴片结构,包括基片和盖片,基片内表面设有通道槽,通道槽与盖片的内表面围合形成微流控芯片的流体通道,基片上位于通道槽外侧具有高度低于基片内表面的打胶平面,在基片内侧形成突出于通道槽和打胶平面的通道轮廓,打胶平面与盖片的内表面围合形成四周开放的注胶间隙,注胶间隙内注有固化胶水将基片和盖片贴片复合于一体。本发明利用打胶平面与盖片内表面围合形成的注胶间隙打胶复合,实现微流控芯片密封贴片,且固化胶水不会渗入流体通道而造成阻塞,并且制作工艺简单,制作难度小,降低了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成本和次品率,提高了制作效率。

    一种用于降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硅氧烷浓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1985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160348.1

    申请日:2018-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28 C02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硅氧烷浓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活性污泥,置于反应池中;2.加入无机酸溶液,搅拌,把污泥的pH值调节为2‑4;3.加入Fe2SO4晶体和H2O2溶液,同时搅拌;4.向加入碱性物,将污泥的pH值调节为7;5.再加入三元复合盐,同时搅拌器以150~200r/min强度搅拌45~80min;6.加入碳酸氢钠晶体,然后再次加入三元复合盐,搅拌;7.加入丙酮,搅拌45~80分钟。本发明对于硅氧烷的去除率可达70%以上,且故操作简单,工艺流程得到了优化,同时,又不会破坏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从而影响水质。

    一种可溶性取代苯胺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2935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610190066.0

    申请日:2016-0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溶性取代苯胺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2‑甲基‑6‑乙基苯胺和/或2,6‑二乙基苯胺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焦油与无机酸混合,得到溶液Ⅰ;将氧化剂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氧化剂溶液;在剧烈搅拌下,将氧化剂溶液滴加至溶液Ⅰ中,反应结束后将得到的产物用氨水浸泡,水洗,抽滤,真空干燥,得到可溶性取代苯胺聚合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整个制备工艺流程简单,不涉及特殊设备,后处理容易,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容易实现工业化放大生产,同时提高了MEA、DEA生产中的副产物的经济利用价值。

    一种均相催化合成甲缩醛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25447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29011.0

    申请日:2015-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1/56 C01G3/02 C07C41/58 C07C4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甲缩醛的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均相催化合成甲缩醛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合成粗品、一次提纯、二次提纯和反应液后处理四个步骤。采用本发明的新型均相催化剂合成甲缩醛,可避免传统甲缩醛合成工艺中的固体酸催化剂的再生过程,从而进一步降低催化剂成本及甲缩醛的生产成本,该均相催化剂使反应传质阻力大大降低,可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大幅提高催化效率,可制得纯度较高的甲缩醛产品,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