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麻花钻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20046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10223213.6

    申请日:2020-03-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加工检测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半自动麻花钻检测装置。所述的半自动麻花钻检测装置的主板上固定V型槽,用于放置被测麻花钻,主板前端有前转轴,前转轴固定安装在主板上,并与主板的上表面垂直,前转轴顶端有前转轴帽,主板尾部有下滑槽,通过前转轴的轴心和下滑槽的中心所形成的平面是本检测装置的中心平面,记作中心平面,V型槽相对于中心平面对称,下滑槽也相对于中心平面对称。可以观察到两个主切削刃的角度与预设的角度是否相符,并且被测麻花钻的长度没有限制。本发明对麻花钻的检测简单方便,并且通用,无需担心被测麻花钻的长度,可以实现自动滑动滑板。

    一种多面间断同轴孔用快速定位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148263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430329.7

    申请日:2020-0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面间断同轴孔用快速定位机构,包括模具定位机构与工件定位机构,所述模具定位机构的左端设有侧架,且在侧架下端右侧固定连接的下支撑组件,所述侧架上端右侧固定连接的上支撑组件,且在下支撑组件与上支撑组件中间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自上而下套配有钻套固定架;本发明中,通过驱动电机I带动转轴与钻套固定架旋转,进而实现各工序所需模套的替换,提高了其定位精度,提高了整个工件上各个孔位的加工精度;本发明在使用时,当间断孔的间距发生改变时,只需要调整钻套固定架在转轴上的间距使其与间断孔的间距相对应,因此扩大了整个装置的适用范围。

    一种仿生六足管道机器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97675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117603.5

    申请日:2020-0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仿生六足管道机器人,属于管道机器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蛇形机器人与轮式机器人运动轨迹连续,不能跨越障碍物的问题。它包括机械腿和躯干,所述机械腿的数量为六个,沿躯干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每个机械腿均包括伸缩腿、腿板、驱动机构、U形支架和十字支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舵机、第二舵机和第三舵机,所述伸缩腿和腿板相连,所述腿板与第一舵机上的联接盘固定连接,所述U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上的减速器,所述十字支架两端分别与第二舵机和第三舵机上的联接盘固定相连,所述第三舵机上的减速器与躯干固定连接。它主要用于管道的检修与维护。

    一种多功能气缸套自动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7471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10950.5

    申请日:2020-0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气缸套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定位夹紧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的定位夹紧机构包括V型定位块、夹紧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V型定位块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所述夹紧组件和升降组件均位于所述工作台下方,所述的V型定位块对气缸套定位,所述升降组件带动夹紧组件升降同时实现夹紧组件对工作台的圆形通孔处的气缸套的夹紧与松开,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图像传感器和电涡流传感器,通过图像传感器检测气缸套的高度和外径及圆度,通过电涡流传感器检测气缸套的内径及圆度。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气缸套检测过程中需多次装夹、检测效率低、精度低的问题。

    一种机器人抓取用的末端执行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116870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64769.5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抓取用的末端执行机构,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座板、座板后端固定连接的旋转组件、座板前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抓取臂、座板上端铰接的吸附臂座板下端铰接的托举臂,所述座板的中间设有板状结构的主体板,且在主体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开档结构的轴座I与轴座II,且在轴座I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电机安装座I。本发明通过控制驱动电机I实现座板前端的抓取臂的开合动作,通过电缸I与电缸II控制抓取臂上各段的开合动作,进而使抓取物体的外型与尺寸范围更广;本发明通过臂宽伸长驱动组件控制导向槽内两抓取臂之间的间距,进而控制抓取臂的抓取长度,进一步提高了整个机器人抓取产品的适用范围。

    一种全地形机器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0414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243145.7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地形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和抬升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动力系统,用于驱动机器人本体;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机器人本体完成转向、爬坡的动作;所述抬升装置实现机器人本体完成越障的动作;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舵机、第一固定支架、履带和车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黑标传感器、触碰传感器和触须传感器;所述抬升装置包括第二舵机和第二固定支架。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在危险环境、复杂环境和狭窄空间中作业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效率、保证安全和节省人力资源的目的。

    一种双转子永磁同步发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8712039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10482289.3

    申请日:2018-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转子永磁同步发电机,包括机座、同轴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的若干个定子和若干个转子,其中,所述转子包括传统转子和可调转子,所述传统转子包括第一永磁体槽、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永磁体槽内的第一永磁体,所述可调转子包括第二永磁体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永磁体槽内的第二永磁体、及贯穿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为圆形,所述可调转子的两端各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永磁体伸入所述通孔内,该发电机能够自动调整输出电压和发电功率,提高了动能利用率。

    中药智能煎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6116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495750.0

    申请日:2017-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J3/00 A61J220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智能煎制装置及方法,采用单片机作为系统的处理器,通过触摸式液晶屏实现人机交互,设置煎制模式、时间、流程等;处理器根据设定的参数,通过控制加热单元实现加热主煎罐中的中药;本发明对常见的中药煎制流程设计了固定的煎制模式供用户选择;如果用户需要的煎制流程符合系统提供的固定流程,则可以直接选择该模式进行煎制,如果系统提供的模式没有符合用户需求的,用户可以在流程设定页面设定用户自定义流程。本发明能够自动煎制中药,对先煎药和后煎药进行分开处理,火候可以进行自动根据设定调整,使中药煎制过程规范化、自动化,节约人工;可以使用在需要煎制中药的普通家庭,也可用在医院、药房等场所。

    一种端盖的瓣合式成型零件

    公开(公告)号:CN105643845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203847.9

    申请日:2016-04-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33/44 B29C3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盖的瓣合式成型零件,成型零件包括型芯固定板、大型芯、小型芯、推件板、瓣合模块、限位块、螺钉、弹簧、定模板、斜导柱、楔紧块;两个瓣合模块在推件板的导滑槽内,两个限位块分别通过两个螺钉与推件板连接起来,每个限位块上有两个长螺钉,套有弹簧的长螺钉穿过限位块与瓣合模块连接,大、小型芯在型芯固定板上,并穿过推件板的孔,斜导柱固定在定模板上,两块楔紧块通过螺钉与定模板相连接。本发明的成型零件有利于解决端盖模具开模行程大,定位不准确问题,它可以侧向开模,所需开模力小,开模行程短,开、合模定位准确,一模两腔,生产效率高。

    一种细长轴加工设备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75100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10206375.X

    申请日:2011-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细长轴的加工设备。设备包括工作台(1)、下导轨(2)、驱动元件(3)、上导轨(4)、丝杠(5)、定心夹具(6)、上轴承架(11)、下轴承架(12)、磨头(13)和砂轮(17)。通过丝杠(5)把旋转运动和轴向进给运动传递给细长轴,将磨头置于上轴承架和下轴承架的左侧,保证砂轮端面与上轴承架(11)端面距离为30~50mm;通过第一端盖(7)上的驱动条(7-1)与保持架(8)端面上的驱动槽(8-2)相配合,带动保持架(8)在套圈(9)内旋转,促使三个滚珠(15)同时在保持架(8)内径向移动。本发明解决了细长轴在加工过程中刚性差的问题,实现了对各种直径的细长轴的定位与夹紧要求,增加了设备的通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