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泥化松散顶板巷道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119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80628.6

    申请日:2020-07-15

    IPC分类号: E21D11/10 E21D21/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泥化松散顶板巷道的控制方法,属于巷道支护技术领域。煤层顶板泥化后强度较低,顶板岩层胶结性差,煤层巷道沿顶板掘进时,顶板极易漏冒,无法安全掘进。通过改变巷道布置层位,预留一定厚度顶煤,结合破底、架棚、锚网索支护的方法,使沿煤层掘进的巷道安全通过泥化松散区域。待掘巷道上方预留顶煤,用以隔绝泥化松散的顶板,采用导管注浆的方法超前加固预留顶煤,使之具有一定结构和强度,防止掘进时泥化松散顶板岩层漏冒、风化。此方法实现了泥化顶板条件下巷道稳定性控制,解决了泥化松散顶板条件巷道掘进问题,其方法简单易行,施工安全,控制效果好,经济显著。

    一种控制高应力破碎围岩大巷底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6801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073888.6

    申请日:2018-09-14

    IPC分类号: E21D9/00 E21D11/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应力破碎围岩大巷控制底鼓的方法,大巷帮顶采用锚网索+钢棚支护,底板安装工字钢底梁,使底梁与钢棚支架构成整体,形成全封闭支护,大巷底板采用混凝土部分浇筑,底板浇筑厚度在15cm~20cm,底板中部留设0.8m~1m宽不浇筑,形成大巷浇筑底板卸压槽,未浇筑槽面加盖混凝土板(板面比槽面宽10cm~20cm),利用卸压槽内的缓冲空间释放高应力破碎围岩大巷的膨胀变形能,降低大巷围岩应力,避免大巷底板底梁和浇筑层的破坏,此时只需将混凝土板掀开挖掉凸出岩土,重新形成一个缓冲空间。该方法实现了高应力破碎围岩大巷底鼓的有效控制,其方法简单、易行,施工方便,安全经济,底鼓控制效果好。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锚杆杆体损伤位置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8870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0527924.6

    申请日:2016-07-06

    IPC分类号: G01N33/00 G06N3/04

    摘要: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锚杆杆体损伤位置识别方法,属于锚杆杆体损伤位置识别方法。该识别方法通过实际工程观测的数据,输入锚杆杆体损伤位置数据的训练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经训练的神经网络对巷道支护所用的锚杆杆体进行检测,根据输入指标参数,通过神经网络的反馈分析,神经网络会根据预测请求预测出锚杆杆体损伤位置,选取合适的支护参数对巷道进行支护控制,利用得到的锚杆杆体损伤位置数据判断锚杆的锚固质量,预防由于岩体失稳所带来的安全事故。优点:本方法可实现锚杆的无损检测,在训练样本足够多的话检测结果准确,操作简单,在杆体尺寸已知的情况下只需在锚杆的支护裸露端测得锚杆的频率即可。

    大跨度切眼双微拱减跨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68998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110218854.3

    申请日:2011-08-02

    IPC分类号: E21D9/14 E21D21/00 E21D17/10

    摘要: 一种大跨度切眼双微拱减跨支护方法,适用于构造复杂区域以及深部复合型顶板大跨度切眼的减跨支护。采用二次成巷代替一次成巷,利用双微拱切眼替代传统的一次成巷大跨度矩形切眼,使用预应力锚杆/索加固切眼围岩,根据锚杆/索的特性及双微拱切眼围岩塑性区的分布规律,选择合理的支护参数,充分发挥预应力锚杆/索的支护作用,在双微拱切眼中加一排单体支柱与顶梁减跨支护,控顶效果明显。针对大跨度切眼,采用二次成巷+双微拱断面+锚网索+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的减跨支护方式,解决了大跨度矩形切眼顶板难控制的问题,实现了大跨度切眼快速、安全、经济施工,其方法简单、易行、支护成本低、支护效果好。

    一种可收缩式弧形顶梁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2499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93200.2

    申请日:2019-07-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收缩式弧形顶梁,包括延伸钢管、弯铰连接件、无缝长钢管、无缝短钢管、铰接钢管、带螺纹杆体和滑块;多根无缝长钢管和多根无缝短钢管焊接成上方的“田”字型基架;位于整体两侧的两根无缝长钢管的两端通过弯铰连接件与延伸钢管连接;弯铰连接件的下端铰接有铰接钢管;铰接钢管的另一端焊接在滑块上;滑块套接在带螺纹杆体;带螺纹杆体的上端与无缝长钢管和无缝短钢管的连接点焊接;带螺纹杆体的下端连接有固定的螺母。本发明可使得巷道临时支护更加方便快捷,体积调节简便,实现了“增大支护面积,实现了主动支护”可大幅减少临时支护的时间以及节约人力。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验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等有益效果。

    一种真三轴多场多相耦合动力学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5409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510010360.4

    申请日:2015-01-08

    IPC分类号: G01N3/00

    CPC分类号: G01N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三轴多场多相耦合动力学试验系统及方法,入射杆的一端与透射杆的一端分别与三轴加载装置的两端固定;所述的三轴加载装置为六面体,包括三组两两相对设置的压力装置;能对岩石试样各个面单独控制加压和卸载,并可任意改变六个油缸预应力加载值,入射杆和透射杆上装有应变片,便于测量岩石试样冲击时的力学性能;另外增加了温度效应试验系统和化学效应试验系统,通过调节系统的温度及注入各种不同的化学溶剂和各种气体,改变岩样所处的温度场、化学场,同时结合岩样所受的应力场,从而得到岩样在应力场、温度场、化学场、固、液、气等多场多相耦合作用下的力学特征,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巷道围岩变形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6057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88783.9

    申请日:2015-11-17

    IPC分类号: G06F17/50 G06N3/02

    摘要: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巷道围岩变形预测方法,属于预测巷道围岩变形的方法。通过层次分析得到围岩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现场检测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由监测得到的可信赖的数据组作为巷道围岩变形的训练样本,训练样本数据通过trainlm函数对神经网络系统进行训练,可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经训练的神经网络对巷道开挖初期变形量进行预测,根据输入的指标参数,得到围岩顶板下沉量、底板上移量、巷帮位移量及产生的最大塑性区破坏深度,神经网络会根据预测请求预测出开挖初期的巷道变形,选取合适的支护参数对巷道进行支护控制,预防由于岩体失稳所带来的安全事故。为巷道采挖过程提供可信赖的预测数据,指导巷道施工过程,合理的安排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