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烫衣机的收纳盒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2554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1910015695.3

    申请日:2019-01-08

    摘要: 本发明的烫衣机的收纳盒,包括上盒体、下盒体和支架,上盒体设有下端开口的上盒腔,下盒体设有上端开口的下盒腔,支架包括托台、挡壁和连接壁,挡壁围绕托台边沿上侧设置,连接壁围绕托台边沿下侧设置,挡壁和托台边之间形成上侧开口的用于烫衣机的放置槽,连接壁下端与下盒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上盒体下端与下盒体上端接合使支架置于上盒腔内;所述上盒体与下盒体之间设有扣合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收纳盒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其具有上盒腔、下盒腔可分别对机体、缆线进行收纳,使烫衣机的结构不外露,以此保护烫衣机以及提高其美观性。

    一种便携药雾赋能装置及其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577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44529.8

    申请日:2023-11-01

    IPC分类号: A61M1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药雾赋能装置及其方法,涉及雾化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部护罩、电源模块和电路模块、气流加速模块和雾化模块;外部护罩上设有开口和若干进气孔;其中,气流加速模块包括风道和风扇;风道的底部与风扇连通,风道顶部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与开口连通;雾化模块包括雾化通道和药液罐;雾化通道的一端为出雾口,另一端与药液罐连通;出雾口与出风口连通;该装置还包括粒子赋能模块,设于出雾口的正前方;本发明提供的药雾赋能装置及方法,可以通过给药雾粒子赋能,控制药雾粒子的大小,防止堵塞装置上的粒子出口,同时让药雾粒子在短时间内可以作用到更远距离的区域,还能够缩小雾化设备的体积,以提高雾化设备的便携性。

    基于肌肉储能的非拉伸软性外骨骼

    公开(公告)号:CN11577113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43436.6

    申请日:2022-12-02

    IPC分类号: B25J9/00 B25J9/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肌肉储能的非拉伸软性外骨骼,属于穿戴服饰技术领域,包括腰带、大腿织带和小腿‑足组件,所述大腿织带包括设于大腿肌肉前侧的第一附接元件,以及设于小腿肌肉后侧的第二附接元件,两附接元件之间沿腿部的两侧呈线型连接有至少两条受力带,各受力带跨越人体的膝关节,呈现包夹住大腿肌肉的形状,所述受力带采用不可拉伸的柔性材料;所述腰带束缚在人体的髋关节之上,与所述第一附接元件相连,所述小腿‑足组件设于人体小腿与脚底的交接处,与所述第二附接元件相连;基于肌肉储能的机理,在没有外部能源的情况下实现辅助步行,将被动外骨骼抽象成腰带、大腿织带和小腿‑足组件,实现穿戴结构的轻量化以及保证穿戴时的舒适性。

    一种便携式暖宫带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3107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028134.5

    申请日:2022-08-25

    IPC分类号: A61F7/00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便携式暖宫带,包括硅胶材质的硅胶贴合片、供能装置、发热装置以及安装盒,所述硅胶贴合片上设有所述发热装置,所述安装盒与所述硅胶贴合片相连,所述安装盒和所述硅胶贴合片之间设有所述供能装置;所述发热装置的输入端穿出所述硅胶贴合片与所述供能装置电连接。本发明涉及暖宫带技术领域,能够实现轻薄便捷的使用体验,同时扩大了产品使用场景,随时随地进行穿戴使用。

    一种负离子水蒸汽空气净化系统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014167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1810146030.1

    申请日:2018-02-12

    IPC分类号: A61L9/22 B01D49/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离子水蒸汽空气净化系统及其用途,其中空气净化系统包括负离子水蒸汽发生装置、控制装置和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负离子水蒸汽发生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空气质量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负离子水蒸汽发生装置包括汽化室和水泵,水泵向汽化室中注入水,汽化室由发热体供热对水加热形成水蒸气,水蒸气中水团粒子的平均直径小于5微米。本发明的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具体应用了负离子水蒸汽的特性,实现对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的吸附,降低高固体颗粒物含量的空气对人体的伤害。

    一种薄膜加热的蒸汽腔室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0799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33009.9

    申请日:2022-03-31

    IPC分类号: F22B1/28 F22B37/22 F22B35/00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薄膜加热的蒸汽腔室,包括汽化水箱和发热底板,所述汽化水箱设置在所述发热底板上侧,所述汽化水箱上侧设有入水口,数个出气通孔设置在所述汽化水箱外侧壁,所述发热底板包括发热薄膜以及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设置在所述发热底板下表面,本发明提出的薄膜加热的蒸汽腔室,采用上进水结构,能够减小蒸汽腔室体积、均匀的产生蒸汽。

    外骨骼辅助下的步态识别方法、介质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20858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0388106.3

    申请日:2021-04-12

    IPC分类号: A61B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骨骼辅助下的步态识别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首先设置变量且进行初始化,读取步态识别循环开始的当前时间CT,获取足底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脚底等效压力;根据当前步态状态,选择接下来判定是脚跟着地还是脚跟离地;在当前步态状态表示为脚跟离地,则接下来判定脚跟着地的条件;满足情况下,更新步态状态和步数,在步数达到阈值情况下,进行步态周期更新并启动步态周期百分比,进入步态周期百分比计算过程;在当前步态状态表示为脚跟着地,则接下来判定脚跟离地的条件;在满足的情况下,更新变量,然后进入步态周期百分比计算过程。本发明方法提高步态识别的抗干扰能力和实时性,使得步态识别的准确度更高。

    一种连接结构及包含该连接结构的蒸汽地拖

    公开(公告)号:CN112754378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130531.2

    申请日:2021-01-29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连接结构及包含该连接结构的蒸汽地拖,包括用于与地拖头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用于与地拖主体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转轴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用于控制地拖主体工作状态的轻触开关,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铰接处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轻触开关的按压件和用于控制所述按压件远离或靠近所述轻触开关的弹性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时,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按压件远离或靠近所述轻触开关以控制地拖主体工作。本发明通过旋转地拖主体即可控制蒸汽地拖工作,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一种下肢动态动作模式识别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33631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84446.5

    申请日:2020-12-28

    IPC分类号: G06K9/00 G06K9/62

    摘要: 本发明为下肢动态动作模式识别算法,可有效地识别下肢的动态动作,扩展LDA算法应用场景。包括步骤:采集行走、跑步、上楼梯和下楼梯四种动作模式过程中的欧拉角、角速度和加速度信号、足底压力信号;以后脚跟着地的时间点后预设时间窗口作为特殊数据窗口,截取在特殊数据窗口内所采集的信号数据;对特殊数据窗口中的信号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计算特征值并组成特征向量;对一半的特征向量训练,得到最优降维矩阵和四种动作模式所对应的标签向量;将另一半特征向量用于识别,将待识别的特征向量用最优降维矩阵进行降维操作,通过降维后的再识别特征向量与四种动态动作模式所对应的标签向量进行比较,确定识别的动作模式。

    一种产生纳米水离子蒸汽的控制电路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5856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1032318.2

    申请日:2018-09-05

    IPC分类号: F22B35/00 F22B1/28 H01T2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产生纳米水离子蒸汽的控制电路,包括供电模块、保护模块、蒸汽产生模块、负离子产生模块、水泵模块和控制模块。本发明又公开了一种产生纳米水离子蒸汽的控制方法,包括S1‑7,S1,判断是否处于负离子设置模式,S2,运行蒸汽产生模块、水泵模块与负离子产生模块,S3,只运行蒸汽产生模块、水泵模块,S4,控制蒸汽产生模块的输入电压与水泵模块的出水量,S5,检测输入电压是否低于低压报警阈值,S6,停止蒸汽产生模块、水泵模块与负离子产生模块并报警提示,S7,检测保护模块是否断路。本发明提高了纳米水离子蒸汽的产生效率,使整个控制过程更智能化、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