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7147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90547.2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质量检测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电能质量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风电试验基地并网点监测的原始电能信号;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原始电能信号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有效模态分量;采用小波阈值法对每个有效模态分量进行消噪,得到去噪后的纯正模态分量;对去噪后的纯正模态分量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关于电能质量问题类型的检测结果。本发明整合经验模态分解、小波阈值去噪和希尔伯特变换技术优势检测电能质量问题,具有检测速度快、抗干扰噪声的特点,能实时检测和识别各种类型电能质量问题,为海上风电试验基地、临海风电试验基地开展大容量风电机组并网试验电能质量检测提供了一种快捷、有效、准确的方法。

    一种最优基准碳价格的测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79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68035.4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优基准碳价格的测算方法,方法包括:构造电力系统的最优基准碳价格的双层模型;根据双层模型的约束,生成参数空间的顶点集,并构建参数空间的边界;根据满足要求的基准碳价格,求解参数空间的内点,并构建单纯形空间;构建下层模型的第一决策映射函数,并求解最大误差函数;将最大误差函数值小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决策映射函数作为第二决策映射函数,若第二决策映射函数满足预设空间集合条件,则将第二决策映射函数作为约束,将最小化基准碳价格作为目标函数进行求解,生成最优基准碳价格,在确保计算精度的条件下,提高最优基准碳价格的计算效率,以实现满足碳减排的电力系统调度的精度和效率的提高。

    一种最优基准碳价格的测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7980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0568035.4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优基准碳价格的测算方法,方法包括:构造电力系统的最优基准碳价格的双层模型;根据双层模型的约束,生成参数空间的顶点集,并构建参数空间的边界;根据满足要求的基准碳价格,求解参数空间的内点,并构建单纯形空间;构建下层模型的第一决策映射函数,并求解最大误差函数;将最大误差函数值小于第一阈值的第一决策映射函数作为第二决策映射函数,若第二决策映射函数满足预设空间集合条件,则将第二决策映射函数作为约束,将最小化基准碳价格作为目标函数进行求解,生成最优基准碳价格,在确保计算精度的条件下,提高最优基准碳价格的计算效率,以实现满足碳减排的电力系统调度的精度和效率的提高。

    风光储充一体化调节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1798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44477.5

    申请日:2023-08-18

    Abstract: 风光储充一体化调节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风光储系统,发电效率低的问题,控制器,利用风力发电设备的运行成本及风力发电设备产生电能的电力数据、光伏发电设备的运行成本及光伏发电设备产生电能的电力数据构建目标函数模型,通过调节风力发电设备产生电能的电力数据和光伏发电设备产生电能的电力数据,获得以最小运行成本和最大电能输出为目标的电能输出调节方案,控制风力发电设备和光伏发电设备的电能输出量;高温固蓄储热设备,用于将风力发电设备输出的电能和光伏发电设备输出的电能转换为热能储存;蓄冷设备,用于利用风力发电设备输出的电能和光伏发电设备输出的电能进行蓄冷。用于调节电能。

    一种微机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涌流抑制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640303U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20140196.3

    申请日:2017-0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机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涌流抑制控制系统,包括:涌流抑制控制装置、三相联动操作断路器、交流系统、变压器;通过检测交流系统的相电压的相位达到预设的合闸点电压相位或分闸点电压相位来控制变压器空载合闸时电源电压的合闸相位角和分闸相位角,而断路器断开电源时的合闸相位角与变压器磁路极性和数值有直接联系,当合闸相位角处于与变压器末次断电时刻磁路中的剩磁极性对应的相位时,就能实现剩磁与偏磁极性相反,从而消除磁路饱和,由此达到抑制励磁涌流的目的,从而在不改变目前换流站一次电气主接线的情况下解决了换流站充电启动过程引起电压波动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