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0259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19038.6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F30/27 , H01F6/04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导磁体的导冷结构参数优化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通过在COMSOL软件中构建超导磁体和导冷板电磁热仿真的涡流损耗模型,获得导冷板涡流损耗;在涡流损耗模型上添加导热参数、交流损耗和导冷板涡流损耗建立导冷板热分析模型并在其分析磁体完整充放电温度恢复时间。基于构建的导冷板热分析模型和涡流损耗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调用超导磁体的磁体充放电温度恢复时间中最小温度恢复时间为目标对优化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数据;并通过优化数据输入涡流损耗模型,只由得到满足导冷板涡流损耗要求的优化数据作为超导磁体的导冷结构优化参数,使得采用导冷结构优化参数设计的超导磁体的导冷结构不会因为涡流而影响导冷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0278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73828.7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5D2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磁体安全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请求信息,确定控制请求信息对应的多个目标超导储能系统并获取对应的超导储能系统数据,采用多个超导储能系统数据输入预置的目标温升预测模型,确定多个目标超导储能系统对应的目标极限功率,计算各个目标极限功率之间的和值,生成对应的第一目标响应功率,比较第一目标响应功率与预设的电网需求功率,若第一目标响应功率小于或等于电网需求功率,则将第一目标响应功率作为安全输出功率;实现了实时调节储能磁体运行状态,从而提高超导储能系统的安全稳定性的效果。同时采用多台SMES集中、分散布局的方式,解决单个SMES容量及功率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3629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94261.2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斩波器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控制方法包括:对耦合储能磁体两侧的斩波器进行电流解耦控制,实现了两侧电流的独立控制,在充分利用储能容量的情况下避免耦合超导磁体失超。进一步地,耦合磁体的参数实时校核方法。实时测量耦合磁体的电压、电流参数,从而计算耦合磁体实时参数,防止由于参数变动对充放电造成影响。从而解决了耦合磁体充放电时两侧电流无法独立控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1031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831693.4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磁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涉及超导磁体技术领域。通过采用互信息法分别计算超导体稳定性数据集和物理场数据集中各数据之间的归一化互信息值,确定初始主成分变量集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始主成分变量集合中的初始主成分变量进行数据降维,构建目标主成分变量集合。将目标主成分变量集合和预设磁体稳定性指标进行模型构建,生成目标向量自回归模型。将超导体稳定性数据和物理场数据输入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生成超导磁体稳定性数据。实现了超导磁体稳定性和多物理场的耦合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提炼出影响超导磁体稳定运行的关键指标及反映运行的关键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7998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03697.5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储能装置的容量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响应容量配置请求,采集预设设定时间段内各时刻的发电功率和负载功率;采用发电功率、负载功率和复合储能装置关联的约束条件对复合储能装置进行电能需求分配,确定对应的目标充放电功率;基于目标充放电功率,并采用专家法对复合储能装置对应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目标聚合,生成单目标优化模型;通过改进的乌鸦搜索算法对单目标优化模型进行容量配置,输出复合储能装置对应的储能容量。解决了传统的复合储能装置容量优化配置的优化过程容易使得储能容量的配置不当,从而引起的电网供需功率不平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3871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30470.X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H01F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导线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硼化镁线圈制冷系统。其中,一种硼化镁线圈制冷系统,包括:MgB2超导磁体、第一冷却循环管道和内部杜瓦,所述MgB2超导磁体和所述第一冷却循环管道均设置在所述杜瓦中,所述内部杜瓦中盛装有固氖,且所述MgB2超导磁体和第一冷却循环管道均被所述冷却介质包裹;本方案采用固氖对MgB2超导磁体进行固定,减少了机械应力扰动和其它应力影响,提高超导磁体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冷却循环管道传导冷却和固氖冷却介质结合,加快了制冷传热效果,避免了由于热应力引起的超导储能磁体失超。
-
公开(公告)号:CN10906525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83060.8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电磁屏蔽高温超导电缆,包括:超导导体层、金属颗粒屏蔽层和金属薄膜屏蔽层;所述超导导体层外依次绕包第一电气绝缘层和所述金属薄膜屏蔽层,所述超导导体层、所述第一电气绝缘层和所述金属薄膜屏蔽层构成超导导体芯;在所述超导导体芯外设置有低温恒温器;所述金属颗粒屏蔽层缠绕于所述低温恒温器的外壁;所述金属颗粒屏蔽层外还设置有保护套。本发明解决了金属薄膜容易引起额外的涡流损耗,且在制造、使用中容易破损,导致屏蔽效果受限;网状金属线制造工艺复杂,而且往往需要更大的屏蔽层厚度,才能实现更完善的屏蔽效果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5705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811069237.X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导带材拉伸应力下临界电流测量的辅助装置,包括:电流夹头;电流夹头设置于拉伸机的两个拉伸夹头之间;电流接头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固定连接于拉伸机的其中一个拉伸夹头上,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可拆卸连接,且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相距预置距离构成可供超导带材通过的通道;第二连接器上具有预置焊点,预置焊点用于焊接电流引线。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独立的电流夹头,分离了超导带材拉伸状态下临界电流测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力学接触和电学接触,解决了传统的力学接触和电学接触混在一起,当力学接触出现故障时会造成电火花打火损坏超导带材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00645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358489.4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
IPC: H01F6/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温超导储能绕组,包括:绕组芯筒和超导绕组;超导绕组具体包括:一个第一超导线圈和两个第二超导线圈;第一超导线圈设置于绕组芯筒的中部;第二超导线圈分别设置于绕组芯筒的两端;第二超导线圈通过由若干根Y系超导芯丝堆叠封装而成的复合超导带材绕制而成,且超导芯丝与复合超导带材的表面垂直。本申请基于线圈绕组的磁感线分布特性,通过由多根超导芯丝堆叠封装而成的复合超导带材绕制而成的第二超导线圈,使得第二超导线圈中的超导芯丝与线圈绕组端部的径向磁感线近似平行,降低了电磁效应对第二超导线圈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超导带材电流传输能力,解决了超导绕组端部的超导带材的载流能力因受磁场的影响而降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83273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1011594.0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同步调相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转子单元,转子单元包括铁芯、励磁绕组以及转轴件;铁芯包括铁芯主体与多个磁极,多个磁极对称设置在铁芯主体的侧壁上;多个磁极均绕制有励磁绕组;铁芯主体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件;多个转子单元通过联轴部件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大型同步调相机转子的铁芯一体细长,难制作,成本高昂,以及转子重量大,支撑其重量的转轴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