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31724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910362383.X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电缆中间头监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监测器,监测器包括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及至少三个感应模块,每一感应模块分别与处理模块电性连接,通信模块与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感应模块包括线圈、放大积分器及模数转换器,线圈的轴向与配电电缆的轴向平行,线圈与放大积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放大积分器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各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处理模块电性连接。上述配电电缆中间头监测装置通过监测器的感应模块检测到故障电流,通过处理模块检测故障电流的大小超过预设电流上限值,发出警报信号,并且能够精准定位故障点,维护人员根据警报信息到达故障点进行维修,提高工作效率,且有效降低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81766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50633.0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B62D57/024 , G01D21/02
Abstract: 一种杆塔作业螺旋攀爬机构,包括环形框架、弹性锁紧组件和多个行走轮;环形框架包括主框架和两个侧框架,两个侧框架分别铰接主框架,从而侧框架通过转动向内合拢或向外打开,当侧框架向内合拢时,主框架和侧框架形成可围住杆塔的周向封闭结构,弹性锁紧组件用于将主框架和侧框架锁紧,当侧框架向外打开时,两个侧框架之间形成开口;行走轮转动连接于环形框架上,行走轮的轴线倾斜,行走轮转动时带动环形框架沿杆塔上升。还涉及一种杆塔作业机器人装置,采用上述攀爬机构。本发明可解决人工爬杆作业存在的危险系数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能够代替作业工人携带作业工具攀爬输电线路混凝土杆塔,保障作业安全,属于电力作业设备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08097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39203.7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除冰功能的塔杆作业机器人,包括爬行机构,爬行机构用于与塔杆安装配合,并能输出沿着塔杆向上或向下爬行所需的驱动力;热融除冰机构,热融除冰机构装设于爬行机构上,并用于破除塔杆表面的冰层;残冰擦除机构,残冰擦除机构与热融除冰机构安装配合,并用于擦拭去除塔杆表面的残冰和冰水;以及智能安装机构,智能安装机构装设在爬行机构上。从而实现对塔杆去冰作业,如此一来爬行机构在塔杆上爬行时,便既不会受到冰层阻挡,也不会因摩擦系数降低而发生打滑,致使爬行效率降低,能耗升高,更不会导致塔杆作业机器人完全从塔杆上滑脱高坠摔坏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塔杆作业机器人在冬季寒冷环境中工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70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35251.9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塔杆作业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用于沿着塔杆进行上下移动;载板与所行走机构连接;移动板可移动的设置于载板上,移动板的移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横担的方向,移动板的表面装设有锁定组件;动力源设置于载板的一端且与移动板连接,传动机构装设在移动板上并与动力源连接;安装机构与传动机构可分离的连接,安装机构上装设有避雷器,避雷器连接有锁定配合组件;初始状态时,锁定配合组件与锁定组件锁定连接,以使避雷器安装固定在移动板上;安装状态时,安装机构与横担连接板组装连接以实现避雷器自动安装至横担上,同时安装机构驱动锁定组件运动,以使锁定组件与锁定配合组件解锁并在行走机构移动后完全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687980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56118.3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夹异常检测装置、方法、智能线夹和存储介质。所述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线夹接线位置处的温度数据;检测模块,用于采集线夹接线位置处的电信号并经处理输出检测信号;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检测模块连接的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温度数据判断所述线夹是否处于温度异常状态,基于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线夹是否处于浸水异常状态,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线夹处于所述温度异常状态和/或所述浸水异常状态时,进行异常上报和告警。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对线夹接线处异常状态的实时监测,避免线夹接线处的异常状态导致用电安全问题,提高使用线夹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285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57993.8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6Q50/06 , G06Q10/063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多能耦合主动配电网的韧性评估方法、装置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多能耦合主动配电网的能源网络类型,根据各能源网络类型对应的网络特点,分别构建多级评价指标,根据各多级评价指标构建能源网络多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能源网络多级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层级,确定每一指标层级对应的成对比较矩阵,若确定根据成对比较矩阵所确定的指标一致性特征值满足指标一致性要求,根据成对比较矩阵确定与各评价指标对应的指标权重,确定筛选出的各目标韧性指标权重,根据各目标韧性指标和各自的指标权重确定模糊测度,根据模糊测度和各目标韧性指标的指标值进行加权融合,获得韧性评估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电网韧性评估结果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30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09805.1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避雷器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避雷器检测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避雷器的谐波分量及待测避雷器内部的湿度值;获取预先测得的待测避雷器对应的谐波变化系数;谐波变化系数为对实验组避雷器进行实验测得的用于反映避雷器谐波分量与湿度相关性的系数;计算谐波变化系数与湿度值之积,得到第一状态参数;第一状态参数用于反映湿度对待测避雷器的谐波分量产生的影响;计算谐波分量与待测避雷器对应的初始状态谐波分量以及第一状态参数之差,得到第二状态参数;初始状态谐波分量为实验测得的初始健康状态下避雷器的谐波分量;第二状态参数用于反映待测避雷器的老化程度。本申请能够分别检测湿度和老化因素对避雷器造成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23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364497.0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接地棒及接地装置。其包括杆件、夹持机构、转接组件及定位组件,夹持机构连接于杆件的一端并用于夹持母线,转接组件连接于夹持机构与杆件之间,夹持机构能够借助转接组件调整与杆件之间的夹角,定位组件连接于杆件且用于将夹持机构与杆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本申请中的夹持机构借助转接组件转动连接于杆体的一端,操作者根据母线铜导体的实际位置调整夹持机构与杆件之间夹角的角度,使得接地棒的夹持机构能够从特定角度进入配电箱,提升操作便捷度。此外,定位组件对调整过后的夹持机构与杆件之间夹角的角度进行固定,使得调整好的角度在接地过程中不易发生改变,兼顾接地棒的可操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5506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70785.7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一种杆塔作业定位设备,包括主体装置、机械臂和摄像测距一体化装置,摄像测距一体化装置包括摄像头、测距模块和摄像头板载处理器,主体装置包括用于攀爬杆塔的爬升机构,机械臂安装于爬升机构上,摄像测距一体化装置安装于机械臂的末端。还涉及一种杆塔作业定位方法,采用上述一种杆塔作业定位设备,通过超声波扫描就近声场纹理并成像,交由摄像头板载处理器计算,并结合图像数据比对,得到目标的精确位置信息,还涉及上述方法的应用,用于避雷器的更换作业,可有效降低人身高空坠落或触电、线路跳闸等风险,属于杆塔作业机器人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43344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08330.9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脱离器保护特性实验装置,与脱离器连接,包括:充电单元和放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变压模块、整流模块和电容,外部输入电流经变压模块升压后,由所述整流模块整流形成预定电压的直流电后,为所述电容充电;所述放电单元包括:与所述电容连接的放电开关模块,所述电容充电完成后,通过放电开关模块形成阈值时间内特定幅值区间的工频电流,冲击所述脱离器,验证脱离器的保护特性。通过核心电容蓄积经过升压模块和高压硅堆升压整流后的电流,释放后形成短时间大幅值的电流冲击,模拟雷击发生时的雷电效果。省却现有脱离器保护特性实验过程中必须的大功率电源,降低了脱离器保护特性实验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