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05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41639.0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缓冲层材料导电均匀性的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缓冲层的温度分布图;其中,待评估缓冲层经过恒流源发出的电流后,缓冲层表面温度发生变化;对待评估缓冲层的温度分布图进行分析和提取,得到低于预设的过热温度范围的区域面积、处于预设的过热温度范围的区域面积和高于预设的过热温度范围的区域面积;根据低于预设的过热温度范围的区域面积、处于预设的过热温度范围的区域面积和高于预设的过热温度范围的区域面积,计算出待评估缓冲层表面过热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根据百分比所在的数值范围,确定待评估缓冲层的导电均匀性程度。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直观反映缓冲层材料的导电性能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12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49115.6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被燃烧的火焰高度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记录植被燃烧试验的试验数据,试验数据包括试验树木的树木参数、环境参数和最大火焰高度;根据试验树木的树木参数构建三维植被模型,在树干部分和树冠部分分别设置对应的树木材料参数,并分别以其中一个树木参数进行模拟仿真,记录每一树木参数与对应的火焰高度;根据每一树木参数与对应的火焰高度,确定所有树木参数与火焰高度的影响关系,根据目标树木的树木参数与影响关系,确定目标树木的最大火焰高度。本发明能够在控制变量条件下,以单一树木参数进行大量的模拟仿真,保证数据量的多样性,能够有效提高植被燃烧的火焰高度预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7022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111148456.9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洪水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卫星遥感影像与SAR图像信息进行融合,针对平原、城镇等不同地形环境采取不同的水体提取方式,减少地物等环境因素对水体目标提取的影响,提高水体识别的准确率。对于洪水灾害波及范围及水深预测部分,选取实时气象信息作为时间序列的输入数据,结合地理环境,采用LSTM人工神经网络作为预测模型,分析预测随时间、降雨量、蒸发量变化,洪水受灾点的灾害程度变化预测,该方法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并在高时效卫星遥感和高精度数据的支持下,可以在洪涝监测评估和预警情况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1511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322335.5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鄂盛龙 , 江俊飞 , 蔡泓威 , 王磊 , 王中奥 , 饶章权 , 魏瑞增 , 周恩泽 , 王伟 , 徐思尧 , 李妍 , 陈锦攀 , 樊灵孟 , 任欣元 , 汪皓 , 刘建明 , 孙文星 , 梁永超 , 李国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可靠电离层模型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若干待解算卫星观测值、每一待解算卫星观测值对应的斜延迟电离层模型、每一斜延迟电离层模型的模型精度、区域垂向电离层延迟模型以及区域垂向电离层延迟模型的模型精度;重复执行待解算卫星观测值筛选操作,直至满足预设条件,得到筛选后的待解算卫星观测值;根据所述筛选后的待解算卫星观测值,进行定位解算,得到最终的用户位置信息;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986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35631.6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期急救负载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通过采集在预设时间段内待评估变压器的周围环境温度和服役时间;根据周围环境温度,计算待评估变压器在预设时间段内各个时间点的顶层油温和热点温度;利用各个时间点的热点温度计算得到各个时间点的等效运行时间,将等效运行时间输入变压器累积故障率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各个时间点的累积故障概率;将各个时间点的顶层油温、热点温度、累积故障概率输入构建好的短期急救负载能力评估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最大可运行时间。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对变压器短期急救负载能力的评估,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705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63046.8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山火环境下的导线弧垂动态监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导线的图像数据、拉力数据以及夹角数据;通过图像识别算法解析所述图像数据,获得所述目标导线和杆塔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建立第一直角坐标系,确定所述图像数据中各个预设位置的坐标;根据所述图像数据中各个预设位置的坐标,通过预设的输电导线悬链线弧垂模型计算获得所述目标导线的第一弧垂;根据所述拉力数据计算获得所述目标导线的第二弧垂;根据所述夹角数据计算获得所述目标导线的第三弧垂;根据所述第一弧垂、第二弧垂以及第三弧垂,通过预设的弧垂综合计算公式计算获得所述目标导线的综合弧垂,提高在山火环境下的导线弧垂监测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1334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1911076747.4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裂导线间隔棒,包括:固定盘、固定轴、多个棒体、与棒体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线夹器、以及多个连接件;固定轴垂直安装于固定盘上;固定盘上开设有多个绕固定轴圆周均匀分布,且供连接件活动穿过的第一连接孔;多个棒体均相互不干涉地转动套设于固定轴上,且沿固定轴的轴向方向依次设置,多个棒体上均设有与第一连接孔配合且供连接件活动穿过的第二连接孔;第一线夹器与棒体于伸出固定盘的一端连接。能够适应多种分裂导线的使用需求,使用方便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764769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12808.0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输电线路的跳闸预警方法和装置,所述跳闸预警方法在根据山火监测信息判定发生山火时,计算出当前的火线强度以及山火发生时的火焰高度,并根据山火发生时输电线路的应力水平分量及输电线路的自重比载,得到输电线路中各点的弧垂高度,根据在山火发生在线路下方不同位置时的线路弧垂,计算得出当前发生山火时线路中不同位置点与地面的距离,并依据不同位置点的对地距离和火焰高度等参数进行得到输电线路的相地击穿电压和相间击穿电压,从而在非输电线路正下方发生山火时也能通过不同位置点的弧垂和火焰高度等参数进行跳闸风险的评估,因此可以更加全面且精准地分析在山火发生时输电线路跳闸的风险,提高了预警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222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297557.1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10/20 , G06F16/9537 , G06F16/9535 , G06F16/35 , G06F16/33 , G06F18/2415 , G06N20/00 , G06Q50/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抢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台风次生灾害与舆情的电网抢修智能调拨方法及系统,包括将不同时段的目标电网受灾区域划分为若干停电网格;利用停电网格的台风灾害环境信息和层次分析法对次生灾害演化机理进行分析,得到台风次生灾害潜势系数;利用朴素贝叶斯法和点互信息法分析台风灾害舆情信息,得到舆情时空特性;建立并求解考虑舆情时空特性的全时频电网抢修队伍调拨模型,得到电网抢修队伍在最优抢修顺序下的最优抢修路径。本发明将电网受灾区域划分为若干停电网格,能够更好地监控次生灾害和舆情,同时根据次生灾害潜势和网络舆情演变情况,优化配置抢修资源,使抢修队伍能够更加高效、精准、及时地进行抢修和调配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733623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73466.4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组播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突破了主站与终端节点的通信瓶颈,提供可靠高效的多通道通信链路,减少了多通道通信条件下数据重复发送的频度。同时根据组播树中设定的数据传输路径将组播数据通过多个通信通道传输至终端节点,可以摆脱因为某个通信通道的信号波动而影响数据。并根据终端节点接收到的组播数据确定各个通道的通信能力,并根据各个通道的通信能力对组播树进行更新,从而保证对通信通道的有效选取,更好的选择信号稳定的通信通道,减少通道信号传输波动对数据传输和定位精度的影响。
-
-
-
-
-
-
-
-
-